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几点思考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省委彭清华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着力破解“三农”难题。笔者作为Xx镇党委书记认为,乡村振兴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组织振兴是打开乡村振兴胜局的关键之匙,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围绕“强基固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六个方面着力,是每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笔者以Xx为例,就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谈几点看法。一、Xx镇基本情况Xx镇位于县城以南15公里处,全镇总人口21030人,其中农业人口18917人。全镇幅员面积37.0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43个村民小组;,共有党支部23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5个,社区党支部1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企业党支部1个,新经济组织党支部1个,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退休干部党支部1个。党员777名,流动党员173名。场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场镇建成区人口0.5万人。耕地面积1028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73亩。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372元。我镇没有省定贫困村,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6户、贫困人口926人。二、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一)围绕强基固本,夯实战斗堡垒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Xx镇针对村级活动阵地运行不规范,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等弱点,从强化组织振兴入手。一是村级活动阵地标准化。镇党委将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村级活动阵地,在中涪路的金钩村、三射路的高新村、巩固村科学规划、建设党群红色家园。在二至三年内实施全镇村(居)党群红色家园全覆盖。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日常化。加强对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建立建立支部(流动党员)QQ群,微信群,经常推送党的政策法规、近期动态、重要精神等文件,便于党员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和党费收缴等工作,切实增强企业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党性观念。三是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把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作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同时,推行“主题党日”“农民夜校”制度化,把传达上级精神、组织上好党课、听取党员意见、开展志愿服务、推进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让党员固定活动成为广大党员的行动自觉,打造党组织党内生活新常态。同时,镇党委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检查督促活动开展情况,将督查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目标考核。四是党建载体活动品牌化。积极开展“三评一定”“双培双带”等载体活动,全镇所有村级活动阵地全部悬挂党旗、国旗,利用党员大会让党员全部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在岗履职时全部佩戴党徽,农村党员家门口全部悬挂“共产党员户”牌子。建强党员志愿服务者队伍,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提高党员能力素质和荣誉感、归属感。(二)围绕产业兴旺,靠前科学规划“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振兴乡村产业”。Xx镇针对区域优势好,而产业无特色亮点的实际,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产业布局和“3+2”产业发展思路,并根据Xx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以上利用率不高的特点,吸引社会资本,探索“4+1”土地流转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一区二带二基地”的总体发展思路。“一区”即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借助Xx区位优势(成德南高速三台收费站距Xx场镇仅5公里,省道S205从境内穿过),以小二型水库红庙子水库为资源基础(红庙子水库面积1.5平方千米、总库容35万立方米;水库周边山谷幽深,动植物多样性自然植被覆盖率高,地下水源丰富,形成天然湿地,时见白鹤身影,林间野兔、野鸡等小动物众多,空气清新怡人,宜居宜游),依托成德南高速路口改建,在三射路两侧的巩固村、益新村,流转1000亩土地,发展集观光、休闲、游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并以此为依托,在S205省道公路沿线开辟原生态农家餐饮等项目。目前,已在益新村引进外出务工成功人士成立吉光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观光莲藕200余亩。“二带”。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3+2”产业发展总体部署,依托综改区门户优势,在中涪路沿线安乐村、金钩村、青林村等四个村,发动群众以土地入股方式,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3000亩藤椒,打造中涪路“一带一路”藤椒产业带,并建立并效利益联接机制。目前,已发展藤椒1500亩。二是依托三射路,以红豆村为中心,向高新村、培元村和双月村等村辐射,发展以“青见”为主的优质水果3000亩,形成优质水果产业带。目前,红豆村的返乡创业人士白海军已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青见”200亩。“二基地”。一是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建设。以“兰玉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引导支持生猪养殖向规模化发展,重点扶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未来三年,全镇扶持建设1个年出栏生猪10000头以上规模的标准化健康养殖小区、5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规模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户(场)。三年后全镇年出栏生猪达3.5万头。二是4000亩核桃种植基地。目前全镇已成林核桃4000亩,其中,2500亩核桃进行了新品种嫁接,目前长势良好,已初步挂果。下一步,Xx镇将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对核桃进行品种改良,配套发展林下经济,如养殖跑山鸡。