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教育培训党员中的研究运用(范文)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四川省xx市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xx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在如何用好红色资源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上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为更好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以“红色资源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运用研究”为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采取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市红色资源总体现状以及在我市党员教育培训中的利用情况,找准问题症结,认真分析研究,就如何运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一、红色资源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红色资源是新时代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和主要依托,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对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独特的优势。(一)红色资源保证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政治方向。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凝结着艰苦卓绝的牺牲奉献,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丽辉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正确认知历史中走向未来,在延续革命精神、永葆初心使命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拓前进,有力地保证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正确方向。(二)红色资源丰富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红色资源分为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物质形态中的红色遗址、红色展陈等载体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最鲜活教材和生动课堂,文化形态中蕴含的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是党员教育培训最深厚的内容和精神滋养。红色资源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拥有丰富内涵,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三)红色资源提供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方法途径。红色资源是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运用红色资源,采取现场教学和激情教学等已经成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红色革命的史实对话,让党员在革命的信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能够让教育培训更加事半功倍。二、xx市红色资源的总体情况xx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是华蓥山起义的策源地和红色精神的发祥地,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在xx留下了不朽的时代烙印和奋斗足迹,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丰厚的红色基因。(一)红色资源数量较多。大致分为五大类:一是邓小平故居;二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xx党组织活动遗址;三是华蓥山起义遗址;四是建国后所建纪念设施;五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阶段的设施,其中尤其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源为主要内容。全市共有红色资源150处,资源分布广泛,xx区16处,前锋区18处,华蓥市14处,岳池县49处,武胜县23处,邻水县30处,xx市红色资源从形成时期看主要集中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占比达72.67%;从地区构成来看,岳池县在六个区县当中资源最丰富,占全市红色资源总数近1/3;从资源类别看,红色旧址占主要部分。(二)红色资源价值较高。从红色资源开发等级情况来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纳入四川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6个(邓小平故居、邓小平青少年时代活动旧址、翰林院子和蚕房院子、《新华日报》纸厂旧址、廖玉璧烈士墓、7002井)。从红色资源目前开发利用情况来看,150处红色资源中实现开发的有62处,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邓小平故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邓小平旧居、华蓥山武装起义纪念馆);省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处,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9处。邓小平故居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同志崇高的人格魅力,华蓥山起义纪念馆等充分展示了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中国第一深井”女基井(7002井)等充分展示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除此之外,xx还有丰富的以红色人文为主题的纪念馆,有以开国中将毕占云将军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毕占云将军生平展陈馆,有展现柴云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精神的柴云振生平事迹展陈中心等。总的来看,xx红色资源特点鲜明、内容丰富、教育价值高。(三)红色资源转化较好。近年来,xx各县(市、区)党委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重点红色资源整体开发利用得较好。如2001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xx在邓小平故居基础上设立邓小平故居保护区,将其核心区建成邓小平故里景区,供人民追思邓小平足迹、缅怀邓小平丰功伟绩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华蓥山起义为主题打造的华蓥山起义纪念馆2006年建成,2021年提质改造,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四川省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胜2021年依托杨益言故居和“红岩精神”形成的必要关联地,精心打造“武胜红色文化园”;华蓥市2021年以开国中将毕占云将军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主题,建成毕占云将军生平展陈馆;岳池县于2022年在岳池县白庙镇鲁班迹村建立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生平事迹展陈中心等。