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2发债主体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城投”或“公司”)原名蚌埠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2002年3月经蚌埠市人民政府蚌政办【2002】6号《关于组建蚌埠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决定》批准组建,公司性质为蚌埠市政府批准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2004年经蚌埠市人民政府蚌政秘【2004】1号《关于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等事项的批复的决定》,公司名称变更为现名。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蚌埠市财政局是公司的出资人代表。公司是代表蚌埠市政府进行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建设任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项目法人。截至2009年末,公司下属1家控股子公司及5家全资子公司,公司子公司概况见表1。公司的组织结构见附件1。表1公司子公司概况(单位:万元、%)单位名称注册资本持股比例蚌埠市新盛房屋开发公司2,000100蚌埠市平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888100蚌埠市新黎门窗有限公司220100蚌埠怡新园环保有限公司4,000100蚌埠市公泰酱品酿造有限公司100100蚌埠市天顺民福有限公司2,00065数据来源:大公国际根据公司提供资料整理截至2009年末,公司资产总额85.77亿元,负债总额32.09亿元,所有者权益53.61亿元,资产负债率37.42%。2009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1亿元,补贴收入1.06亿元,利润总额2.66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2.40亿元。发债情况本期债券概况本期债券为实名制记账式公司债券,发行总额20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为7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逾期不另计利息。每年付息一次,自债券存续期第4年起至第7年,逐年分别偿还债券本金金额为4亿元、5亿元、5亿元和6亿元,最后四期利息随本金一起支付。年度付息款项自付息首日起不另计利息,本金自兑付日起不另计利息。本期债券通过承销团成员设置的发行网点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除外)公开发行;承销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3方式为承销团余额包销。蚌埠城投以其合法拥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为本期债券提供抵押担保。募集资金用途本期债券募集资金20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其余16亿元用于蚌埠市城市道路新建(改造)项目、蚌埠市城市立交新建(改造)项目、蚌埠市丰原大道改造工程项目、胜利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上述项目批复总投资额为37.41亿元。上述项目2009年内均已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均在15%左右。表2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单位:万元、%)募集资金投向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募集资金额占项目总投资比例蚌埠市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工程245,256120,00048.93蚌埠市城市立交新建(改建)工程67,92630,00044.17蚌埠市丰原大道改造工程23,5005,00021.28蚌埠市胜利路(黑虎山路-立交桥)综合改造工程37,4145,00013.36补充企业营运资金-40,000-合计374,096200,000-数据来源:大公国际根据公司提供资料整理经营环境近年来,蚌埠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加大了城建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蚌埠市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为邻,南接淮南市、凤阳县,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现辖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城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个县。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361万人,城镇化率为28.13%①。蚌埠市工业基础深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多年来,已经形成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电子等多门类的产业体系,能生产400多大类、上万种产品。近年来,蚌埠市利用省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试点城市的机遇,推进企业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利用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培育高新产业。蚌埠市的主要传统优势产业为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近年来,蚌埠市围绕改造提升这三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加大重点项目谋划和推进力度。化工、①此比率为非农人口与年末总人口的比值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4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和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传统产业,已批复的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36个,其中,超5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超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表32009年蚌埠市工业总产值结构(单位:万元、%)名称总产值占比化工产业409,0007.69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949,30017.85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351,9006.61电子信息产业123,9002.32光伏产业14,1000.27生物产业1,093,40020.55合计2,941,60055.29数据来源:大公国际根据公司提供资料整理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促进了蚌埠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蚌埠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城市功能,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城市适度优先发展,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加快道路主干网建设,实施“东进、西联、南拓、北跨、中优”②的空间发展,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和城市公用设施展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力,建设100万人口、建成区100平方公里城市“双百工程”。随着蚌埠市按照“双百工程”的规划布局,蚌埠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呈现较快发展方向。蚌埠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处于安徽省各市中游水平,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蚌埠市经济增长放缓2007~2009年,蚌埠市地区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2.2%,实现财政总收入③年均增长速度为19.2%。与安徽省其他城市相比较,蚌埠市GDP和财政总收入均处于安徽省中游水平,具体情况见表4。