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言行举止不可小视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提高和维护自己的威信,以求把更多的健康暗示带给学生。老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所以,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最伟大的,他们的仪表、他们的衣着打扮实际上是其心灵的展示,对学生的暗示也就特别明显。教师喜欢作什么、讨厌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常常通过仪表暗示给学生。学生接受这种暗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它必然会使潜意识受到内在强化,影响学生的发展。一般情况下,不修边幅的老师,带出的学生通常生活上不拘小节,不文明语言和不文明行为发生率较高,纪律性较差;衣着华丽,打扮入时的老师带出的学生,一般喜欢弄潮,以时尚为荣,但适应能力脆弱,克服困难能力较差;衣着整洁大方,仪表庄重,严肃且大众化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且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不少学校对教师仪表要求很严,除了为避免分散学生精力外,最主要的则是怕给学生造成负面暗示。因此,为了向学生提供健康的暗示,老师的仪表必须有所讲究。教师行为每天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他们接受这种暗示,由于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总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教师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使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影响,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所检点,有所选择,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正面暗示。老师的严谨治学,努力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爱护学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师范行为,是学生效法的楷模。它的暗示作用,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体罚、变相体罚、挖苦漫骂学生等自私、固执、蛮横的教师行为,往往是学生侵犯、攻击行为的温床。有吸烟、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气和嗜好的老师,如果对自己的行为觉而不察,那么,他很可能充当的是小烟民、小酒鬼、小赌徒的塑造者,而与自己的高尚事业背道而驰。前不久,有学生以匿名信的形式反映了一些对老师有意见的事:进出校门,学生要下车步行,校园内不准骑自行车、摩托车,教师无要求;学生上课不允许迟到早退,否则如何如何,老师上课迟到早退都没有什么说法;学生看到老师,主动问好,而老师对学生的问候置之不理或“晴蜓点水”……这些或许老师们找着理由为自己辩解。但仔细琢磨,颇使人深思。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然而,那么“教书不育人”的教师因自身素质不完善,忽视了学生细小的举动。表面上看,这不过是“针头绕脑”的小事,一不留意就过去了。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这是一种“心罚”,它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灵。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曾这样断言:“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事实正是这样。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进行认知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教师自身的言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评价。如果二者一致,学生就会乐意接受,反之,就会抱鄙夷甚至抵制的态度。象上边的例子,学生以匿名信的形式的宣泄,还能解除一些抵触情绪,更多的学生则如何解除呢?的确,教育工作者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便无法真正给予学生,因为教育不是演戏,假象逃脱不过学生明亮的眼睛。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教育无小事”,已不正焉能正人。再说“小事”不小。“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间,缩短师生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方面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时代的变迁,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主体意识增强了。教育者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强化内在素养,使自身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深厚,让真理更好地释放出“热能”,点燃青少年心中奋发向上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