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精编5篇】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第一篇】xx年,在省水利厅和各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xx水利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浦城县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光泽县查处非法采砂被列入水利部正面典型案例;大力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档争优打好翻身仗,率先成立市、县两级幸福河湖促进会、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河长制及水土保持治理成效,10月26日作为唯一受邀地级市,在中欧专题培训会上作实施河长制经验交流;浦城王家洲水库顺利下闸蓄水;武夷山黄柏溪引水至樟树水库连通工程荣获“闽水杯”银奖;全年完成水利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排位全省第四。下面,我简要汇报xx水产业发展情况。xx市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质优良,如何将水资源的生态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是xx市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的重大课题,xx市选准做活“一瓶水”的方向推动水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完成产值23亿元。赵龙省长专门作出批示:“‘一瓶水’要继续下功夫,武夷山的水还是不错的,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茶和水有机结合起来,讲茶必讲水”。一、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引领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请王浩院士牵头编制《xx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全面研究分析水量和水质“7+7”独特地域优势,绘就了全方位保护和4类13项绿色水产业发展的蓝图,并在xx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成功发布。另一方面,研究制定了《xx市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xx市水产业发展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产业规划体系;完成《xx市建阳区水资源价格与水资源交易制度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推进xx市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水权交易体系建设。二、打造产业平台,推动产业快速集聚壮大。一是做大做强水产业集群。全年水产业完成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引进8个水(酒)产业链项目,推进10个水(酒)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其中5个建成投产,产值达亿元;积极推动武夷山水新增1条生产线、农夫山泉新增2条生产线,xx年产值分别达亿元、2亿元。二是建设高水平水产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水产业园区,占地1100亩,交通便利,雷公口水库优质原水直通便捷,已经引进华润怡宝、谷河山泉落户园区,总投资约15亿元。三、积极谋划项目,夯实水产业发展保障基础。一是丰富“水+”业态。重点谋划推进总投资亿元的崇阳溪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构建崇阳溪山水人文保护及绿色发展廊道,完成《xx崇阳溪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的方案修改,计划本月送省水利厅行业技术审查。二是提升供水品质。全面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全年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任务的347%,建成输配水管网1206公里,建设规模化水厂7处,受益人口万人。推动武夷山与建阳两座日供水10万吨的大水厂供水主管网互联互通,实现跨县域水资源调配。三是不断加强保护。制定出台《xx市建立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保护联动机制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联防联动和督导考核等三项机制,明确了治水任务和目标,积极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水环境治理,保护源头活水。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今天会议,特别是这一次会议xx厅长讲话精神,积极融入全省“一河一网一平台”建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继续加大水利投资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奋力为全省水利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第二篇】去年以来,xx市坚决整治农村小水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增强绿色发展新优势,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期间,水利部、省水利厅领导多次莅宁指导,xx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将所有水电站纳入线上考核,市县两级财政专门安排奖补资金5000多万元,退出水电站162座、停运3座、合并4座。去年11月,剩余451座水电站当月生态下泄流量达标率已达%。并率先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治验收工作。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高举“党旗红”,持续压紧压实责任。一是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分管副市长每周召集会议研究推进,各级各部门强化合力,逐站分析问题,制定整改明细表,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二是专班推进。成立整改督导工作专班,抽调相关部门和各地骨干集中办公,定岗定责推进整改。县级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成立专班开展工作。三是追责问责。成立市级联合调查组,针对免考审核不认真等各类问题开展调查,问责处理相关人员。(二)致力“水电绿”,攻坚难点堵点问题。一是攻坚生态问题整改。狠抓50座供水灌溉电站整改、29座“串珠式”电站整改和媒体曝光12座减水断流电站整改,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省环保督察办发函解除我市水电站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黄牌”警示。二是攻坚小水电清理整治。全覆盖编制“一站一策”方案,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协同赋能、合力整治,xx年以来共退出236座,占比达%,还水于河。同时,率先完成全市验收。《八闽快讯》多次刊发我市典型经验做法。三是攻坚“绿色水电”示范创建。积极推动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增强绿色发展新优势,5座电站获水利部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称号。(三)守护“水利蓝”,巩固提升整改成效。一是以“河湖长制”强化社会监督。将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纳入河长制季度明察暗访量化评价,组织河道专管员、各级河长开展河道巡查、明察暗访。全覆盖设置水电站监督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以“互联网+”推动物业化管理。全域推行农村水电生态流量监控物业化管理新模式。优选第三方,建立集数据看管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管理由“分散”变“集中”。实行“云监控”,监管由“静态”变“动态”,运维由“定期”变“实时”。三是以“法治手段”加强生态监管。严格按“监管办法”对生态流量执行不到位的水电站,依法依规采取解网、罚款等措施责令限期整改。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夯实整改成效。保持高压态势,按省市部署要求,对标对表,查缺补漏。要求相关县(市、区)深入做好退出后续生态修复工作。