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辖区内主要社会矛盾纠纷、成因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辖区内主要社会矛盾纠纷、成因及对策为深入探索现阶段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水平,有效维护辖区社会稳定,近期通过在辖区走访座谈、深入摸排、专题研讨等方式,对辖区内发生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了一次集中调研,探究了辖区存在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的原因,初步提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对策。一、当前辖区主要矛盾纠纷矛盾纠纷因人而发,因事而生,大量的矛盾纠纷因时代特征和形势发展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统计,近三年辖区内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宅基地问题和干群矛盾是主要矛盾。1、征地拆迁纠纷突出。xx街道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市“二街三路”综合改造和“十七个城市片区”改造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拆迁引发的纠纷。如拆迁时个别户未能达成补偿协议,经依法强制拆迁后,因不服而上访;有的户因不满意回迁楼安置方案或回迁楼质量问题产生纠纷;有的人找到拆迁工作的漏洞或听信传言,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漫天要价,无休止地上访;有的户因房屋拆迁继发出产权纠纷等等。2、土地流转纠纷大量存在。随着《土地承包法》及国家小麦直补、化肥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现在农民视土地为“摇钱树”、“命根子”,人口地不足的农民要求分配土地,户与户间口头转包的要求收回土地,引生大量的土地流转纠纷。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农户因务工经商,从大包干到1999年二轮土地延包放弃种植土地,现在因种地成本低、效益高、收益稳,如遇国家征用还能获得不少补偿款,所以又想取得土地。二是个别村没按上级政策进行二轮土地延包,从大包干到现在始终没有变动土地,由于人口增减因素,农户之间土地严重不均,缺地户要求均分土地。三是二轮土地延包后、费改税前,由于“三提五统”费用较高,有的户自愿把土地交给村集体代管,由村委会安排给其他户耕种,现在这些户找到村集体要地,村委会要求现种地户返回土地有困难。四是二轮土地延包后,有的农户之间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转包土地,现要收回转包的土地,由于利益的驱动、又无据可查,现种地户不愿返还土地而产生纠纷。五是个别农户承包集体机动地,不仅不上交土地承包费,而且还拒不交出承包到期的机动地,致使村委会无法对机动地进行正常的管理,新增人口分不到承包地,群众有意见。3、房屋宅基地纠纷时有发生。表现为一是许多群众把老一辈给留下的房前屋后空闲地、“自留地”占为己有,自己不盖房,别人也盖不上。二是个别户抢占村内空闲地,栽上了树木、搭起临时建筑物或搁置障碍物,村干部督促其清除,占地户坚决不办,村集体没法安排建房。三是有的房子即使按规划批建了,由于相邻户纠纷没有处理好,房子也盖不上。四是个别户不批就建、少批多建、随意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有的户在原宅基地上强行翻建,影响了村庄规划建设,与相邻户产生纠纷。4、干部作风引发的纠纷不同程度存在。表现在个别村居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化、办事不民主,村级政务、财务透明度差,群众有疑虑,干群矛盾激化,群众以上访把干部赶下台作为息诉罢访的条件;有的村居班子内部不团结,出现内讧,宗族势力较重,拉帮结派,胡捣鼓,搞得村居不稳定;有的干部对上级负责和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作怪,在接待到村居反映问题的群众时,态度生硬,不讲明白办理程序让来人多跑怨枉路,许多村民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为争口气而上访。5、婚姻家庭纠纷呈上升态势。主要有因家庭问题处理不好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引发的离婚纠纷;因交通事故和征地拆迁中遗产继承问题导致的家庭纠纷等。二、社会矛盾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辖区内矛盾纠纷特点综合分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个别村居“两委”班子号召力、凝聚力不强,基础工作薄弱,村居干部明知道出现了问题也不敢管,遇到困难绕道走,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上推下缷、久拖不决,本来很好解决的问题,却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村干部法律意识差,欠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许多问题“一言堂”、“口头定”,出了问题没有招;村居级管理缺乏必要的契约化、规范化管理措施,导致调解纠纷无依据,打起官司无证据。如村集体机动地发包引发的纠纷,就是因为许多村发包机动地时不和村民签合同,农户违约后,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因无有效证据而不能依法处理,导致不但土地承包费收不上来,而且集体机动地也难以收回,助长了个别户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的不良风气。2、个别农村两委班子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上不够坚决彻底。矛盾纠纷最多的是土地问题,这类纠纷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调研中群众反映,1999年二轮土地延包时贯彻上级政策坚决,土地延包程序民主,土地均分到位的村,土地矛盾纠纷就少。