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产业的资本变动与电影产制的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一期2007年4月頁1-34‧1‧專題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林有慶*投稿日期:2006年8月11日;通過日期:2007年1月24日。*作者林有慶為韓國同德女子大學中文系專任講師,e-mail:yuping@dongduk.ac.kr。‧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一期2007年4月‧2‧《摘要》1988年韓國電影市場開放,韓國電影產業還沒起步就面臨美國電影的長驅直入,一般人皆對其前途感到悲觀。但是韓國國片市場佔有率在1993年跌落谷底後開始緩步爬升,經過1999年【Shwiri】(台譯片名:魚)的叫好又叫座後更綻放異彩。促成今天韓國電影蓬勃發展的原因很多,首先可歸因為電影產製的變化,即電影變得好看多了。1988年韓國電影市場開放後電影資本開始變化,這是引起電影產製發生變化的最重要因素。資本的變化需有政府的政策配套,本文因此以媒體經濟學之立場,分析1988年韓國電影市場開放前後在政府相關政策下的電影資本變動過程與其對電影產製變化的影響。關鍵詞:市場開放、投資組合、政策、創業投資、韓國電影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3‧壹、前言一九一九年首部韓國電影【義理的仇討】上映,當時正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因此韓國電影可說是在各種檢查、取締與壓迫下誕生。光復後不久又經歷了韓戰,戰爭結束後韓國政府開始支援國產電影(以下簡稱「國片」),韓國電影業才算正式邁開步伐。1961年朴正熙總統上臺實施優惠政策,國片產量大增(1962年國片產量113部、1965年189部、1969年達229部,Jwa&Lee,2006:216),因而1960年代成為韓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全盛期。但是這些電影中猶有不少是電影公司為了得到輸入外片配額而趕拍的「爛片」,且當時電視機普及率尚低,除了電影外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消遣,投入電影的資本多屬一時性的投機性資本(S.K.Kim,2002:38-39)。而製作電影一向需要大量資本,建立電影產業的基礎設施更需投入產業資本而非投機性資本。因此,雖然韓國電影數量在1960年代快速成展,品質卻未提升,票房營利再投資電影生產以形成電影產業資本的機制更未成形,顯示韓國電影的產業化目標並未達成。一九七○年代,電視機快速普及導致電影觀眾遽減、電影院收入下滑,韓國電影業跟著開始走下坡。亦自1970年代末開始,美國電影輸出協會(MPEAA)不斷對韓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開放電影市場。1984年,美方以韓國政府將外國電影進口部數限制在韓國電影市場20-30%的規定違反公平交易原則,且以韓國對美貿易連年順差為由,正式要求韓國政府開放電影市場;美方的壓力在1985年達到頂點,韓國政府迫於無奈終於首肯。1988年,美國電影直接發行系統開始運作,韓國進入電影市場開放時代(J.H.Cho,2001:57)。‧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一期2007年4月‧4‧電影市場開放後,一般人對韓國電影的前途相當悲觀。事實上,韓國國片的市場佔有率在1993年曾下跌到15%,但此年以後卻開始爬升。到了1999年,【Shwiri】創下國片有史以來的票房新高,1觀眾數達579萬人次,國片市場佔有率回升到37.7%(Jwa&Lee,2006:216),此後上映的【JSA共同警戒區】、【朋友】等片也連連賣座。2001年暑期,好萊塢巨片【珍珠港】與國片【我的野蠻女友】同時上映較勁,結果【我的野蠻女友】輕取前者(Hwang,2001:6)。2004年,【實尾島】(台譯:【實尾島風雲】)與【太極旗飄揚】的觀眾數更連續突破一千萬人次。自2001年後,韓國國片的市場佔有率居高不下,始終維持在50%左右,且在坎城、威尼斯、柏林等國際影展頻頻告捷。近來韓國電影更搭上韓流列車,在臺灣、日本、中國及東南亞等地括起了一陣陣熱潮,成功地與國際接軌。