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完成本次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作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高一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教材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有关生产和经营的知识,那么生产的产品应该如何分配呢?承接上文,本框内容从国家制度上,从理论上介绍了有关收入分配的知识,这又为下一课介绍《国家财政》从宏观方面对收入进行分配,做好了铺垫,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这部分内容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原理,是高考的常考内容,所以学好本节课非常重要。(二)教学目标根据高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本着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按劳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客观必然性,理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2、能力目标1)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分配制度与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的关系,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拥护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产生爱劳动、爱科学、爱党、爱国的热情。(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重点依据:这一内容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分析,并且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密切,掌握了这一知识才能更充分的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这一分配政策的原因,从而激发劳动意识。难点依据:这部分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二、说学情通过前边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接触的也比较少,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所以教师应注意教法与教学内容的合理结合,使学生能彻底理解知识,并能学以致用。三、说教法和学法综合上面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教授本课题内容,我采取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现大量学生熟悉的图文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集体讨论法。针对教材重点、难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3.情境设置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注重教学方法运用的同时,我更注重学法的指导,我用到的学习方法有1、自学导引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感觉课堂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关注生活中感悟知识,在讨论、谈话、聊天中升华知识。3、分析归纳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遍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4、总结反思法: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教师课堂上的点拨相结合,再次归纳总结,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任何教学方法的达成都离不开教学手段的运用,下面说教学手段我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视频、图形、文字等现代化工具,辅助教学活动,以问题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下面我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五个环节,1.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3.课堂小结4.布置作业5.板书设计)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设置情景、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用时3-5分钟)多媒体展示:【案例导读】:在一家国有企业的车间里:①小李是初级技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受伤请假,月工资2000元;②老王是高级技工,工作的熟练度高,完成质量高,月工资4000元。③小张是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月工资3000元。4,老赵是车间管理人员,工作认真,月工资3500元。思考:1、他们的收入来源有什么共同点?2、他们的工资为什么高低不一?以此引入新课的主题,这样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一是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可以拉近学生与书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和培养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下面进行活动探究、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用时约30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会借助多媒体通过直观演示,和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加以我的点拨来总结出知识内容。教学中我会注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借助习题,对习题加以适当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什么是按劳分配?先让学生看教材P44,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按劳分配?它是由什么决定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对于按劳分配这个含义从五个方面来讲,即地位、范围、分配的客观依据、分配的对象、分配的结果。这样使学生既清晰又明了。并且结合教材P44的“议一议”,让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明白,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再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按劳分配的地位、作用、含义,让学生在课本中很好地加以落实。)2、其他的分配方式,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讲解。(1)、用多媒体显示按劳分配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区别点的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这样给学生以一个直观的感觉,既能理清思路,又能轻松的掌握知识。(2)、对于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由于小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易搞混,通过看书——讲解——练习的方式进行。【案例导读二】该车间由于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①小李:我干得少,平均分配,我可能多得些。②老王:我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好能对我的技术和工作有所体现。③小张:我可没少出力,可不能少了我的。4.老赵:没有我的管理,车间业绩怎么会突出,我贡献最大。思考1:这笔奖金该如何分配?思考2:在该企业如果不按劳分配会有什么后果?(★备注:小组讨论)先让学生思考分析,再挑一些学生进行回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把知识点真正地落到实处。3、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对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会难以理解。采取具体——抽象——具体的方式进行讲解。还是让学生仔细的阅读教材,对此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三个方面并且结合图示,把抽象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最后用实践加以证明。4、课堂讨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目标。而十五大报告却进一步明确指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矛盾吗?为什么?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再以代表的形式发表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老师加以总结,用“蛋糕效应”来阐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关系,既形象又贴切,加深学生的理解。本课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货币的职责,区分货币的职能,以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适时设置疑问,让学生与我共同思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三)课堂小结(约3分钟)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对这一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再次指出重点、难点,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记忆,强化认识。(四)布置作业(约2分钟)针对本节课内容,精选一道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作业进行训练,这样既可以及时考察学生对本框内容的理解情况,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做到学以致用。(五)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能清晰的呈现教材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梳理知识,理解掌握知识。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应做到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注意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既注重教法的运用,又注重学法的指导,既合理使用多媒体,又注重教师的讲授、点拨4.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重视情感的教育5.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学中注意把握节凑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