(二)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水电站日常巡查监管机制,强化物业化管理,确保生态下泄流量执行到位。继续落实“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加强监督执法,确保问题不反弹。(三)推动水电绿色发展。鼓励开展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推动小水电站转型升级,探索开展河流生态改造示范河段,做到生态优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第三篇】xx年,在省厅、河长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治理xx重要理念,围绕“一河一网一平台”,以xx综合治理为抓手,坚持四水四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化河湖长制,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河、智慧河、幸福河。木兰陂获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东圳水库获全国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仙游、秀屿、湄洲岛、莆田市分别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首批水美乡村建设优秀等次、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市。一、高位推动,打造幸福xx“新样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市xx治理、河湖长制工作,省委周书记来闽履新,召开第一次省委常委会研究第一份专题文件就是支持莆田践行xx治理理念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省重大水利工程集中开工主会场设在莆田,省长赵龙讲话并宣布开工,时任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视频讲话,刘厅长介绍开工项目;全省首届幸福河湖建设交流会也在莆田召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任xx流域保护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实施三年行动,策划39个项目720多亿元,集成实施“千古xx、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开通水上巴士航线等“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项目,重塑荔林水乡风貌。《新闻联播》播报xx十几次,肯定xx是全国第一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大型人文纪录片《xx》在东南卫视等播出。xx示范河湖引领幸福河湖建设入选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xx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市河长林旭阳市长在第十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上分享xx案例。二、机制创新,当好河湖管护“守护者”。巩固拓展全省首创河长日、流域双河长品牌,各级河湖长坚持20日河长日巡河履职,破解问题近3000个。人大政协出台助推河湖长制工作方案,成立监督专班,设立三级人大代表监督员、委员河长,共发现并整改问题400多个。探索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六方”联防联动机制,设立守护xx生态司法协作联络室,推行河湖警长制,打造快立快审快判模式,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15件。探索“区域+部门+云端”协同管护机制,开展大樟溪跨域保护协作联合巡河。三、科技赋能,跑出流域治理“加速度”。建设数字xx,467条河湖水系上图,构建“岸上查、点上测、网上管、天上巡”监管体系,并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出。牵头编制省地方标准《独流入海型河流生态建设指南》发布,xx防洪工程华林段通过大禹奖复核,建成12条幸福河湖、11个河湖文化公园、18个河长办标准化示范点。严格管控水域空间,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线,建设岸线景观福道35公里。实施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水电站清理、水源地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四个攻坚,深化面源、工业、生活、船舶污染四个治理,提升流域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入河排污口整治、水资源管理四个专项,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第四篇】xx年,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省水利厅工作要求,把生态理念贯穿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督管理全过程,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致力守护闽江源头良好生态。一、系统推进抓治理,绘就水土保持“生态卷”。一是统一规划。高质量编制三明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十四五”水土保持专项规划》等技术文件,明确2025年水土保持率提升到%的目标。二是创新治理。宁化县建立小流域“五+”生态治理模式,大田县开展废弃矿山“开发式治理”,泰宁县依托“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境元森林康养生态园,打造大金湖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教园;建宁县推广“果-草-牧-沼-菌”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建设,让荒山变为绿色“聚宝盆”。三是协同联动。将“零钱”化为“整钱”集成“大钱”,“十四五”以来有效整合多部门项目资金亿元,xx年市县财政安排水土保持建设专项经费1570万元。四是社会资本参与。发挥财政资金“酵母”作用,结合“以奖代补”项目撬动约700万元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水保建设。与“网红经济”新业态相结合,有水保项目资金参与建设的将乐龙栖山康养小镇、大田茶美人景区等被评选为全市20大网红打卡地。二、创新机制强监管,开创水土保持新局面。一是高位推动。市政府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市对县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及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强力推动任务落实。二是优化服务。推行服务标准化格式化,开展不见面网上审批、缴费、报备,单个项目审批时间比原来缩短了10个工作日。xx年全市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58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万元。三是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综合执法改革,率先组建生态综合执法局,强化水环境执法与司法衔接配合,通过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河长制指挥平台等信息系统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监控管护体系。宁化县设立正科级水保中心,在全面封禁治理水土流失区的34个重点村组建管护队伍,有效开展水保治理和监督管护。四是分类施策。依法严格管控人为水土流失。xx年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检查438次,检查生产建设项目421个,移交生态综合执法局立案查处2项,查处疑似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图斑526个,以高压态势遏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行为。三、示范引领促提升,打造水土保持升级版。xx年宁化水土保持中心获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尤溪汤川风电场工程被评为“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我市“打造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样本”获得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完善生态法治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