2000年開始,外國資本開始進入韓國電影的生產部門,從各別合作、部分投資到2002年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全額投資一千萬美元拍攝【實尾島】,間接反映了外國企業對韓國電影前景看好(Yeom,2004:150)。而當1988年美國電影開始直接發行時不少人曾經斷言韓國電影氣數將盡,但是韓國電影反而從1990年代開始逐步產業化,不止起死回生且愈演愈精彩。這就令人不禁想問,當許多國家的電影產業在全球化過程中被一一收編進世界影像產業結構而奄奄一息時,為什麼韓國電影產業卻能絕處逢生,走出自己的路且成為韓國今天的朝陽產業?歸納其因實有下列幾個:韓國經濟結構及文化的變化、政府政策的配套、資本的變動、電影製作系統化、有效的發行網路、新進專業人力的參與、題材限制的鬆綁、觀眾生活形態的改變等,而資本變動帶動了電影產業化可說是推動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5‧韓國電影發展的主要動因(P.C.Kim,2004:1)。電影市場開放前,製片資金主要來源是地方發行業者的「立稻先賣」金額與輸入外片之營利(見第參節詳述),電影市場開放後,大企業資金開始流入。1997年韓國遭遇金融危機導致大企業資本紛紛撤離電影產業,與此同時,創業投資公司與投資發行公司的資金卻更有組織地進入電影產業,成為今天韓國電影產業資金的主要來源(J.S.An,2005:7);這前後的資本變化對韓國電影的產製結構發生了重大影響。簡單來說,電影市場開放是促成韓國電影產業資本變化的主要背景,其後引起電影產製結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則可說是資本的變動(Hwang,2001:3),而資本變動必須有政府的政策配套。因此本文擬以媒體經濟學的立場集中分析1988年電影市場開放前後,在政府相關政策下電影資本的變動過程與其對電影產製結構變化的影響。廿一世紀是文化世紀,電影產業不僅可以供給文化商品市場大量「原料」創造出龐大附加價值,且其發展也直接聯繫著該國經濟發展水準及文化主體性的確立。如何在不可逆轉的世界化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優勢,韓國電影有了不錯的表現。別人的經驗不必也不可能照搬照套,但對臺灣電影業的去向應有些值得參考、發人深思的地方,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貳、電影產業資本的機能與電影投資行為一部電影從企劃到搬上螢幕與觀眾見面,通常要經過籌備資金、產製、發行、行銷等四個階段。就產製部分來看,電影產業投入劇情、導演、演員等「原料」後製造出電影商品,此與傳統製造業並無兩樣(電影振興委員會教材編纂委員會,2004:51)。‧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一期2007年4月‧6‧但因電影每次生產投入的原料都不一樣,並不存在同樣電影,這是電影商品與一般商品不同之處。電影無論拍片規模大小都要投入高度技術與專業優秀人力,也需大筆資本;片子拍成之後,發行與上映的流通過程更要投入巨額資本(Robert&Douglas,1985/Yu&Kim譯,1989:204)。但是電影的市場需求無法確估,觀眾的口味也不易掌握,因此電影業者在經營、發展事業過程中,資金調度能力對經營管理成敗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Gil,1999:14)。又因電影生產費用的規模沒有定額,製片業者以預算與商業回收率間的危險均衡點來決定製片費用(Hott,1996:15)。以下就例舉幾個有關票房成功因素的研究結果,藉以說明電影製作費用規模與電影財政的成功(也就是賣座與否)間的關係。1983年,Litman(1983)曾將既有研究中有關電影賣座的眾變項分成創造、發行、行銷等三大要素再加檢證,其中創造性要素與內容特徵有關,包括電影的種類、等級、選角、製作費規模等。研究結果顯示,製作費規模是決定電影品質好壞與票房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亦即製作費規模愈大,或愈是大型發行商發片,則電影票房成功的可能性更高。Jowett與Linton(1989)的研究亦顯示,低預算不僅影響選角、佈景、情節、攝影等,對製片者之電影主題與表現形式也會造成限制。Prag與Casavant(1994)則對電影票房成功的決定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發現除了電影品質外,行銷費用也是影響電影賣座與否的重要因素,包括得獎與否、影評、製片費用、等級等均屬之,而製片費規模更是表現電影品質的重要市場信號(marketsignal)。