大道之行教案精选4篇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那么,您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为此,您可能需要看看“大道之行教案精选4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您喜欢!大道之行教案篇【第一篇】游戏目标:1.锻炼幼儿多方位的运动能力。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3.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游戏准备:1.地上每组设30个圈,在相应圈内放上运动器械。2.健康标识多枚。3.健康大道说明图。1.根据健康大道说明图,介绍健康大道,包括起点、终点、各关口、健康标志。(2)双脚并拢,屈膝向前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地跳。(3)到达关口1――跳绳,“你们觉得跳几次好呢?”跳绳10下。(4)到达关口2――过平衡木。(5)到达关口3――抛沙袋,向上抛并接住,抛沙袋5次。(6)到达关口4――举哑铃,双臂向上弯曲举哑铃,举哑铃5次。(7)到达关口5――拍皮球,拍皮球10下。(8)到达终点。(9)获得健康标志,贴在手上。规则制定完毕,令幼儿重新回忆各关口运动次数,说:“要记住各个关口的次数哦!只有每个关口做正确了,最后才有健康标志拿。我会请媛媛老师她们监督的。”1.将幼儿分成2竖列。2.进行热身运动。3.每竖列各请1名幼儿在终点将健康标志贴于过关幼儿的手背上。老师在适当时候请玩好的'幼儿代替。4.运动开始,每竖列第1个幼儿先出发,当第1个幼儿通过第1个关口时,第2个幼儿出发,以此类推。如果在途中前面的幼儿还没完成,后面的幼儿应该耐心等待。5.到达终点后得到健康标志的幼儿自动回来排到队伍的最后。6.还没轮到玩的幼儿可以为在玩的幼儿加油。7.每个幼儿玩2轮。请幼儿跟老师一同收拾场地。大道之行教案篇【第二篇】同学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同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1、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学能在课前根据要求,通过查阅书本、报刊及上网等手段,查找到有关郭小川的个人资料并进行整理。这样,就为理解诗歌起了铺垫作用。2、朗读课文的能力。同学已经掌握了小声自读、默读、引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上不同类型的读,目的`是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品味。3、质疑和释疑的能力。同学已经掌握了就课题质疑和难句质疑的方法,并学会通过读文、品文释疑的方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3、引导同学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乡村大道”的含义。理解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使同学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干体会到生活的伟大。1、同学们,俺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路”包括什么意思呢?俺们将要学习的第十单元《路》就从不同角度给俺们介绍了“路”的不同含义。今天俺们就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1篇课文《乡村大道》。2、板书“乡村”。说说你心目中的乡村是什么样的?补充写上“大道”。朗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人们都说乡村小道,为什么作者说乡村大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乡村大道指的是什么?……)二、交流资料,了解写作背景。1、同学交流有关郭小川的个人资料。2、教师简介《乡村大道》的写作背景。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倾听。2、自读课文。(要求: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身用学过的方法解决。)3、检查读文情况。1请四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根据要求评价。)2同桌分节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注意倾听同桌的意见。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准确、通顺。四、创设情境,感悟课文内容。1、学习第1节。1自读课文第1节,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2全班交流。3指导朗读比喻句。4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从这个比喻句中,你知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6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久远、宽阔的图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2、学习第2节。1小组合作学习第2节。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交流:诗人把乡村大道又比作了什么?这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两个比喻句,读出它的曲折。3出示课件,展示乡村大道险峻、曲折的画面。4结合课件,自读第2节,体会乡村大道的险峻、曲折,重点指导朗读“至少有九曲十八折”、“比黄河的浪涛还要多”。5齐读第2节,读出自身的体会。6看着课件,师生合作读1、2节,教师引读比喻句,同学读后面的句子。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长桥、丝绦、险峻的黄河和干涸的沟壑,诗人为什么比喻得如此形象呢?这与他的生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那么,诗歌的哪一节描写了诗人在农村的生活?3、学习第3节。2全班交流。3同学质疑。如:“为什么凡是前来的都有远大的前程,不来的只得老死峡谷?”4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根据同学的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第2句。6交流。(这段农村生活也是诗人人生之路的起点。)教师随机指导朗读第1句。7齐读第3节。4、学习第4节。2指名回答。(最后一节是对前三节的概括和总结,是前后照应的关系。)3自读,你体会到什么?4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同学联系前三节内容来谈体会,使同学体会到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就如这乡村大道一样不会是平平坦坦、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非常险峻的,只有经过千辛万苦、千锤百炼,才干体会到生活的伟大,生活的多姿多彩。)5带着自身的体会饱含激情地朗读第4节。五、感情升华。1、前面同学们质疑:课题为什么是“乡村大道”?现在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3、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大道之行教案篇【第三篇】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大道之行――2选贤与能――3讲信修睦――4不独亲其亲――5使老有所终――6男有分,女有归――7不必藏于己――10是谓大同――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写出与加点词词义相同的成语。1选贤与能――2货恶其弃于地也――3讲信修睦――5.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话题写一段话。6.根据情景用下面的词语说一段话(词序可以调整)。1用风、雨、树表达自己在安定、详和的`社会中生活时的心情。2用风、雨、树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受挫折时的心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痰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7.解释加点的词语。1不独子其子――4女有归――5货恶其弃于地也――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7外户而不闭――8是谓大同――9.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10.翻译下面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11.简答。1课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形式?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①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0焉。13.回答下列问题。1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2对“盗”的问题,“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3“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理想社会?4“海内升平”使你联想到课文中哪个句子?5“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课文中哪个句子?14.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其兴与衰,好与坏,时常牵动着文人墨客――肩担道义者的心。你能说出《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点吗?大道之行教案篇【第四篇】教学目标①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②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背诵课文教学步骤导入《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1篇《大道之行也》。整体把握①范读课文②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研读理解①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a大道之行也:施行b选贤与能:通“举”c讲信修睦:培养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f皆有所养:供养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i不必藏于己:私藏j谋闭而不兴:发生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l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②指导学生翻译课文a自主探究理解翻译b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c全班交流③细读课文,探究讨论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b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提示:A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作总结归纳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B“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指导诵读①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②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③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④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教师总结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作业①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②背诵并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