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课程内容和目标理解: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病因2、常见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临床特征掌握:运用护理程序对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进行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相关概念•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disorderselatedtopsychologicalfactors)是指一组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以进食、睡眠等基本生理功能异常为主的障碍。睡眠、进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能否维持正常,直接受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引起个体焦虑及一系列心理反应,导致相应的自主神经活动变化,从而引起睡眠、饮食等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相应的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总称为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包括两大部分:•1、进食障碍•2、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概述•进食障碍(eatingdisorder)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特定的文化压力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等。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是进食障碍的两种主要表现。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是指在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和体象障碍,患者以有意的体重减轻为特征的障碍,神经性厌食核心的心理特征是特有的关于体型和体重的超假观念。在临床上表现为不计后果地限制进食甚至拒绝进食。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常见于青少年女性,男性患者少见,女性与男性的患病率之比约为(6—10):1,有研究显示90%—95%的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3—20岁,30岁以后起病少见,13-14岁和17—18岁为两个高发年龄段,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竭,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育。发病与发病机制•(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目前已经有重要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神经性厌食的发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神经递质•3、神经内分泌异常发病与发病机制(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神经性厌食患者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本病的发生和患者所处社会文化观念有关。慢性精神刺激、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新环境适应不良、交友或家庭方面的挫折和打击造成情绪抑制等均可使食欲下降,部分可发展成本症。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偏低受到人们的青睐。神经性厌食患者的家庭有以下几个特征:纠纷多,关系紧张;过分溺爱,患者缺乏独立性;家庭结构僵化,专制、缺乏灵活性;缺乏解决问题的技能,常回避冲突。而家庭对体形、体重关注也使本病的发病率升高。发病与发病机制•(三)心理因素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个性具有内向、敏感、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低自尊、完美、刻板主义、强迫、易冲动等特点。有人认为神经性厌食症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儿童期退行的表现。害怕发胖、对体象歪曲的认识与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羞耻感,是神经性厌食患者主要的心理特点。患者对有关食物、节食和体重的错误认知,导致患者对自己身体不满意这种心理上长期的困扰不能解除,可能会产生导致异常的进食行为方式临床表现1、故意限制饮食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临床症状表现核心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型、体重的过度关注2、体相障碍患者存在对自身的歪曲认识,希望自己更苗条。3、神经内分泌改变4、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5、精神症状患者常有抑郁、焦虑情绪和强迫症状,心境不稳定,尤其在进食问题上情绪不稳定。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神经性贪食神经性贪食是以反复出现的强烈进食欲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以及有惧怕发胖的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此病为遗传、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者认为神经性贪食与神经性厌食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一)社会文化因素(二)心理因素(三)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神经递质3、神经内分泌异常临床表现•不可控制的暴食•清除行为•生理功能受损•精神障碍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女性较容易发生,是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的精神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无明显气质型病变为基础,通常在紧张或不快情绪下发生,患者个性多具有以自我中心,易受暗示,易感情用事、好夸张做作等癔症特点。临床表现•表现为进食后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患者否认自己怕胖或控制体重的动机。•有一定心理社会性因素,不能否定患者以呕吐作为暂缓内心冲突的一种方法。•体重无明显减轻,体重保持在正常体重的80%以上。•全面体检后无法找到解释该症状的躯体疾病。•无内分泌紊乱等现象。进食障碍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五、护理评价护理评估•对进食障碍患者需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评估要点主要包括:•1.营养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及各项营养指标。•2、体重变化情况。•3、病人所认为的理想体重和对自身体型的看法。•4.饮食习惯和结构,包括种类、量、偏好以及对食物的认识。护理评估•5、节食情况,包括开始的时间等。•6、催吐剂、导泻剂以及其他催吐方法的使用情况。•7、为减轻体重所进行的活动种类和量。•8、情绪状况和有无自杀、自伤倾向。•9、与家属的关系以及家属对疾病的知识和态度。•10、应激原及强度评估,包括有无明确应激原、应激原情况、其发生时间与病情的关系。•11、应对方式和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情况。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限制或拒绝进食,或存在清除行为有关。•2、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暴食有关。•3、体液不足与摄入不足或过度运动、自引吐泻行为导致消耗过大有关。