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主题教育党课稿(精选长篇)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根据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安排,今天,我结合近期主题教育读书班以及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的心得,就如何理解上级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和贯彻市局“创新提质年”活动部署,为大家做一个党课分享。题目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党课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二是新阶段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三是新起点如何贯彻落实“创新提质年”活动部署?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党课分享: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风雨沧桑,百年巨变,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使命的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践行初心使命。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是为了明白应该往哪里走。思想理论体系为我们理解“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问题作出鲜明阐释。“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这部分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向9500多万名党员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的进军号令。我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前提。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到“红岩精神”,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时隔半个多世纪,人们在渣滓洞读到革命烈士江竹筠、陈然的绝笔时,仍然被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导向。日前在中青班上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贯穿始终、熠熠生辉。方志敏誓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着坚如磐石的信念。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用一心为民的行动践行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钟南山认定“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勇敢无畏的“逆行”展现着敢于斗争的意志……穿越百年风雨,党性原则体现在革命的烽烟、建设的激情、改革的攻坚,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是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话语铿锵有力——“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提出“两个维护”“两个确立”,确保团结一致向前进;坚持人民至上,打赢“三大攻坚战”和“疫情阻击战”,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坚持理论创新,提出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飞跃;坚持独立自主,开发我们自己的“大国重器”;坚持中国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开拓创新,5G技术、航空航天领跑全球;坚持敢于斗争,面对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增强斗争本领;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坚持自我革命,“打虎”“拍蝇”两手抓、两手硬,肃清党内流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延伸。当前,俄乌战局扑朔迷离,中美关系趋于对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中国真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漩涡之中。要想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就必须坚定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打好新时代的“答卷”。二、新阶段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2023年是我们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这个重要的阶段,上级提出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是具有战略格局和战略意义的。省局指出,**是**“三新一创”战略部署与**“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总定位总目标的具体结合,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和努力方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精神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个宏大的目标,具体到个人其实就是要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有“向上”的追求,学习上进步一点点,理论水平将不断提升;工作上进步一点点,事业发展将有更多活力;生活上进步一点点,家庭、健康也会有质的改变。所有的“一点点”汇聚起来将是**人和**局迈开的一大步,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赶考路”上的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具体目标。今年省局提出了“五个转变”工作思路和“八项重点任务”,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数字化转型、市场监管法治化、政治生态、人才工作、软实力建设、基础建设和基础管理等方面作了部署,其中既有方向明确的战略“蓝图”,也有实实在在的路线“作战图”,为我们推动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只争朝夕、奋力拼搏,以高质量发展大势、全省大局的角度来谋划、推动、落实工作。三、新起点如何贯彻落实“创新提质年”活动部署?市局**局长在工作会议上提出,立足发展现状,大力开展创新提质年活动,聚力五个革新,全面提升发展质效。我谈谈自己的两点想法:一是思路要转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到,“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我们讲“创新”就意味着要打破常规,开立新局。在推进新一年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在思路上要有新的转变。首先要把过去好的做法保持下来,在实践中寻求更好的方法,努力做到好而优、优而特;其次要总结过去的不足,不断改进优化;最后重点要放在创新上,多出新的工作设想、新的工作举措和新的工作成效,这也是“五个革新”所要达成的目的。二是能力要提高。“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能力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般没有根基。要坚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坚持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在急难险重工作上勇于担当,开立新局;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最后,希望大家贯彻落实好市局党组部署要求,在提升思想引领力、政治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实干行动力、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主题教育党课稿(长篇)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其现实路径就是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这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缘由。为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对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实现党的长期执政作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成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一、实现长期执政是大党独有难题之一“大党独有难题”,从广义上看,是指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过程中以及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中所遇到的困难、险阻甚至危机;从狭义上看,主要是党的建设中所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下所遇到的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它既可以泛指党的建设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也可以明确指向某个具体的问题。结合具体语境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大党独有难题”放在党的建设部分来讲,将其与“巩固长期执政地位”联系在一起,显然是指党的建设方面所遇到的难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列举出诸多“难题”:“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这些难题是对党的问题的高度概括与集中反映,是典型的大党独有难题,是需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解决的,而破解这些难题的目的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实现长期执政既是考验,也是使命,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独有难题之一。中国共产党对实现长期执政有着长久的思考。早在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就开始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提出了“民主新路”的对策;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问题聚焦到以反腐败为核心的“党风问题”上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长期执政”,并充分注意到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进入新时代,以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拓展了“长期执政”的内涵与意义,不仅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已经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指明了长期执政对党的考验的实然状况,更指明了要实现党长期执政的应然状况。其一,长期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拥有9800多万党员,在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执政70多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大国大党、长期执政、深得人民认同,这是党的政治定位,构成了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因此,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不仅关乎党的命运,而且关乎国家命运、人民命运、民族命运。其二,长期执政是党要经受住的一种考验。这种考验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长期执政本身,考验着党会不会与能不能;二是社会变革及环境变迁,考验着党能否适应与如何应对。更要注意的是,承平日久,怠惰乃生,党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害纯洁性与弱化先进性、违背初心使命与动摇执政根基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长期而复杂、尖锐而严峻,考验着党的精神意志、作风形象、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等,逐步积淀成“大党独有难题”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如最难是初心不改、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色变质变味、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最大威胁是腐败等,这些难题实质上就是长期执政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其三,实现长期执政是新形势之下的新使命。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的,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没有止境的。指出,要把建设好、建设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要按千年来计算。在这个漫长历史进程中,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倒,是一个极难极大的风险挑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好、解决好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青春活力以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而实现党长期执政?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必须解决的难题。二、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破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推进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是新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的主题主线,是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时代课题的现实路径。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初步构建起来,而不断健全完善这一体系,才能为有效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路径支撑。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包含其动力、对象、内容、过程、目标、方法等。就其动力而言,来自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充分认识到时代环境、党的历史任务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与党内所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差距与矛盾,解决这些差距和矛盾就要求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就其对象而言,是面向全体党员和全部党的组织,覆盖了党的建设全方面和全过程,其中,各级领导干部是重点;就其内容而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