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一从自由放任到国家调控资本主义1、自由放任政策的定义、发展1)17世纪末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分析》)2)提出该理论由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私人经济,主张国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3)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自由放任政策在英国进入高峰时期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按照自然自由的制度,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这三个义务虽很重要,但都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绝不是为着任何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的利益),这种事业与设施,在由大社会经营时,其利润常能补偿所费而有余,但若由个人或少数人经营,就决不能补偿所费。”《国富论》2、凯恩斯主义的兴起1)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2)西方经济经济政策的转变罗斯福新政——由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恩斯主义运用国家政权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1883—1946),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创始人。1902年,凯恩斯人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数学,1906年后致力于对经济问题的研究,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和主编《经济学杂志》。1913年发表他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的通货和财政》。以后又发表《货币政策论》和《货币论》。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通论》,提供了完整的凯恩斯学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55.5%52.2%32.0%36.1%1929—1932年美、德、英、法等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阅读下列材料: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摆脱危机,世界上有70个国家提高了关税,限制使用外汇购买国货,实行限制进口和直接进口的制度。英美放弃货币的金本位,导致通货膨胀,56个国家货币贬值,世界金融陷入混乱。……法国实行的措施有改组法兰西银行,控制农产品销售,兴建公共工程,调整劳资关系等。德国和日本实行军事化的经济干预和调节,强化垄断组织,大力进行扩军备战,甚至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复,美国则通过什么政策来恢复国民经济的呢?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柯立芝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返回返回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幸福的日子又来到。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在我们国家生活中每一个黑暗的时刻,直言不讳,坚强有力的领导都曾经得到人民的谅解和支持,从而保证了胜利。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节录)宣传新政的海报罗斯福新政(NewDeal)的内容“三R”,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填写表格措施内容整顿银行恢复工业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返回返回淘汰小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经济调整法》、缩减农业生产以工代赈、成立民间工程署通过《社会保险法》、累进税所得制讨论(1)与其他反危机的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2)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有何效果?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开创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它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并最终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第二,缓解了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美国人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第三,政府的规模、权力和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并以法制的形式改变了过去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慈善机构实施救济的传统,政府承担起救助贫困者的责任,社会保障体系得以初步建立;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代经济制度得以形成。【讨论】阅读材料,解读新政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罗斯福1、材料一中“任何彻底革命计划指什么?”2、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3、罗斯福新政是否能够“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干预经济/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只是调整,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众说纷纭的新政罗斯福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杆”。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请思考:上述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是否正确?你认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2、凯恩斯主义的兴起1)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2)西方经济经济政策的转变罗斯福新政——由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恩斯主义运用国家政权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3)二战后,广泛施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体措施:大企业国有化、社会福利制度、公共工程投资、就业和劳动力培训英国战后的国有化是西方国家国有化的一个典型。在1945年的大选中,保守党大败于工党。1945~1951年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期间,英国掀起了第一次国有化高潮。艾德礼政府对英国大工业,包括钢铁、煤炭、铁路、航空、电信和英格兰银行,实行国有化。1974~1976年威尔逊工党政府执政期间,英国又掀起了第二次国有化高潮。两次国有化高潮使国有工业在英国重要工业部门中的比重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英国《经济学家》1978年12月30日一期的统计数字,国有经济在英国重要工业和交通部门中的比重是:石油25%,汽车50%,钢铁75%,航空75%,煤炭100%,电力100%,天然气100%,造船100%,铁路100%,邮政100%,电信100%。行业国家邮政电站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联邦德国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瑞典——高福利的福利国家模式1891年开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确立了以国家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四大块福利保障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医疗保障等。比如,每个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950瑞典克郎糖果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材料二: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如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福利国家制度(1)目的:(2)结果: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社会福利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富悬殊50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你能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么?这时美国经济有什么特点?探究活动二:原因:二战的影响;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二“滞涨”型危机与政策调整1、滞涨型危机的产生1)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引起的石油危机引发2)概念: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相互纠结的现象2、货币主义学派与供应学派政策的实施20世纪80年代代表:美国里根政府、英国撒切尔政府措施: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主要在于以下两点:坚持经济自由,强调货币作用。供应经济学派是里根总统执政时期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流派,针对奉行凯恩斯理论的民主党政府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导致的美国经济长期滞胀局面,供应学派认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停滞不前不是凯恩斯理论所认为的有效需求不足,恰恰相反供应学派认为当时的滞胀是由于供应不足造成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复苏原因:里根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表现:经济开始复苏,并出现了低速的持续增长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政府措施和结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措施:撒切尔放弃凯恩斯主义,实行货币主义政策,由以前的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转变。a、国有企业私有化b、采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c、削减社会福利,以减少财政赤字结果:效果明显,通货膨胀率下降,1986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同期的美、法、联邦德国和日本,1987年起,财政由亏转盈。说明:面对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资本主义单靠国家调节解决不了问题。二“滞涨”型危机与政策调整1、滞涨型危机的产生1)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引起的石油危机引发2)概念: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相互纠结的现象2、货币主义学派与供应学派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