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Ξ李守身黄永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合肥230001)摘要:关于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仍存在着诸多争议,但其采用经济方法观察人本身智力与体力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具有历史性的突破。贝克尔从一个全新角度揭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思想,对现代西方新经济理论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新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来临,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该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思想,强调人本身生产能力的积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弥补了西方传统经济学研究以物为主、忽视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个体差异对经济影响之不足。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格里・贝克尔(GaryBecker)长期致力于运用经济学方法和观点研究人类行为,开辟了以前只有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关心的研究领域,拓展了经济学研究范围,被称为“帝国创建者的经济学家”。在人力资本研究方面,贝克尔从家庭和个人的角度出发,做了许多开创性研究工作,奠定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其代表作《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人力资本革命”的起点,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对西方新经济理论研究有深远影响,对于我们正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有现实参考价值。一、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内容(一)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论述在贝克尔《人力资本》一书出版之前,人力资本概念已存在很长时间。1766年,亚当・斯密给人力资本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当作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在社会的固定资本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学得的有用才能。……这种优越的技能,可以和职业上缩减劳动的机器工具,作同样的看法,就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①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在抨击古典学派将体力劳动看做是惟一生产力的观点时,提出“物质资本”与“精神Ξ贝克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特别是在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81年曾来我国访问,并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办的发展经济学讲习会上作了《人力资本的投资理论》的长篇报告。在报告中,贝克尔重申了人力资本的确切定义,列举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六种含义,强调了人力资本的社会有效投资以及人力资本回收率的重要意义和计算方法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他对1964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的《人力资本》一书的继续和重要补充。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曾参阅了他的报告录音稿及其它公开出版物。谬误之处,尚祈方家指正。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9资本”概念。他认为由物质财富的积累形成的资本是物质资,本由人类智力成果积累而成的资本是“精神资本”。②李斯特特别强调,青少年和成年的教师、作曲家、音乐家、医师和行政官都应当被列入生产者之列,而且他们的生产性要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性要大得多。但人力资本概念产生以后,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力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传统的资源禀赋学说不能解释象日本、德国这样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何以能从二战废墟中迅速崛起,以及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所谓“里昂惕夫之谜”,部分学者终于冲破传统伦理道德及人性自由束缚,掀起了“人力资本革命”。贝克尔是这场革命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认为用于教育、在职训练、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实际活动的支出都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它们不仅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长期起作用。关于人力资本的内涵,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关于人力资本的特性,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首先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表现为人的能力与素质,与人本身不可分离。因此,工作性质、种类等都会影响人力资本的使用,同时也意味着人力资本具有私有性质,如何使用取决于个人。其次,人力资本生产率取决于拥有这种资本的人的努力程度,因此,适当而有效的刺激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这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大的区别。再次,人力资本的价值是由人力资本的各项开支所构成,但是人力投资的成本计量除这些实际费用支出外,还必须计算“放弃收入”,即“机会成本”或“影子成本”(资的主要成本)。如某人在校学习或在企业接受培训,显然某人就没有时间来从事商品或劳务。由此而失去的收入,即所谓的“放弃收入”。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后天投资获得,并影响以后时期的生产率和收益,因此,用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本研究。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极大地突破了囿于物质资本的传统经济学局限,使经济学研究朝着主体化的方向发展。人力资本概念诞生以来引起了诸多争议。对人力资本持异见的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资本泛化对现有的经济理论造成了混乱,使得投资、消费等概念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给诸多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二是将经济因素看作人类行为的唯一动因,过分夸大了经济利益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同时也有悖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上述异见,使得人力资本理论在较长的时间不为人们所接受。