表42009年安徽省各市部分经济指标对比概况(单位:亿元、元/人)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三次产业比合肥市2,10241,543341.91180.905:53:42芜湖市90239,142147.7869.415:63:32安庆市80314,35996.2441.5618:46:36马鞍山市66651,776122.3163.734:66:30阜阳市6087,28864.3329.9229:36:35②城市东部结合京沪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和龙子湖地区综合开发,完善东部城区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建设成为集教育、科研、物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区。城市西部继续加强供热(气)、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成为我市工业集聚地。城市南部依托市场和路网,形成重要的物流加工配送区。城市北部重点是加快跨河发展,优先做好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尽快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南北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城市副中心。城市中部要优化老城区空间布局,整治滨水地带环境,重塑全新的商业与居住、行政、文化中心。③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税收。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5六安市5849,63752.1033.0824:41:35滁州市57614,00268.3237.0723:45:32宿州市5419,55132.5618.5330:34:36蚌埠市53214,80376.8031.7220:44:36巢湖市52912,88052.4830.9420:46:34淮南市50922,16975.0237.288:63:29宣城市43316,77460.4535.4218:44:38亳州市4328,47730.9217.3228:34:38淮北市37218,09652.2222.1210:61:29铜陵市34446,44970.0633.053:68:29黄山市26717,97731.2320.7813:41:46池州市24617,29533.1924.1017:42:41数据来源:安徽省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受金融危机影响,蚌埠市2008年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08年,蚌埠市主要经济指标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较2007年有所回落。2008年规模以上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出现负增长,分别为-4.0%和-2.1%。2009年,蚌埠经济恢复发展,GDP增速、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有所回升,GDP增速比2008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表52007~2009年蚌埠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情况(单位:%)2009年2008年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数额增速数额增速数额增速GDP(亿元)532.0912.2486.3911.0412.09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189.8122.8138.4415.5103.4619.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亿元)25.5431.114.65-4.013.4941.2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亿元)67.6526.446.69-2.142.6827.1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55.7140.5253.1628.1197.5940.4进出口总额(万美元)38,470-2.439,42923.232,01816.7数据来源:大公国际根据2007~2009年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蚌埠市经济受一定影响,但随着蚌埠市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步伐的加快,蚌埠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加快。预计未来1~2年,随着蚌埠市产业投资项目的投产运行,蚌埠经济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蚌埠将逐渐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全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以及皖北中心城市蚌埠市位于皖北地区,是安徽省最早通铁路、最早设市的城市。依托淮河航运条件、津浦铁路交通要道和沿淮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曾成为辐射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中心,多年与合肥、芜湖并列为安徽三大综合性中心城市。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区域经济中心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6明显向沿海和沿江地区逐渐转移,城市集聚扩散能力弱化。2006年8月1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皖发【2006】15号)文件提出加大皖北及沿淮地区开发,以“两淮一蚌”沿淮城市群为龙头,积极实施向东发展、工业强区战略。2008年11月7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实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皖发【2008】21号)指出,从2008年起连续5年,安徽省财政对皖北三市亳州、宿州、阜阳(包括所辖17个县、市、区)以及沿淮的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霍邱六县,每年各补助1,0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向三市六县倾斜。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2008年10月14日出台《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皖发【2008】18号),文件提出安徽省发展总体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集聚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创新型产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合肥、芜湖、蚌埠市优势,整合周边创新资源,逐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区域。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因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因带基金实施办法(施行)的通知》(皖政办【2009】19号)文件,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主要是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其资金来源由省级财政累计出资5亿元以上、设立一只总规模10亿元以上的省引导资金,省引导资金的50%以上资金用于参股设立3~5只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省引导基金2~3年内分批注入每只创业风险基金资金额累计不少于1亿元,剩余资金以出资参股方式,配套支持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成立的市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在同一只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中,省引导基金和市引导资金的出资比例原则上为1:2。蚌埠市根据安徽省委省委、省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结合《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蚌埠市制定《蚌埠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蚌埠市以“两个突破、两个提高、四个翻番”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推动蚌埠城市经济发展。蚌埠市也制定了20多项支持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