有个别村图省事、怕麻烦,为应付上级检查,只是审报了土地延包方案,实际上动帐不动地,没有按上级要求搞土地延包;有的村填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时,把当时各户实际种植土地的面积全部填到了该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使该户超出了应分人口地面积,保护了不该保护的土地,致使多余的土地收不回,应分配的土地分不到位,出现了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3、个别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守法意识差。如宅基地纠纷,有的户随意圈占宅基地,村干部去动他就拼命,许多村民审批宅基地时村委会直接调剂不了;有的农户只要四邻有纠纷房子就盖不上,即使房子按规划审批了,也定会闹矛盾、出纠纷,农民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大多是用经济补偿的办法自行协商解决。再如城市改造征地拆迁纠纷中,个别人片面理解《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利欲熏心,漫天要价,在行政复议和法院判决下达定性后,仍然无理缠访、闹访,给基层政府施加压力,这也是个别群众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的体现。4、个别问题的处理上执法力度不够,在社会上出现了不好的负面影响。如个别农户的违法建房问题,上访人的无序上访问题,信访人歪曲事实、胡编乱告问题等等,没有及时受到法律约束,使不法人员气焰嚣张,受害者权力得不到应有保护,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产生,诱发了不稳定因素。5、个别人经不住经济社会的金钱诱惑,重金钱却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如在新婚家庭中,大都是80后青年,很多人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遇到家庭纠纷不知如何处理或懒得处理,轻言离婚,导致离婚纠纷增多;有的家庭成员,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抛到了九霄云外,不孝子女抓住一些家庭琐事不放,企图逃避赡养义务,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五六个子女却居无定所,缺吃少穿,子女们道德严重缺失;调研中群众反映,在城市拆迁时,xx街道辖区内某户由于家庭成员去世致使遗产分配不明,在补偿款分配时家庭成员各不相让,造成继承人不顾亲情,对簿公堂,社会影响极坏。三、进一步搞好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对策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纠纷及成因,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1、加大对全民的普法教育力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一项根本性措施,通过发放明白纸、普法宣传栏、电视报纸诸媒体以案说法等形式,宣传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增强全民学法、用法、守法意识,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2、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现实生活中许多矛盾并不是突然一下子发生的,而是早已形成并发出信号,如果这些信息信号有人及时去掌握,及时去预防,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些矛盾纠纷很可能就不会发生,或者也可实现矛盾纠纷损失的最小化。这些矛盾纠纷的信息信号谁去了解,谁去把握,这就需要一支法律知识强、群众威信高、善于奉献、办事公道、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组成的人民调解队伍。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设立街道、社区、村居、企业、学校、住宅小区、行业性等各类调解组织,并建立绩效考核办法,从而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好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3、把“管理民主”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全面推行村居事务契约化、规范化管理,把土地承包、规划建设、赡养老人、计划生育、相邻关系等有关事务全部纳入契约化管理范围,采用合同、协议、纪要等形式,明确干部和群众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其行为。实践证明,契约化管理好的村居事务管理民主规范,矛盾纠纷就少,干群关系融洽了,干部的工作也好干。4、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不断的开展民间纠纷排查活动,结合村居、社区、企业、小区等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并注意与重大节日、会议期间的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确保排查工作及时准确,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要建立“三级调处、多元化解、防范激化”三项长效调处工作机制,对每月新发生的易激化及疑难、遗留纠纷建立台帐,落实责任制,定期汇总调处,并将调处结果与干部年度评先树优和考核挂钩,以确保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5、结合土地确权政策化解土地纠纷。针对那些流于形式没有二轮土地延包的村,土地经营权证与实际土地面积不符的,错填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土地流转不规范等矛盾纠纷,结合目前上级土地确权有关政策规定依法依规处理。总之必须明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高度重视基层出现的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法和化解机制,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患于未然,以维护好基层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确保辖区长治久安。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