2019年以来,xx市党史部门更是将邓小平故居、王璞烈士牺牲地(王璞烈士塑像广场)等9处资源确定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并在2021年党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员学习教育培训方面,已设计开发《邓小平的为民情怀》《回顾华蓥山武装斗争,弘扬红岩精神》等30多门党员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组织编写《向邓小平学什么——邓小平故事100个》《华蓥山武装斗争口述史》等特色教材。三、xx市红色资源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运用现状近年来,xx市依托“小平故里”“红岩精神”等本地红色资源,持续建强学习阵地、精编学习教材、创新学习模式,确保党员经常性教育有力推进、创新开展。(一)深挖红色“原矿”,建强学习阵地。围绕“青年邓小平”“华蓥山起义”等本地经典红色教育资源,按照“有内涵、有设备、有特色”三有标准,摸排打造“小平故居”“萧家大院”等47个红色教学点位。依托与重庆红岩文化精神一脉相承、联合打造“党建先锋区”的优势,将两地毗邻区县50余个纪念场所类党史教学点纳入精品路线设计范畴,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阶段科学布局、串点成线,联合打造“白公馆—渣滓洞—小平故居—华蓥山”等9条跨省域党员教育精品路线,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党员教育阵地格局。(二)冶炼红色“优矿”,精编学习教材。依托小平干部学院,联合中央党校、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等专家学者,开发《伟人在此起航》等25堂精品课程;深化“我在小平故里讲党课”活动成果运用,挑选《传承》等14部精品微党课充实学习资料。从本地专家学者、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挑选47名高水平党员成立导师研学团队,分门别类打造“希贤课堂·筑梦远航”等3个教育品牌。融合本地传统曲艺文化,探索沉浸式体验教学方法,邀请国家一级编导赵青团队、成都艺术剧院编排创演《红杜鹃》《平凡英雄—柴云振》等2部大型革命题材舞台剧。(三)活用红色“富矿”,创新学习模式。立足红色旅游胜地优势,成立“红色研学联盟”,围绕“追寻小平足迹”“重走游击小道”等主题,通过精品路线实景教学方式举办“百名学生百日打卡”等3类研学活动。创办“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小康·如您所愿”2项专题展览,组织开展“与党同心·与民同行”红色星期五主题党日活动300余场,推动党性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纪念场馆“四进”活动有力开展,参学人数超10万人次。充分运用学习强国xx平台、小平故里先锋等本地媒体融合发展成果,联动推送《一座老院子的故事》等各类原创党员教育学习资料18期,网络播放量超40万人次。四、运用红色资源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现实困境近年来,xx市在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方面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资源开发利用、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水平质量、学员教育培训实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红色资源多、深入挖掘少,资源配置与教育需求不相匹配。红色资源定位不够精准。在调研中发现,我市部分红色资源没有精准定位,没有把红色资源作为现场点教学的有效载体,有的把现场点教学当作旅游式的红色体验,强调商业价值而轻视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的作用,培训效果难以显现。红色资源保护打造不够深入。红色资源是党员教育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也直接关系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最终效果。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红色资源存在保护人员和保护机制缺乏、利用率低等问题,如华蓥山起义活动遗址,现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并没有真正完全开发利用。同时,除邓小平故居外,其他红色资源打造没有真正融合,未形成配套的网上展馆、党性体验馆等党员教育培训载体。协同共享合力不够有力。尽管我市红色资源丰富,但除邓小平故居外,真正能在全国树得起、叫得响、推得开的红色资源屈指可数,邓小平故居与其他红色资源之间、各县与县红色资源之间各自为阵,交流交融不深,导致各地各领域红色资源打造良莠不齐,呈现出的党员教育培训效果各不相同,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形成协同共享的网络体系。(二)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实际成效与目标要求不相一致。思想认识有偏差。在调研中发现,开展红色党员教育培训思想认识有偏差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基层党组织认为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就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政治任务”,简单的就党员教育开展党员教育,关起门来搞教育,培训方式单一。有些基层党组织认为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费钱费力,很难通过实践培训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部分党员对参加培训怀着旅游放松的心态,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教育覆盖不平衡。在调研中发现,职务级别越高,参加红色党员教育实践培训的机会就越多,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等群体参加红色党员教育培训基本实现制度化经常化,而普通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参加红色党员教育实践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全市呈现出由上向下逐层递减现象。教育力度有差距。调研发现,机关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党员群体参加实践培训的情况较好,每年均能达到10学时以上,而农村基层、“两新”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党员群体因经费保障不足,导致参加实践培训较少,人均不足2学时,流动党员存在学习时间难统一、工学矛盾突出等原因,参加实践培训几乎为零。(三)按部就班多、主动谋划少,培训方式与工作导向不相匹配。教育方式缺乏针对性。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灵活性不够,不分行业、不分群体,未针对不同党员群体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存在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现象。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党员教育培训存在漂浮、不切合实际的内容,没有把红色资源的教育内容与中心大局、当地实际、当前形势联系起来,教育内容缺乏科学系统的谋划,未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最新要求、xx最近战略部署,没有在教育内容上与时俱进。教育手段缺乏创造性。目前,教育手段和方式主要还是书面文字讲解教育为主,灌输教育居多,开展走访式、情景式、互动交流式等教育方式较少,导致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五、类似地区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成熟经验与做法(一)江西井冈山的经验做法1.挖掘、整合井冈山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发了井冈山为主,横跨湘、赣、鄂、闽四省的共计113个现场教学点和社会实践点,现场教学资源网络不断扩展,使教学点布局按照历史的逻辑、现实的需要配置,形成一个以培训主题的实际需要为“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点”,以历史进程脉络为“线”,以不同的革命根据地为“面”,纵横交错、有机衔接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