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6课1.原因:吸取29年经济危机的教训凯恩斯主义一、国家普遍干预经济2.理论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政府采购金融调节税收调节3.方式一、国家普遍干预经济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投资领域:一是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二是原子能、宇航等国防工业。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从单一所有制改变为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1945年7月工党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开始执政,其中心措施之一就是实行国有化。从1946年开始,两年内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开始体现其党纲中的“社会主义”成分。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邮政电站煤炭铁路航空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西德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法国国营核电站3.方式一、国家普遍干预经济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性),保证经济有序发展。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及利用金融、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其他什么学派,都是以金融为中心,利用金融杠杆调控经济形势。实行通货膨胀一般就是赤字财政,加大政府开支;实行货币紧缩一般就是削减政府开支,避免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和直接采购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目前一般中央政府采购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15%,占财政预算的1/3以上。美国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约在20%以上。政府干预经济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又带来什么弊端呢?4.影响一、国家普遍干预经济一定程度地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推动20世纪50至7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黄金时期”积极: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二战中遭到沉重打击的英国战后的柏林战后的柏林战后初期,有人站在柏林街头,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惊叹:即使清理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在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战后仅过了10年左右的时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过战前,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2.90%3.70%5.60%0.00%2.00%4.00%6.00%1860-1870年1879-1900年1948-1971年系列1世界工业增长率示意图“黄金时代”“二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1946年的工业产量超过1937年水平的50%。1946年到1948年,美国钢产量由6000万吨升至8000万吨。汽车由309万辆增到528万辆。通用汽车公司的利润1949年比1939年增加了258%。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科技的飞速进步,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利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凭借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大力输出资本、扩大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日益体系化、制度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4.影响一、国家普遍干预经济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消极: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经济渐趋停滞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并对西方某些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经济陷入一片混乱。提价以前,石油价格每桶只有3.01美元,两个月后,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1.651美元,涨价3~4倍。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滞胀: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情况年代项目1950-19731974-1982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6%2.4%通货膨胀率3.4%9.9%新自由主义(又称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第一,主张非调控化: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包括的学派主要有: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产权经济学派。其中,伦敦学派是最彻底的自由主义,现代货币学派是新自由主义中影响最大的学派。第二,主张私有化:宣扬“私有产权神话”的永恒作用,反对公有制。第三,主张全球自由化:维护美国主导下的自由经济,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二、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股票日益分散化,企业普通职工也成为公司股票的持有者。①表现: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今天,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股43%,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二、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股票日益分散化,企业普通职工也成为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大量吸收闲散资金、缓和社会矛盾。①表现:②作用:2.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进行管理。①表现:二、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2.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进行管理。②影响:①表现:二、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新中间阶层”不断扩大。新中间阶层新中间阶层是难以准确定位的社会阶层,主要指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新中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中人口比例最大社会阶层。