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维护新思维—MAXIMO的管理理念及其天荒坪电站应用案例解析1.电站概况天荒坪电站是八五,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属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年抽水电量42.86亿千瓦时,年发电量31.60亿千瓦时。在华东地区水电比重小且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电站的建成,对华东电网的调峰填谷、电源结构的改善、供电质量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荒坪电站在华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保电角色,是华东电网的骨干电厂。21998年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至2000年底六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2001年上半年电站通过基建达标,同年其经营管理的法人主体---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天荒坪电站下水库及中控楼2.项目实施背景作为一个全套引进进口蓄能机组建设而成的特大型水电厂,天荒坪公司运转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在华东电力系统内按’新厂新办法’的方式组建精干生产队伍,努力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向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方向迈进。对于一个电力企业,机组的经济可靠运行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按照设备维修期望值的演变理论(如下图)天荒坪电厂具有第三阶段的所有期望值要素,加之蓄能电厂安全保电的自身特性,因此将机组维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成为公司上下的一致认识。设备维修期望值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更高的设施可用度和可靠性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产品质量更高的设施可用度对环境无危害更长的设备寿命更长的设备寿命故障时就修换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成本效益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为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2001年下半年公司领导审时度势,作出了构建公司管理信息系统(THP-MIS)的决定,决计以管理信息手段提升公司决策管理水平。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公司确定了”进口核心软件+集成开发”的THP-MIS建设总体方案。2002年2月通过招标评选我公司与北京迪斯公司签订了MIS建设一揽子合同,THP-MIS的核心部分—资产维护系统选用了美国MRO公司的软件产品—MAXIMO。3.实施体会过去的一年里在迪斯公司顾问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公司MIS建设主要完成了核心部分’资产维护管理’的实施,实现了核心软件MAXIMO的主要功能模块:设备模块及物资模块的基本功能。通过MAXIMO的实施,企业的工作过程控制、设备履历追踪、设备技术分析、物流管理、项目成本归结等核心管理工作取得了全新的面貌。2003年2月底MAXIMO中国用户大会暨应用研讨会以我公司MAXIMO实施为背景在我公司所在地—浙江安吉召开,会间与会代表登录我公司MIS系统重点考察了我公司资产维护部分—MAXIMO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其理念、方法以及效果给予了肯定。作为公司MIS实施小组成员、MAXIMO业务代表兼MAXIMO系统管理员,在一年多的MAXIMO实施实践里,对企业资产维护的内涵有了全新的理解,现就几点体会与电力同行讨论分享。电力行业属资产密集型行业,电力企业的资产(设备)健康水平,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的寿命周期水平,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等因素是企业经营成本与赢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抽水蓄能电厂而言这种因素的决定性更为明显。因电厂设备的维修过程涉及到设备的故障判断,履历追踪,技术参数指标分析,工艺措施拟定,隔离要求,人员及物资准备等诸多环节,维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量往往是非常庞大的。凭借员工的经验记忆辅助以书本资料查阅的传统工作方式已较难有效加工处理相关信息以对检修业务作出科学决策——策略合理,成本低廉。电厂的设备数以万计,依靠人工能进行有效跟踪的往往只是少量的主要设备,而电厂的各种运行设备互成体系相互制约,从这层意义上说又难以分出设备的主次轻重,次要设备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的跟踪。MRO公司的MAXIMO软件则从信息平台支持与功能集成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MAXIMO系统由十几个相互关联的应用子程序有机组成,这些程序共同作用于设备检修作业的事务流及生产过程的物资流。在设备部分MAXIMO的工作机制是以运行位置(设备)为骨架,通过维修工单的使用调用维修过程中的人工,物料,工艺等维修资源,进行工作过程控制并将维修结果记录到相应位置上去。在物资部分MAXIMO除了具备常规物资软件的标准功能外还引入了流程控制、自动重订购以及建立备件与设备、物料消耗与工单、物料消耗与位置映射关系的功能。利用MAXIMO进行资产维护管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资源信息共享●作业流程化●成本分解化●标准化、指标化●全面跟踪控制●积累反馈3.1资源信息共享在企业的维修活动中,维修员工的职级及班次信息、维修工艺及隔离要求、维修物料需求及库存信息、工器具信息、设备图纸资料及相关文档信息、设备厂商信息等都是检修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资源信息。在传统的集权化的梯型企业组织结构里,信息的生成及处理往往以部门为单位被分割封闭,各部门信息一般只作二次加工后的纵向流动,部门之间缺乏信息的横向交互。这种信息孤岛状态对于需要调动企业大量的人、财、物及智力资源,占有大量信息随时对设备状态作出反映的检修工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MAXIMO通过局域网络平台及定制的资源信息数据库平台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在MAXIMO中可进行定义作为共享资源的维修信息包括:运行位置(设备)数据:在MAXIMO中运行位置(设备)信息可根据其代码构建起可视化树状结构,这种逻辑结构符合人脑的思维习惯,极便于查找和调用。设备技术参数:将设备的技术参数关联到设备位置树上的相应设备。标准作业计划:将某一设备的检修工艺过程定义为标准工作包,当检修该(类)设备时可直接调用,该标准工作包可对应到相应设备上。运行标准隔离指令:定义标准的电、气、水隔离指令,当进行标准(计划性)检修作业时供调用。