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情况汇报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7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情况汇报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情况汇报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情况汇报1一、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情况(一)强化思想引领,全力推进人民城市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的系统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及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共25次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一线督导,深入整改现场20余次,解决具体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找方向、寻路径、求答案,始终将生态环境改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与改善民生福祉、落实政治任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2/17性。二是坚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提示单和“四清单”制度,向县市区和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发送提示单92份,公开约谈4名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切实推动重难点问题整改;印发《芜湖市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芜湖市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三是严格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制定《芜湖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方案》《芜湖市生态环境局、芜湖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通知》,对各县市区以及开发区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评估工作,全面深入开展考核,助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厚植建设人民城市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二)坚持综合施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蓝天保卫战持续发力。建立VOCs年度治理清单和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清单84家,164家企业编制方案,开展VOCs帮扶执法专项行动,累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检查企业67家,发现问题企业21家;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10138台,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765台;开展加油站和油库监督抽测工作,对全市17个加油站和2个油库开展了现场抽测,对于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按时完成整改,并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全市现有16家年销售汽油量5000吨以上的加油站,全部完成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安装,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3/17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建立74个镇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市级层面建立镇(街道)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制定镇(街道)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考核办法;2021年1—11月,芜湖市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7,环境空气优良率为%,全年无重污染天气。二是碧水保卫战稳步推进。长江东西梁山、青弋江宝塔根等9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值为Ⅱ类,西河入裕溪河口国控断面水质均值为Ⅲ类,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达标率100%;我市8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100%;探索建立地表水断面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将长江、漳河、青弋江等主要河流13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制定《芜湖市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方案》《芜湖市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责任清单》等文件,已完成排口树牌273个,排口监测965个,编制“一口一策”整治方案1294个,排口整治244个。三是净土保卫战落实有力。全市固废(危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未发生环境安全事件和重大涉环境群体性事件;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开展专项检查,1—11月,全市累计收集医疗废物吨,全部落实无害化处置;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新增三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提升危险废物利用能力万吨/年、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万吨/年,确保危险废物得到有效处置利用,消除环境风险隐患;以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提质增效为重4/17点,加强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工作的有效衔接,基本消除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空白区,目前已完成31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4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3个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三)持续发力攻坚,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显著。一是做好历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及国家警示片遗留问题清零见底工作。市级成立城东污水处理厂问题整改工作专班,采取“6+1”“白加黑”工作模式超常规推进问题整改,进水浓度低问题整改成效明显,进水量保持稳定、进水浓度提升较快,该问题省住建厅现场验收组已于12月20日来芜核查;同时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低问题已完成整改,并申请省级验收。二是部分历史疑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三山经济开发区碧桂园小区污水处理站异味、噪声扰民是历年信访投诉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对峨山西路公里污水管网进行完善、泵站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公里碧桂园污水管段,开展小区内部管网混接和破损整治及外接污水管道实施工程,碧桂园小区污水提升泵站已稳定运行,小区生活污水顺利排入三山滨江污水处理厂,小区污水处理站异味、噪声扰民等信访重难点问题已彻底解决;开展长江岸线船舶乱象三山段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出动交通综合执法艇、水务执法艇、海事执法艇共30余次,芜湖海事局、交通综合执法处等12个部门700余人次参加联合执法,驱离趸船至集中停放点17艘,经过集中整治,目前长江岸线保定段已无非法停靠趸船、维修点;南陵县以“截污、活水、修复”5/17为技术路线,对县城区市桥河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亿元,整治范围全长公里,水域面积约29万平方米,城区污水主管网已全线贯通,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输送至南陵县污水处理厂,南陵县市桥河水体黑臭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全力推进经开区天门山片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项目总投资亿元,包含天门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天门山片区管网排查整治工程等,按照“厂网”一体化整治思路,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三峡集团)合作实施,目前天门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嵩山路明渠水质提升明显。