•4、应对无效与感觉超负荷、支持系统不得力,对成长过程的变化缺乏心理准备有关。•护理诊断•5、身体意向紊乱与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导致对身体形象看法有关。•6、活动无耐力与饮食不当引起的能量供给不足有关。•7、有感染的危险与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8、家庭应对无效妥协或无能与家庭关系矛盾有关。护理目标•恢复正常营养状况•重建正常进食行为模式•纠正体相障碍,重组导致进食障碍发生的歪曲信念。•掌握可行的应对策略,预防复发。护理措施•1、生理护理•2、个体心理护理•3、家庭干预生理护理•1、保证营养,维持正常体重•2、其他生理护理问题:贫血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活动无耐力、体液不足、有感染的危险等护理问题需采取相应护理常规。个体心理护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纠正患者的体象障碍•运用行为治疗技术,帮助患者重建正常进食行为模式:1、首先帮助患者正确理解体型与食物的关系2、厌食症患者,提供更正常的进食环境3、贪食症患者,制定限制饮食计划•运用认知治疗技术,帮助患者重组导致进食障碍发生的歪曲信念•掌握可行的应对策略,预防复发•其他心理护理问题:1.探明患者进食障碍背后所隐藏的情绪冲动。2.注重对患者情绪反应的评估,如有无抑郁、有无自杀的危险和滥用药物的情况,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家庭干预对患者家庭进行宣教,帮助他们关注患者的病情,并鼓励家属参与家庭治疗和集体治疗,对于因家庭矛盾冲突而患病的患者,尤其有重要意义。护理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是否改善,躯体并发症是否好转。•患者能否遵从治疗计划•患者是否已建立健康的进食习惯•患者对形象的理解是否现实。•患者家庭是否能提供足够支持•患者是否已掌握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非器质性睡眠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和觉醒障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障碍。概述:成年人老年人婴儿幼儿学童35%70%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7-10h9-10h9-12h14-20h5-6h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人一生中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5天不睡就会影响人的生存良好的睡眠有什么好处?•维持机体平衡•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巩固记忆•促进生长发育•对抗衰老•修复受损细胞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一、失眠症•二、嗜睡症•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四、睡行症•五、夜惊•六、梦魇病因与发病机制•①遗传和发育因素•部分睡眠与觉醒障碍病人有阳性家族史,部分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②心理因素–遭遇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丧、个人损失等–不良情绪因焦虑、紧张、愤怒等–人格特征如抑郁、敏感多疑等•③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病因与发病机制•③睡眠节律改变,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等引起生物钟节奏变化•④生理因素,饥饿、疲劳、兴奋等•⑤药物和食物因素,酒精、咖啡、茶叶、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⑥精神障碍,精神疾病伴发的症状,如抑郁症、人格障碍、情感障碍等。•⑦年龄和各种躯体疾病。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失眠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人群患病率10%~20%,男女差别不大。失眠症临床表现•在失眠者中,难以入睡最多见,其次是睡眠浅表和早醒,有些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通常以上情况并存。对失眠产生越来越多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使失眠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治不愈。就寝时,紧张、焦虑、担心或忧郁更加明显。清晨,感到身心交瘁、疲乏无力。•失眠者常常试图以服药来对付自己的紧张情绪。服药剂量越来越大、服药种类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差,信心越来越低。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失眠问题更加突出。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可造成药物依赖、个性改变、情绪不稳。嗜睡症•指不存在睡眠量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白天睡眠过多,或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度时间延长的情况,医学将嗜睡用四种主要症状进行了定义:•一、白天睡意过多二、猝倒•三、睡眠瘫痪四、催眠性幻觉•嗜睡症临床表现•患者并无夜间睡眠时间减少,但白天睡眠过多;有时有短暂的意识模糊。呼吸及心率增快,常伴有抑郁情绪。•这种睡眠发作前多有难以控制的困倦感,常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病人因此而感到苦恼、焦虑。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指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应该清醒的时段出现嗜睡,多见于成年人,儿童,青少年少见。睡行症•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觉醒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睡行症临床表现•发作时,患者呈朦胧状态或中度混浊状态–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及运动技能。•室内走动,做一些较复杂的动作,有时会离开卧室或走出家门,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或在他人引导下安静地回到床上。有时会卧地继续入睡。•睡行症通常发生于入睡后的2~3小时内。历时数分钟至半小时。次日通常无法回忆。发作过程中突然唤醒可产生恐惧情绪。夜惊•是出现于夜间睡眠中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动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和自主神经的高度兴奋,多见于儿童,偶可延续至成年。确切病因不清楚,遗传、发育、器质性及心理因素在发病中均可能起一定作用,部分病人有阳性家族史。夜惊临床表现•突然在睡眠中惊叫着坐起或下床,出现尖叫、哭喊、伴惊恐表情和动作、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瞳孔扩大、意识模糊、不易叫醒。•有暂时的定向障碍,清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安静后重新进入正常睡眠。夜间通常发生于睡眠的前l∕3阶段。•发作历时10多分钟。•随年龄增长发作逐渐停止。梦魇•是指为焦虑或恐惧所占据的梦境体验,事后患者能够详细回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经常遭受精神刺激、患有躯体疾病等原因。•儿童期的梦魇与其情绪发展的特殊阶段有关。•服用某些精神药物及苯二氮卓类药物突然中断可使梦魇发生。梦魇临床表现•表现为睡眠时有噩梦、为强烈的梦境体验所笼罩,伴有情绪紧张、心悸、出冷汗及轻度脸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梦魇体验十分生动,通常涉及到对生存、安全造成威胁的主题•醒后能马上或在次晨详述梦境体验,可与他人充分交流•可发生于睡眠中的任何时间,包括午睡,通常发生于睡眠的后半段•梦境内容与白天的活动、恐惧或所担心的事情有一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