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5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5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第一篇】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活动过程: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3、幼儿观察电池。2/10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①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②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③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4、幼儿验证实验。5、小结。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五、游戏:配电池研究玩具需要几节什么样的电池,并从专卖店中配好、装3/10好后,自由地使用电动玩具游戏。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第二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标志图形底色有形状的含义,能根据标志的特征或用途进行分类。2、知道标志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形成初步的行为规范意识。活动准备:1、标志卡片若干,投影仪。2、《幼儿画册》,相关挂图活动过程1、回忆标志1教师出示一些标志后提问:这些标志你们认识吗?在哪里见过?2它告诉我们什么意思?2、认识三种常用类型的标志1提问:这些标志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2小结:红色圆框加斜杠的标志时禁止标志,表示禁止,不能做。黄色三角形的标志是警告标志,提醒大家要注意了,要小心了。蓝色有指示的作用,告诉大家这时要做什么,或这是什么地方。3、根据颜色底图辨识新的标志。4/101出示三种底色的新标志,引导幼儿猜猜它表示什么意思?2幼儿自由任选一标志,与同伴相互交流,说说其含义4、为标志分类。请幼儿自由将桌上的标志卡片分类(可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来分)。5、看《幼儿画册》,知道除上述三种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标志。1边看幼儿用书,边说说绿色背景、黑白框等其他类型地标志所表示的意思。2提问: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的辨认各种标志呢.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第三篇】活动目标1.感知薯片桶、易拉罐、纸杯、塑料杯等物体,知道形状不同滚球路线也不同。2.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的方法。活动准备1.薯片桶、纸筒、纸杯、塑料杯、易拉罐、斜坡、球门等若干。2.毛线绳、双面胶、皮筋等辅助材料若干。活动过程(一)通过游戏“赶小猪回家”探索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5/10并将其分类出示薯片桶、塑料杯等不同的圆形材料,初次探索它们滚动的路线。教师出示斜坡,拱门,让幼儿观察各种材料的滚动路线。讨论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些小猪能回家,有些小猪不能回家)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呢?师:小朋友,现在自由结伴5人一组,尝试玩各种材料,并探索它们的滚动路线,并将不同线路的小猪分开放。教师小结:有的物体能滚进球门,有的滚不进去,不同的物体滚动的路线不同,两头一样粗的能直线滚动,而一头粗一头细的则会拐弯。(二)再次探索,发现纸杯、塑料杯的滚动方向1.提问: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它是向哪边拐弯的呢?2.幼儿再次探索,关注物体向哪个方向拐弯。小结: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总是朝向细的一端拐弯,这种滚动路线叫弧线滚动。(三)三次探索,尝试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1.提问:小朋友怎样让纸杯、塑料杯不拐弯,直接就回家呢?2.出示毛线绳、双面胶等材料,请幼儿利用各种辅助材料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3.展示幼儿成功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讨论,分享探6/10索经验。小结:只要让物体两端变得一样粗细就能滚进球门。(四)活动延伸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平时在家,你们还看到哪些会滚动的东西?那他们的滚动路线一样吗?请你们回去后把他们也找出来玩一玩,试一试,然后把他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来给大家看看好不好?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第四篇】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寻找物体浮起来的原因。2.能在操作活动中大胆提出猜想,并学习实验验证。3.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沉浮现象有一定的感知,有初步实验的经验。2.物质准备:树叶、树果、树枝、花瓣等若干,八只做实验用的脸盆(半盆水),记录纸人手一份。活动过程:7/10一、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1.师: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就要来临。树林里的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请你帮小蚂蚁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蚂蚁既简单又安全地过河呢?2.师:如果你是小蚂蚁,在树林里你会找什么东西来办忙?3.但是蚂蚁选泽坐船,哪些东西可以当小船的材料呢?二、预测猜想,第一次操作1.师:刚才小朋友帮小蚂蚁想了很多可以当小船的材料。我们来看看小蚂蚁自己在树林中找到了哪些材料?2.师:对小蚂蚁来说,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小船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它的生命安全。那我们再来帮帮小蚂蚁吧,看看哪些东西是适合做小船的,哪些是不适合的,为什么?3.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还只是你们的猜测,那么有什么办法证明猜测是否正确呢?4.验证操作。师:我们知道实验是科学家做的。既然我们今天做了小小科学家,就要像科学家那样规范操作。先请你们仔细看看需要验证的材料,并把它画在你的记录纸上,像科学家那样预测一下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做好第一次的记录。然后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做一样实验记录一样。每一样物品做完后要放回箩筐中。最后我们还要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实验结果和我们预先的猜测是否一样。实验时注意轻轻地放材料,尽量不要把水弄到桌子上,如果有水出来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5.交流第一次实验结果。师:请大家收好所有的实验材料,8/10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实验结果。根据你的试验,你觉得什麽做小船最合适,为什么?环节分析:此环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体验实验过程的快乐。6.小结:今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合适的做小船的物品,小蚂蚁一定会非常感谢大家的。三、进一步尝试实验,感知物体的浮力1.师:既然我们的小科学家这么厉害,我还想问一个问题。2.师:为什么叶子在水里会浮起来呢?3.再次实验,初步感知浮力。师:接下来我还要请大家来做一个实验,请你将树叶轻轻地放在水面上,然后用你的食指轻轻地点在中间,慢慢地向下压,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压到水底的时候再放开,树叶怎样了?等下请你们来说一说。4.交流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描述表达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初步感知水的浮力。5.小结:(手指演示)原来树叶在水中飘着的时候,如果你用手往下按,水里也有一种力在推着你,让你觉得有些重,等到你把手放开的时候,水的力就一下子把树叶又推到了水面,这种力就叫浮力,原来水是有浮力的。四、延伸活动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会浮在水上,大家可以再去找一找、做一做实验,看看不同的东西在水中的浮力是不是一样的。我们聪明的人类利用水的浮力发明了很多方便我们生活的东西,我们下一次再来研究研究吧!9/10活动反思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浮力的秘密,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第五篇】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理解各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尝试自己制作符号标签。2、在大自然中,通过想想、看看,说说,做做,体验学习的乐趣。活动准备:1、花园中已经布置好各种符号标签如:不要采花等。2、准备好几种常用的其它符号图片3、纸和记号笔、蜡笔活动意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符号,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已接触了生活中一些常有的符号,但是农村幼儿他们未必能完全读懂这些符号,而且大部分幼儿缺乏更多的相关经验。通过这节课,我想让幼儿进一步熟悉、认识几种基本的符号。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迁移运用并制作符号。另外,在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在更自然、愉快、宽松的10/10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我就把这节课,安排在了室外并设计了看、说、做多元整合,并通过环境的互动,帮助幼儿学习。活动过程:一、引出话题引起幼儿观察兴趣引言:符号宝宝给我们写信来了,邀请我们大2班小朋友到小花园里去玩捉迷藏的游戏。二、在游戏中观察、认识符号1、观察花园提问:符号宝宝在哪里呢?我们来找找看。2、找出符号提问:你知道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三、根据已有经验认识更多符号(回教室联系实际)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符号宝宝?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2、教师分别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幼儿一起讲讲认认。四、幼儿发挥想象制作符号标签1、这些符号宝宝真有趣,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我们也来当设计师设计自己的符号宝宝好吗?2、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符号宝宝3、做好后和旁边的小朋友猜一猜、说一说符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