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这片红海在软件业中出人意料地成为蓝海逐利的资本自然不会放弃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在签下与北京天海宏业,深圳科森的并购协议之时,大连海辉的接单能力连翻了两个跟头。大连海辉集团目前已经有1800名员工。这样的规模使海辉立刻跻身离岸软件外包企业前三甲。此前海辉只有600人。巨变发生在一瞬间,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却苦盼了三年。并购创造规模奇迹可以说是国内外包产业界长久以来的期待,也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块心病。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信产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从三年前开始就经常为此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扶持外包企业,促成企业间的并购,使之迅速做大做强,然而总是苦无良策。这个难题,如今却被资本轻而易举地解开了。海辉集团的并购就是资本直接出面的结果。此外,近一年来,外包企业间大大小小的并购无不与资本的直接或者间接助力有关。逐利的资本不会无故做善事,投入在外包企业的资金一定要取得高回报,目前无论规模、技术、经验、管理都还太弱小的国内外包企业果真不会让资本失望吗?而规模之于外包企业到底又意味着什么?规模等于营业额人均价值×人数,这道公式就是纳斯达克衡量软件外包企业价值的标准。“因为外包公司没有其他资产,就是数人头算钱。少于3000人的外包公司基本就没有价值”。博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曲玲年这样解读纳市的标准。事实上,对于想得到欧美发包订单的国内企业来说,规模基本可等同于营业额。“订单我们不缺,缺的是承接大订单的规模。”北京一家外包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他们跟国外业务合作得非常好,基本上都是客户主动找上门,完全没有市场压力,因而企业发展速度很快,每年都会增加50%的新员工,但是无论人数怎么增长,永远有30%的活接不下来。数月前微软曾经有一个650万美元的项目,但因为没有更多的人手可以接包,只得退回微软方面。这样的遗憾不只外包企业会遇到,甚至连发展外包的城市也不能幸免。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IBM的一位副总裁曾经在去大连考察时,向大连市的领导提出希望将大量的业务外包给大连,前提是大连要有2万名IT服务人才。然而统计的结果是整个大连一年能够提供的专业人才还不够1万人,只好作罢。规模上不去,损失是双重的:既要忍痛放弃大订单,又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有数据显示,在印度,优秀的企业利润率高达28%~32%;而国内企业目前的利润率只有20%~25%。目前中国的外包企业,最大的才2000人,小的只有二三十人。而印度一家企业的规模就可以达到6万人。要想在“肥美”的欧美外包业务中分一杯羹,显然迅速扩大规模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当务之急,而并购一定是最主要的途径。“依靠自身积累慢慢发展,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我们本来就已经落后印度10多年的时间。况且,印度的大企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也多半靠并购得来。”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主任伍健民博士说,“但国内上万家的外包企业,规模都不大,却都不愿意被收购,他们更愿意自己做老板去收购别人。结果是谁都难以做大”。如何结束外包企业散兵游勇的局面,培养出几个大型外包企业也成了中国政府的一块心病。资本的出现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资本的力量事实上资本介入离岸外包企业是从去年开始,尤其5月份号称“京城第一包”的中讯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99.HK)的成功上市,让投资商联想一年获得六倍的回报,更激发了资本的热情。据悉,到目前为止,在国内排名比较靠前的几家外包企业都获得了风险资本的注入。其中文思、海辉又在今年7月得到第二轮资本的注入,金额高达3000万美元。这些资金,给企业间的并购打开一个缺口,“获得投资后,收购方可以出到一个较好的价钱,这是被收购方愿意放弃当老板的主要筹码。”曲玲年介绍。事实上,自从资本进来之后,迅速拉开了外包企业之间的差距,强者更强,弱者处境更加艰难,上市无望,拿到丰厚的现金也是不错的选择。从去年到现在,外包企业间的收购一直没有停过,软通动力去年12月收购北京联合创新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一下子扩张到了近千人,不久前软通动力又收购了一家以COBOL系统服务为主的大连公司。而软通的目标是年内通过收购,公司规模达到2000人。当然营收规模也会随之上涨80%以上。12月2日,中讯软件宣布收购申软公司,进一步增强对日外包的能力。此前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收购案不断发生。而这些收购的企业无不是资本在背后撑腰。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间的并购来说,资本扮演的不仅是一个间接的资金支持,有时资本甚至直接促成企业的收购。有内部人士透露,大连海辉与天海宏业之间的并购就是资本推动的结果。去年,GGV投资过海辉之后,又去考察同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第一批试点企业天海宏业投资的可能性。