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规划试点成果观摩交流会汇报材料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县将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作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总牵引和主抓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统筹推进5个片区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在试点片区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农业地位高、区位价值高、交通级别高、中心集聚度高”的非典型优势区域特征,坚持走基于农业本底优势的三产融合发展道路,紧盯群众诉求主线、强化共谋共商,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愿,确保规划项目有效落地、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切实解决。截至目前,市级试点XX江三产融合片区率先完成初步方案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概况XX县位于XX盆地中部偏北,XX市东南部,同时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是成德绵乐城市带、成渝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全县幅员面积2659.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7.78万人,县域划分为XX州城乡融合发展、XX江开放型经济、XX东生态农业、云台农文旅融合发展等5个片区,并明确中心镇5个、副中心镇2个。其中XX江三产融合发展片区作为市级试点片区,包含8个乡镇、94个村、16个社区,面积684.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59万人,片区内设置中心镇1个(XX镇),村级片区24个,中心村28个。该片区公共服务资源充足,人口聚集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以XX、生猪为优势一产业,食品医药为优势二产业,近郊文旅、康养为优势三产业的“接二连三”产业链条。我县高度重视以片区为单元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对标省市工作要求,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规划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印发《规划工作方案》,以划片成果分设5个推进组,县级统筹、分片推进,紧盯时间节点,推动片区内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二、工作思路(一)上位规划与片区规划相结合。既注重保留片区特色,充分衔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任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制定片区问题清单、负面清单,并结合片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实际情况,构建起符合片区本身的规划指标体系;又注重预留发展空间,结合市级规划,依托绵遂内铁路、XX机场南迁等规划,统筹安排片区内农业生产、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用地规模和布局,预留储备临港经济发展空间,实现规划层层衔接。(二)发展方向与片区实际相结合。立足试点片区“人均收入水平处于工业化后期,城镇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的“非典型特征”,突出农业本底优势,坚持走高附加值农业生产的“三产融合之路”,依托片区内国家级生猪种业园区、国家级油菜制种核心基地、校地研学基地、“XX城XX”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优势资源,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着力打造“1+2+N”农业体系,做优做强大健康食品医药和绿色装配式建筑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拓宽业态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绿色发展的产业新模式。(三)规划成果与群众意愿相结合。我们紧盯诉求主线、强化共谋,坚持“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愿”的重要理念,创新建立“常青树攻坚行动”“基层人才库”“大众点评”等群众参与机制,在编制规划时充分收集乡镇干部、企业代表、致富带头人、乡村乡贤、普通群众等各方意见,将群众意愿贯穿编制全过程,把群众力量转换为督促做好、做深、做实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有力手段,确保编制出项目能有效落地、产业能协调发展、问题能切实解决的“接地气”规划。三、特色做法(一)调动群众力量。积极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片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发挥多方才智。一方面,我们考虑到退居二线领导干部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与群众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因此我们大力开展“常青树攻坚行动”,选派这些退居二线领导干部组成立片区规划编制推进工作专班,积极协调处置在片区划分、规划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为群众的关注内容和需求出谋划策。另一方面,我们本着规划要更多公众参与、体现民意的原则,优选一批思想觉悟高、熟悉村情民情、群众口碑好的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邀请西南科技大学、XX师范学院及规划编制单位的专家教授为其授课,打造成为会规划、懂规划、用规划的“土专家”,并赋予“基础调研员、编制参谋员、政策宣讲员”三重身份,充分发挥好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作用,协助专业编制队伍收集、汇总、论证、反馈群众意见建议,对各片区专项规划梳理提出指导意见,并参与群众关注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交通运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规划评审,为群众的关注内容和需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严格把关。(二)用好群众智慧。一是集群众智慧,推进意见转化。通过退居二线领导干部、“土专家”深入调研、归纳整理村民反馈意见,我们发现群众对于产业发展及公共服务两个方面的诉求最为迫切,这也与该片区的发展概况和“非典型特征”相契合。因此,我们特别要求规划编制单位把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两大群众关注度最高、意愿最强烈的方面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考虑因素。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以国家级生猪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打造“1+2+N”农业体系,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下游加工和服务环节,并以XX工业园、永明工业园、刘营工业园三大园区为载体,加快打造大健康食品医药、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在公共服务方面,我们根据规划目标测算的常住人口21.9万人规模,秉持“乡村生活圈”理念,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工作方案,加快配齐综合医院、消防站、人民法庭、物流配送中心等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并着力补齐养老育幼设施配置,切实满足片区内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二是聚部门之力,推进“多规合一”。“多规合一”,就是要将发展规划确定的“要做的事”,同空间规划确定的“在哪里做”,在一张规划图上得以统一和完整的体现。为此,我们专门建立部门间“联席工作”模式和“多规合一”协调机制,先后召开2次部门联席工作会议,对“多规合一”可行性、实施路径等进行协同研究,由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对片区内涉及专项规划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以两项改革后半篇“1+29”专项工作方案为基础,形成我县21个专项规划清单,并细化为对应的专项规划布局图和项目库,明确其编制内容、建设标准、项目建设时序等,有效确保其空间需求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中精准落实,也真正改变了以往部门间“单打独斗”、规划“打架”的旧况,实现了资源的梳理盘活、科学统筹和集约利用。(三)创新群众评审。规划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为了让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到规划编制中来,确保编出最能体现民意、最实用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初步形成后,我们创新开展规划成果公众评审会,通过中规院专家与群众面对面的方式,既让群众听得懂、看得懂规划,也让群众的意见以最直接的方式得到吸收采纳,有效确保了规划“接地气”和实用性。同时,我们继续调动“土专家”和退居二线干部力量,将规划评审会从会议室搬到村民院坝里,以“拉家常”的方式召开“坝坝会”“诸葛亮会”,充分征求片区内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所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编制单位论证采纳。在接下来的片区规划编制工作中,我们也会将评审会和坝坝会模式进行推广,并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来搭建公众评审反馈平台,让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到规划编制中来。四、下步打算接下来,我县将以此次现场会精神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作为我县抓紧抓实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主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进一步创新思维、开拓思路,认真思考研究,加快形成能够体现XX特色亮点的规划编制成果。一方面,坚定按照“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导向,着力增强产业带动力,坚持“以产兴镇、产镇融合”,统筹推进“中心带动、次级突破、全域振兴”,以县域空间为载体,着力构建以中心镇为核心、特色镇为支撑,辐射周边一般乡镇的县域经济地理新格局,全面形成“T字轴线、五路共进”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将XX江三产融合片区作为先行试点区的技术亮点、经验总结向其他片区推广,在产业联动、交通串联等方面与其他片区进行互动,突破传统规划编制模式,不在一个片区编规划,跳出片区看县域,细化指标体系,传导村级规划编制,确保交上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