新中间阶层:一是以工薪收入或经营收入为谋生手段,合法的年收入相当于一般产业工人的3到15倍。二是具有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经历,并能以此实现稳定而体面的就业。三是具有较多的权利意识和一定的现代公民素养。四是对社会公共事务或政治文化生活具有一定参与意识和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认为,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50%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时,“中产阶层”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而中国社会现阶段城市化水平尚不足40%,第二产业占主导,第三产业比重仍较小。“新中间阶层”赖以生长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等社会环境仍为初级阶段。三、建立“福利国家”1.实质: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障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活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的提出的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原所长资中筠:过去政府保证的基本人权是说,你可以自由地去争取你自己的幸福,至于争取得来,争取不来,政府管不了了,竞争的结果是,你失败了、你破产了、你没饭了,这些不是政府要管的事情。现在把政府的职能转变过来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就是说,不饿死人也是政府的职能了,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权。这一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观念上是一个很大的革命。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了人类的“四大基本自由”,即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其中,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免于匮乏的自由,含义清楚、不难理解;而免于恐惧的自由,则指向模糊,歧义繁多。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罗斯福在讲免于恐惧的自由时,主要提到的是裁军,以避免国家间的侵略行动。但从这句话的本意分析,既然讲免于恐惧,就不应当只是免除战争的恐惧,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若我们对恐惧一词进行深究,可以发现,恐惧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绪。但其中,有些恐惧的内容是正常的,有些则是不正常的。我觉得,有这样三种恐惧是正常的:即对大自然的恐惧,对法律与道德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恐惧。人保持对大自然的恐惧,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敬畏自然,顺乎天意;对法律与道德的恐惧,是要让人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做文明公民;对未知的恐惧,则是要激励人不断地学习、探索、进步。不正常的恐惧,有很多项,包括对维持基本生活的担忧、社会不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对社会动荡的担心、对黑恶势力及强权的惧怕等。我们所要免除的恐惧,应该是这些不正常的恐惧内容。再进一步分析,我们还会发现,所有不正常的恐惧都和社会制度有关。一个好的制度,能够将这些不正常的恐惧内容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而一个坏的制度,却能够放大这些内容,使人人自危,整个社会为恐惧所笼罩。因此,我们说要实现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是要建立一个好的社会制度。而站在今天的角度上,这种好的制度就是民主制度。当今中国,免于恐惧的自由远未实现。相反,遍观社会各个阶层,几乎是个个慌张、人人恐惧。工人、农民为缺乏生活保障而恐惧,为物价上涨而恐惧,为失业而恐惧,为子女上不了学、找不到工作而恐惧。中产阶级为社会治安下降而恐惧,为社会矛盾扩大而恐惧,为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恐惧,为权势者反复无常而恐惧,为政治高压、言论遭到限制而恐惧。企业家因政策多变而恐惧,因未来形势不确定而恐惧,因国家税收过高而恐惧,因政府经常要抓小辫子而恐惧,因官员刁难、索贿而恐惧。政府官员因违法乱纪而恐惧,因政权不稳定而恐惧,因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加剧而恐惧,因跟人没有跟对而恐惧,因上级不满而恐惧,因失去权力后是否会遭到报复而恐惧。对中国来说,如果仅仅是恐惧,还不是非常可怕,最可怕的是人们为免除恐惧所采用的不正当的做法。这些做法,不但没有减少恐惧,反而使恐惧升级为恐怖,恐怖气息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一些普通民众在告状、上访无门的情况下,走向了极端:跳楼、自焚、劫持、杀童、袭警;有钱人纷纷出国躲避,举家出走的人越来越多,实在不能出国的则要在官场中找靠山,或花钱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保自己平安;政府多是靠镇压的办法来减少恐惧感,在城市中,监控器、摄像头几乎无处不在,警察、武警、军警、协警、保安的人数越来越多。我觉得,在罗斯福所说的四大自由中,最重要的就应该是免于恐惧的自由。因为致力于人民幸福是一个国家的首要目标,而幸福与否是人的心理感受,在一个充满恐惧的环境中,人是不可能有任何幸福感可言的,即便是人拥有了权力、地位、财富,也不会幸福。因此,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公开、公平、正义、和谐、法制的社会。而目前最迫切的,是要从调整政策入手,针对各个阶层的实际状况,逐一减缓人们的恐惧内容。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是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撒切尔夫人从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开始,工党制定了一些列法律,将全体人民置于全面的国家保护之下,解除了失业、疾病、贫困对人们的威胁。1948年7月5日,英国政府宣布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1945年,工党上台执政后,退出两项基本措施,一是国有化,一是福利国家。最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北欧五国北欧五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较少,农业稳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与现代社会保障直接接轨。二战后,这些国家始终是社会民主党执政,长期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30%左右;在政府财政开支中都占到50%以上,丹麦、瑞典到高达2/3以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丹麦的社会保障开支由政府负担的占84%。在战后西欧各国的财政开支中,增长最快的是用于收入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开支。“到70年代末,英、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六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占到政府开支的近65%,整个共同体成员的社会福利开支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6%”(李琮《西欧经济与政治概论》)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