在做了一个财务考核之后说服了他们和海辉合并,紧接着海辉又并购了深圳科森,至此海辉集团正式成立。GGV在今年7月再一次向已经收购了天海宏业的海辉集团投入了第二轮资金。此时的海辉集团,既具备了规模优势,又形成全方位外包。通过与被收购公司的优势互补,打造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一合并案,使海辉集团最终成为国内最大的IT服务公司之一。政府一直想做而没做成的事,资本出马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有意思的是在去年下半年,在西安参会的时任北京软件促进中心主任的曲玲年还听到有人在讨论怎样扶持外包企业的问题,曲当时告诉他们,不用再讨论了,资本已经进来了,好多公司已经将注册地变更到国外,变成外企了,当然这是为了上市方便。可见,企业发展并购到底是市场行为,市场本身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其实很难帮得上忙。而无利不起早的资本,当然也是看到市场格局清晰之后才有行动。正是投资好时机“其实,从2002年底开始,我们就在调查这个行业了,”GGV合伙人李宏玮告诉记者:“那时我到各个城市去拜访公司,外包行业里的企业大部分都接触过。但是直到2004年7月才和海辉真正签约”。事实上,投资者开始并没有看好这个行业,因为软件外包属于规模性的行业,没有达到规模,就注定拿不到大项目。2003年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多在大连,以对日外包为主,日本习惯层层分包,到中国企业手里,已经是第三手第四手了,这些下游的订单都大不到哪里去,况且日本只肯拿出2%的外包业务发往国外,虽然作为对日外包的老大,中国加起来也只不过得到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订单。而日本企业本身规模就比较小,1000人已经算是大企业了,因此对中国企业规模没有更高要求。其时,国内上万家外包企业,虽然都不大,但是每人都可以分得些许订单维持生计,也很难分出高下。然而进入2004年以来,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发生了剧变:欧美企业的软件外包市场急剧增长。虽然国内企业尚无力承接欧美外包大单,只是接些欧美小订单,但在统计2005年北京软件外包产业中,中国对欧美的业务就已经占到了45.5%,仅次于对日业务的49.8%。欧美业务的到来,使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市场急速扩大。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45.3%。赛迪顾问同时预测,到2010年这个市场将达到70.28亿美元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0.2%。很显然欧美市场才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最有潜力。据了解,美国IT服务外包的总量大约就有3000亿美元,发包到海外的业务有10%,达到300亿美元。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趋势对中国非常有利,那就是虽然中国企业目前完全无法与印度企业抗衡,但为了避免政治等风险,越来越多的欧美发包企业将原本发给印度等国家的订单拿到中国。而且,中国有很好的本土市场,欧美企业需要在中国建立离岸发展中心(OffshoreDevelopmentCenter,ODC)为中国本土市场服务。比如微软产品在中国的本地化测试不可能拿到印度去做,在微软和IBM等大企业的带动下,欧美的软件外包开始转向了中国,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此时,企业规模就成为是否能得到订单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包企业急需做大规模,对资金的需求也显现出来。而经过近10年的发展,低级测试工作尽管不起眼,但却培养起了一批较有规模的软件企业,与其他众多小企业拉开了距离。一些较有潜质的企业开始崭露头脚,五六百人,乃至千八百人的企业此时成为VC的目标。虽说人数达到3000人规模的企业才有价值,但是资本却不能等到那时再投,因为那时企业就不缺资金了,甚至已经上市,风投也不会再有机会。而且目前几百人规模的国内外包企业增长率也十分惊人,近两年来开始翻倍增长。以这个速度,最终达到3000人上市,可以说是十拿九稳。这自然吸引了VC的注意。“风险投资公司唯有发现这些外包公司已经上了快车道,已经清楚地看到其快速发展的趋势才会投资,这是互为因果的,”曲玲年认为:“企业有了发展速度才会引来投资,而投资进来后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对于企业来说,拿到投资开始并购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良好的开始并不等于令人满意的结果,“中国企业要想发展成印度那样的巨型企业,至少还要10~15年的时间。路上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曲玲年认为,软件人才的匮乏会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依然成为外包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而规模迅速扩大之后,相应的管理也是个难题,管理千人的公司,与管理万人的公司显然不是一回事。不过无论如何,资本不用担心,不管是上市还是被收购,对于资本都是比较好的退出方式。到那时,满载而归的VC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可谓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