并以金艳核桃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为载体。用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政策,把Xx“核桃”和纯手工皮家垭粉条等特色农产品推向电商市场。(三)围绕乡风文明,抓好教育引导“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Xx镇针对农村陈规陋习仍然还有市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的情况,从“四个结合”入手,着力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一是结合“干部走基层”活动,唱响乡风文明,镇党委组建宣讲团,深入到各村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结合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助推乡风文明。充分利用村活动阵地,深化组织“坝坝舞”、“秧歌队”“读书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宣讲十九大精神,组织倡导群众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结合“评选身边模范”,引领乡风文明。利用“三八节”等传统节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孝老敬亲模范、环境整治模范、家庭和睦模范、遵纪守法模范、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这些典型人物带动,激发群众学习身边典型的热情,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从而引导群众形成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结合“乡贤恳谈会”,引导乡风文明。挖掘镇内家风家训资源,对本地历史名人、社会贤达、政商名流等,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提炼“家风、家训”;并结合我镇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党员亮家风家训”活动,助推Xx乡风文明建设。(四)围绕治理有效,推动三治融合“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Xx镇针对农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邻里关系不和,无诚信、不友善”等不良现象,创新方式方法。一是通过设立道德评判团,如乡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口碑良好的企业家等等。通过道德评判,以最朴素的道德准则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二是修订村规民约让村民自治“硬”起来,指导制定好简洁、管用、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使之成为全体村民共同尊崇的“村法”,让村民自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探索设立农村“乡贤参事会”,协商讨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和重大事项。四是协调政法各单位在村开办法律诊所、田间法庭等,提高党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村级活动阵地为平台。通过自评,户评,群众代表评,设立道德红黑榜、为你点赞榜、加油吧等,激励形成“人人争当好人、时时多做好事”的良好氛围。(五)围绕生态宜居,构建四好新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Xx镇针对场镇规划不合理,农村土坯房较多、环境卫生较差的实际。镇党委、政府从“两个抓好”入手,着力打造四好新村。一是抓好场镇和新村聚居点规划。年初,科学编制场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规划及新村聚居点规划,体现“四态合一”“产镇一体”“产村一体”理念,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引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第三批重点镇建设和场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道路、水、电、气、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并借鉴“三景合一”的思路,打造综开区“门户区”,将中涪路沿线农居打造成景点、农业打造成景观、全域打造成景区,最终将新村建成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怡居家园。二是抓好土坯房改建。通过强化宣传、干部带头、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等工作方法,将土坯房改建工作纳入对村社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树立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的决心,精心打造安乐村、金钩村等中涪路沿线的新农村聚居示范点,以其高质量、高效率、高规格,打造Xx“微田园”。三是抓好环保工作。积极与县住建部门和施工方协调在全县率先开工建设场镇污水处理厂,主动化解调处工程中的矛盾纠纷,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对全镇养殖户实行一对一督导,并建立整改台帐;全年常态开展秸秆焚烧,集中定期开展垃圾清运。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开展水面污染专项整治,实现了巡河常态化。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垃圾回收利用等方式方法,逐步减少垃圾数量,努力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六)围绕生活富裕,实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拥抱全面小康”。针对我镇属于插花式扶贫镇的实际,镇内缺乏可持续创收的主导产业,个别贫困户住房安全存在短板,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Xx镇将主动作为,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动员、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水利、电力、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影响村社发展的“瓶颈”制约,推进产业扶贫工程,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双赢的利益联接机制。二是补齐贫困户住房改造这一短板,全镇抓住机遇全力推进土坯房拆建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和推进新村聚集点项目,对部分贫困户实行集中联建,改善其住房条件。三是专门抽调机关干部、年轻村干部成立了脱贫攻坚和农房改造工作组,具体承担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通过自查、督查,建立问题台帐及责任清单,同时,镇党委以“罚点球”的方式发到指定村,限时整改,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方能销号,确保所发现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四是继续开展好“我要脱贫”感恩奋进行动,教育和引导广大贫困户树立“出力又出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思想,认识到只有“勤劳才能致富”,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