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局面有所改观,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本理论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观点与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一贯做法一样,舍弃了资本的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因而不能揭示人力转化为资本的深刻社会原因,容易混淆马克思关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历史论断,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变得模糊不清。但除此之外,贝克尔在既定的社会制度下研究人力资本所揭示的一些论点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关于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建立及含义贝克尔的突出贡献之一是首次用传统的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与个人未来收入之间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在假设每个家庭(或个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贝克尔证明了在人的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条件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的当前价值等于未来收益的当前:30价值。”③具体内容如下:某项人力资本的收益(贴现为现值)计算公式为:PV=6Et/(1+r)tt=1《江淮论坛》2001年第5期其中,PV代表某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现值和,Et为t年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r为利率。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explicitcost)即投资的各项开支费用(f)、影子成本(im2plicitcost)即“放弃收入”(Ci)。比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现值(PV)和成本(f+ci)的大小,即可判断一项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合算。比较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各项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大小可以确定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他各项投资的优劣。人力资本投资内部收益率i的计算公式:引入概念:6t=1Et/(1+i)t=f+ciHt代表t时间人力资本量(假定人力资本是同质的);σ表示人力资本的折旧率(人力资本能折旧,能再生产);Qt表示在t时间人力资本总投资量,则t+1年时人力资本量为:Ht+1=Ht×(1-σ)+Qt。容易计算t年人力资本净投资量Nt=Ht+1-Ht=Qt-Ht×σ。假设t时间的投资量取决于投资时间,即:Qt=Qt(Tht),Tht为T这段时间里花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时间。若假定一个人的总时间由工作时间Twt和投资时间Tht组成,即:T总时间=Twt+Tht;下面讨论如何把时间在工作时间和投资时间之间分配:引入概念:Wt为T时的工资率,即每小时收入,且:Wt=a(e)×Ht,上式中,a(e)为系数,a主要取决于工作的努力程度e,同时也取决于工资制度对这种努力作反应的灵敏性。这样,t时间的收入Et=Wt×Twt=Wt×(T-Tht)=Wt×T-Wt×Tht。等式中,Wt×T为全收入,指全部时间都用来工作可获得的收入;Wt×Tht则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放弃收入。按照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个人的目的是追求现值最大化,即:nV(现值)=Max6Et/(1+i)tt=0因为前面假定人力资本投资量取决于投资时间,所以,人力资本最优投资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分配时间于工作或投资。以下求在任一时期j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适时间量Thj:因为在j时期多花一小时时间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放弃了一小时的工资,所以:ΦEjΦThj=-Wi表示j时期收入Ej对j时期人力资本投资时间Tht的偏导数等于j时期工资率的相反数。在j时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必然影响以后其他时间收入,以下计算这种影响即偏导数ΦEp/ΦTht。ΦEjΦEkΦWkΦhkΦThj=ΦWk×Φhk×ΦThj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31其中:Φhk/ΦThj表示人力资本投资时间增加对将来人力资本总量产生的影响;ΦWk/Φhk表示将来人力资本总量变化对将来工资率的影响;ΦEk/ΦWk表示将来工资率变化对将来收益的影响。由Ek=Wk×Twk得到ΦEk/ΦWk=Twk(工作时间);由Wk=a(e)×Hk得到ΦWk/Φhk=a(e);又Φhk/ΦThj=(Φhk/Φhj+1)×(Φhj+1/ΦThj),其中:Φhj+1/ΦThj表示j时期花费更多时间于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总投资量的影响;Φhj+1/ΦThj=ΦQj/ΦThj(j时期单位投资边际生产率);(Φhk/Φhj+1)表示j+1时期总投资量变化对k时期资本量的影响。如不存在折旧,则(Φhk/Φhj+1)=1;如存在折旧,折旧率为σ,则:(Φhk/Φhj+1)=(1-σ)k-(j+1)。综上所述,可得到下列公式:ΦEkΦEkΦWkΦhk)ΦThj=ΦWk×Φhk×ΦThj=Twk×a(e)×(1-σ)k-(j+1要使人力资本最大化,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即:n×(ΦQj/ΦThj)MCj=Σ(ΦEk/ΦQj)/(1+r)k=MBj(j=1、2、3……n)k=j+1上式中,左边为j时期对总投资量追加一个单位投资的边际成本,右边为j时期进行更多投资的边际收益,等于未来各个时期所增加收入之现值和。因为ΦEk/ΦQj=Twk×a(e)×(1-σ)k-(j+1)所以上式等价于:nMCj=Σ(Twk×a(e)×(1-σ)k-(j+1))/(1+r)kk=j+1这个公式即为求j时期最佳投资量的均衡条件,j依次为1、2、……n,可依次求出每一时期的最佳投资量。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条件有以下含义:1、在人的一生中,最优投资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资本增多,工资在上涨,进一步投资的边际成本变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预期的收益在下降,因为寿命有限,留下来采集这些投资收益的年限减少了。因此,从个人经济利益角度考虑,每个人都应当在年青时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这样做是最合算的。图示说明如下:图像纵轴表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或成本,横轴表示人力资本投资量。Xy,MBx、MBy分别为X年、y年的边际收益曲线,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随岁月的32《江淮论坛》2001年第5期增长,投资收益下降,所以MBy曲线位于MBx曲线下方;又因为随着岁月的增长,边际投资成本上升,所以MCy曲线位于MCx曲线上方,且向右上方倾斜。从图像可以看出,在X年的最优投资量Qx小于在y年的最优投资量Qy。2、人力资本投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年轻时,人力资本投资增长快,收入增长也快,后来增长慢,投资量趋于下降;年老时,继续工作的年限不多了,投资可能不足于抵销人力资本折旧,收入可能下降。如下图:由于工资率W=a(e)×H(人力资本存量),所以,工资率变化趋势与人力资本投资量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时间也增加,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在变小,到一定时候,全部时间用于工作而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了。就技术人员与技术人员收入变化情况看,技术人员收入增长的斜率要大于非技术人员,因为非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