三是常态化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抽查复核。印发《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成立市重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自查工作组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分行业分领域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组织4个自查指导组对全面消除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污染等方面问题整改进行督导检查,排查共发现问题16个,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标准、整改时限。(四)努力守正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一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谋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启动“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谋划“碳中和”实现路径。与海螺集团、南开大学合作,共建南开大学(芜湖)碳中和新材料研究院,推进二氧化碳转化制备清洁燃料、光伏储能等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6/17与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芜湖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打造生态环境创新研究与示范基地。积极组织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排放报告核算,完成19家省级和25家市级重点企业2020年度碳排放报告工作;加快空间结构优化,大力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加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道路绿化提升行动,全力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人工造林面积亩,封山育林面积8000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投资亿元为30家重点能耗企业进行全面的节能体检,年节约能耗万吨标准煤,节约经营成本亿元。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5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4个产品获批省级首批次新材料;加快运输结构更新,完成新采购的236台新能源公交车验收,共有新能源车辆1218台,约占公交总数%。推动我市机动车I/M监管制度落到实处。1—11月,共有3322辆机动车在机动车检验机构、遥感监测、公众举报中因排放不合格被列入I/M监管黑名单。加快生活方式改善,全市2323家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和652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实现公共机构、学校全覆盖,建成镜湖区赭麓街道等9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二是生态文明创建成果初显。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市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南陵县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湾沚区获批国家7/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繁昌区入选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三是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印发《关于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的实施方案》,先行开展环境监督长制试点工作,南陵县探索建立了县网格长、河(湖、林)长、河段长、排口长、监督长“五长合一”的环境监督长制度,全面落实“三长一员”监督职责,统筹做好行业监督、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绿色产业发展和自然保护地监督。四是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上线智慧生态环境二期平台,进一步完善、整合各子系统和业务数据,新增整合各级地表水自动监测数据、大气省级站点数据等数据近2亿条,启动饮用水水源地、尾矿库预警站选址勘察,同时加强人为干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查实未保证在线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案件8起,以更实的举措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坚决杜绝人为干扰环境监测及弄虚作假案件发生。五是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积极组织开展案件线索排查,通过媒体、检察公开网共梳理18条案件线索函至市相关部门,2021年已完成赔偿案件磋商18件,涉及金额3698万元。六是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开展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城东污水处理厂收水区域企业、涉VOC重点企业等领域专项执法检查,累计检查企业179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002人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53件,罚款金额万元,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件、行政拘留6件,查封(扣押)案件6件。七是联动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长江岸线“护8/17渔”“护绿”联动机制,全面完成长江芜湖段重点水域退捕任务,实现建档立卡、船证注销、船网回收、渔民安置保障“四个100%”;搭建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实现长江干流全流域、全时段、全覆盖监测预警,给长江穿上“生态防护服”,装上“生态避雷针”;推进龙窝湖湿地公园、惠生联圩生态公园项目建设,打造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规划建设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深度挖掘长江渔文化资源,讲好渔故事、传承渔历史、传播渔文化,充分展示人与长江“人水合一”、共生共荣、生生不息的生态文明画卷。二、存在的问题(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较大。一是部分领域污染防治难度大。全年多天数臭氧超过成为首要污染物,在车辆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领域中,存在治理成本高、有机废气监测难度大问题,直接影响空气优良天数。二是长效监督管理措施不健全。由于大气污染源种类多、涉及面广,监管涉及多个部门,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堆场装卸和渣土运输过程中扬尘现象时有发生,扬尘治理管控力度不够,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不达标,个别“散乱污”企业存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现象。(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仍需加强。一是农村地表水保护能力较弱。我市农村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但多为“断头”小河湖,常年缺乏管理导致无绿色防护、底泥淤积、生活污水直接入河等问题,水体自净及恢复能力较差。二是农业面源污染9/17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对农药品种使用方面还没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普通化肥大部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威胁。(三)固体废物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工业固废产生量大、但利用处置方式相对单一,主要用于建材行业替代原料,低附加值综合利用较多,生产高端产品少。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利用处置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小微企业和社会源类危险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