员工:定义员工的工种、职级、工时费率、班次等信息供检修工作调用。备品备件:备品备件的即时库存量、货位、质保期、技术参数、库存上下限、重购点、备件预留等,备品备件可与设备进行关联。采购:为检修工作进行采购的采购进度信息、供货商信息等。工具:工具的可用信息。以上为使用MAXIMO后台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数据信息,MAXIMO还提供通过链接(超链)方式调用内网以及外网的任意指定信息的功能。此外通过过程数据的积累,设备位置上的履历信息也可随时调用。MAXIMO体系结构3.2作业流程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适应这种新趋势新发展的分权式扁平化网状组织结构体系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集权式组织结构体系。当前大批有作为有远见的国有企业都在着手进行这种改造,这即是BPR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ingRedesigned)。MAXIMO作为被赋予了先进管理理念的国外软件,流程化控制是其基本思想。MAXIMO应用于企业管理体现着两个动态过程:检修作业事务流及物资流。按照电业规程,电厂的检修工作有着较为规范的审批过程。应用MAXIMO进行计算机审批控制可将这个过程(流程)控制得更为严格,将过程设计得更完善合理。事物流的一般过程为:缺陷提报确认及分派工作准备签发隔离工作进行隔离恢复工作报告验收考评在程序流程中,每一个作业环节都可进行反向操作打回到上一步,非消缺型的计划性工作也可定义成绕过上述确认环节而直接进入工作准备阶段。物流的一般过程为:其中采购申请审批过程可根据企业管理实际设计成计算机流程。3.3成本分解化2002年国电华东公司以国际UMS公司PACE数据库的相关指标为标准进行了一次对标分析(对标是一种不断衡量本企业在生产、服务及实践方面与最强的竞争对手或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之间的差距的方法),结果表明华东公司资产的服务水平全部超过UMS公司PACE数据库中的平均水平,达到或超过欧洲水平,部分设备接近最佳服务水平。但同时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设备检修维护成本过高,是PACE数据库中平均水平的十多倍,检修人员的投入也大大高于最佳实践公司的人员投入。费用支出粗犷模糊,库存占用成本过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MAXIMO在检修成本核算方面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细化功能。MAXIMO将检修成本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工具费及服务费,在MAXIMO中可先定义各类工种单位时间的费率,在一项具体检修工作中根据实采购申请询价采购定单入库出库工单及非工单需求际耗用的工种及工时进行人工成本的汇总统计。检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也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成本汇总统计。在MAXIMO中检修工作所耗用的物料直接从库存模块中调出,物料成本随即记入工单成本项下。服务成本直接归结到工单成本项下。利用MAXIMO进行员工工作调度,合理的工作日程安排能减少因员工加班而需支出的额外人工费。对于单一的检修工作MAXIMO并不能体现出其成本分析优势,但对于大小修项目其优势就非常明显了。MAXIMO通过工单层次结构功能将大小修项目进行分解细化,由细化的工单成本进而得出准确的大小修项目总成本。在MAXIMO中可进行成本项目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项目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得以提高。MAXIMO的历史工单都被记录到数据库里,可用追踪历史同类检修项目实际成本的方法,校验核定当前检修项目的费用预算。3.4标准化、指标化早在大工业时期,现代管理之父泰勒(Tailor)就提出了标准化操作的思想,标准化操作思想是现代工业生产的灵魂。MAXIMO正是秉承着这一思想原则进行着系列功能设计的。MAXIMO的标准化管理设计主要体现在:◆标准作业计划将设备常规标准的维护,实验等作业过程拟出标准步骤,打包成一个标准件。◆标准隔离指令将设备常规标准的维护,实验等作业过程中所需的隔离要求拟出标准步骤,打包成一个标准件。◆标准故障代码将设备的故障描述设计成树状逻辑结构,用标准代码进行归结(系统码、子系统码、故障码、原因码、措施码):因个人经验不同,对于同一故障不同的员工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和解决方法,这种个人经验自有的状况不能体现出团队所具有的集群效应优势。而MAXIMO通过标准故障代码机制统一了设备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措施的定义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可较快判定某一设备的故障原因及最优化的措施方案。◆标准检修作业成本通过对MAXIMO数据库中单项检修工作历史实际成本的研究分析,可制订出单项检修作业的标准成本。◆标准风险及预防措施对于采用隔离(地线)控制防范以外的一些危险点,在MAXIMO中定义为标准风险并与标准预防措施相互映射。◆技术参数模板对同类设备的技术参数共性定义出一个标准模板,个体设备进行技术参数描述时可引用该模板。3.5全面跟踪控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跟踪”是现代企业所讲求的管理效果。应用MAXIMO系统功能,事件过程的跟踪控制能得以全面实现。在MAXIMO流程里,通过员工角色授权及员工登录帐号设置,员工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工作起讫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权限等都被完全跟踪记录;由计算机流程化控制的管理过程有着严格明晰的责权界限,能完全避免传统方式下制度执行过程中人为的弹性操作的弊端;当MAXIMO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操作完成发送进入下一个环节后其内容则不可更改,这种机制促进了员工严谨,系统子系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措施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的形成;流程发送后的任务到达通知机制,能避免员工工作中的延误遗忘。同时通过设定基于时间频率的定期工作(预防性维修及定期实验),系统可到期自动触发工作,杜绝检修漏项。在库存方面系统跟踪库存物项的质保期临界点,到期发出质保期报警;对工单计划物料进行预留;通过建立库存物项安全储量/采购周期/采购提前期的关系模型,定义出库存物项的重订购点,当库存物项存量降至临界点时触发采购申请补充库存,防止库存物资断档。系统还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多种客户化限定设置,如工作负责人同一时段内只许持有一张工作票;工作签票人不得签发自己持有的工作票;完工后地线拆除强制判断等。3.6积累反馈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师从于前人和他人而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经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在MAXIMO的诸理念中分析利用历史既往以指导现在将来是其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