Sedgwick與Pokomy(1998)的研究亦導出類似結論,即低成本拍攝電影與钜資拍攝電影在各方面都受到差別待遇,不可能被同樣對待。2003年,韓國學者E.M.Kim(2003)援用上述Litman(1983)三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7‧大要素的分析模型,另加上同期上映電影的競爭要素,針對韓國電影賣座的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決定國片賣座與否的主要因素是演員的得獎經歷與否、製作費規模、電影上映的銀幕數、發行商的實力等。這個研究也印證了韓國電影製作費規模同樣會左右觀眾的選擇,是影響電影賣座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以上討論可知,對演員、作家、導演、特殊效果、攝影等創造性領域所投入的費用會影響電影賣座,因而製作費用之規模則是決定電影賣座與否的決定性因素;換言之,增加對創造性諸要素的投資有利於增加票房收入。但是製作費預算的增加幅度要視市場規模與該市場的競爭者數始能決定(Gil,1999:18)。當然,不能以偏概全的說製作費用的多寡與電影的賣座與否一定成正比,但如依上述研究結果所示或可歸納,電影製作費用之規模有助於提高電影票房。電影因其媒體特性而壽命週期短,包括製片公司、發行商及上映業者等參與電影產業的各個主體必需不斷生產且不斷地供應新片,因而保持不間斷的資本供應非常重要(Jwa&Lee,2006:50)。一般而言,投資行為是種擴展未來生產能力的經濟活動,受許多變數左右,其中又以投資者對未來寄以何種期待最能影響投資行為。同理,投資是為了未來的補償而犧牲現在的行為,任何投資都有需承擔的風險(Y.J.Choi,1997:5)。對投資電影者來說,投資對象(電影)正是具高風險的危險資產(riskasset),因為事前無法正確預估市場需求,對電影的投資行為就常存有危險。這點造成了電影產業競相模仿投資的現象,一旦一部電影票房成功,就會發生一連串的模仿投資,同樣的投資行為繼續反覆發生,易於造成投資集中與膨脹(Gil,1999:31)。因此,電影產業投資的集中與‧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一期2007年4月‧8‧膨脹可說是投資者在不確定投資環境下為得到最高經濟效益而採取投資方式的結果。參、韓國電影產業資本的變動一、電影市場開放前的電影資本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著重的是進口外國電影放映以增加收入而非電影生產,因此一開始就形成了主導韓國電影市場的是發行資本而非產製資本的局面。電影產業的產製與發行不能連成一線,電影上映後所得利益大部分都被中間發行商取得而非還原成製作資本再行投資製片;這種畸型的電影產業結構在後來相當長的歲月裡成了阻礙韓國電影發展的絆腳石(Park,1990:63)。光復以後,從朴正熙政權開始,政府開始積極介入電影業,一方面計畫將電影業發展為產業,另方面通過《電影法》對電影實施嚴格管制(Cho,2001:46)。朴正熙政權實行強力的國家主導型產業政策,全力發展重化學工業,成功地推動了韓國的經濟發展。其政策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可說是採行了所謂的「差別化原則」:獎勵出口,挑選出口業績傑出的企業後再集中供應各樣支援使其發展成大企業。這種選擇勝者(pickingwinner)式的產業政策一來大大減低了政府主導的資源分配所引起的負作用,二來因為資源集中與直接,加速了企業的成長(J.U.Lee,2003:235)。朴正熙總統對電影也採行了與其他產業類似的差別化原則。1962年制定《電影法》後,先將原來的64個製片公司合併成20個,繼而抬高門檻並實行許可制,以嚴格條件來限制新業者的進入,如此形成少數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9‧獨占局面,再將各種優惠與政府的支援集中在這些少數業者上(Jwa&Lee,2006:126-127)。最具代表性的政府優惠措施就是輸入外片的配額。政府將外片輸入權有計劃地輪流分配給少數業者,甚至將製片公司與外片輸入公司合併,目的在只讓他們能輸入外片藉以確保其財政穩定,並能以上映外片的盈利再投資製片,最後將這些少數業者培養成大企業(Hwang,2001:22)。但是政府扶植少數製片業者成為大企業的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