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干部考核能力专题培训班发言稿(样稿)【热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提升干部考核能力专题培训班发言稿(样稿)【热选4篇】提升干部考核能力专题培训班发言稿【第一篇】从xx年起,xx省开始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在中组部的精心指导下,不断发展完善。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把加强考核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持续用力抓统筹、抓提升、抓管理,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考核队伍,全面提升考核工作质效、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一、围绕“强主力”,完善党管考核体系。省委始终把考核工作作为引领方向、促进发展、推动落实的关键抓手,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单位协同推进,从领导体制入手,从考核队伍抓起,建强考核工作主干力量。一是高规格成立考核委员会。省委书记担任考核委员会第一主任,省长担任主任,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组织部长、省委秘书长担任副主任,每年召开全省考核大会,集中表彰优秀、动员部署推动。市县也都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领导机制。二是选优配强骨干队伍。为使“知事”与“识人”紧密结合、“考核”与“激励”有机衔接,我们将考核办设在各级党委组织部,组织部长兼任主任,拿出专门编制,按照公务员招录优先补充、干部调整优先配备原则选配精干力量,目前全省共有专职考核干部1500余名。三是建立完善专业化考核人员库。针对考核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的特点,我们分类建立“组长+专业干部+专家学者”的考核人员库,确保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干。以省级为例,组长突出经验丰富、综合全面,注重从担任过党政正职的领导干部中优选;专业干部突出业务精湛、素质过硬,注重从纪检、发改、科技、统计等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中挑选;专家学者突出熟悉省情、专业权威,注重从在陕部属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专家中遴选。二、围绕“借外力”,集聚赋能增效团队。考核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必须统筹各方力量,善用“外脑”、善借“外力”,把关键环节做优,把重点任务做实。一是持续优化指标体系,建好用好专业研究团队。我们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形成“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重点专项+党的建设”的指标体系,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三个年”活动(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等重点工作细化为3大类110余项具体指标。在指标制定中,我们组建工作专班,由组织、发改、统计牵头,相关职能部门30余名业务骨干参与,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测算,做到了可量化、易操作、能定责。二是聚焦考准工作实绩,建好用好一线考核团队。认真落实差异化考核、近距离考核要求,我们按地市、党委工作、综合服务、经济管理、执法监督、社会管理以及群团组织等7个类别,有针对性地组建考核组,考核中既看重点又看全面、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成效又看公论,对高质量发展成效精准把脉、客观评价。比如,组建地市考核组时,选择曾长期担任经济部门主官、有地市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当组长,选择联系基层紧密、有县乡工作经历的干部为成员,真正让懂基层的干部考基层。三是着眼充分听取意见,建好用好民意调查团队。我们注重群众参与、各方评价,明确社会评价结果占20%考核权重。依托统计局民调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利用“12340”热线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干部作风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构建“民意收集+民情分析+民调反馈”的工作闭环,推动各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三、围绕“练内力”,搭建多元提升平台。我们紧盯考核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考核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职责,着力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推动考核队伍能力素质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发展需要。一是“常态讲、考前训”吃透政策要求。大力推动考核干部上讲台,开展知识竞赛、业务我来讲等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专题巡讲,对市县450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坚持在每年实地考核前,由组织部长主讲,对考核组成员和全体考核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大家系统学习考核工作法规文件,准确把握考核重点和方式方法。二是“请进来、走出去”拓宽工作视野。定期邀请发改、科技、统计等部门领导、业务骨干以及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分析形势变化、解读政策要求、讲授专业知识。加强与兄弟省份考核系统的沟通交流,适时选派考核干部组团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三是“现场练、跟班学”增强实战本领。在全省组织的高质量项目季度观摩评比、市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中,选派考核干部全程参与。建立省市县三级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选调市县考核办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对口跟班学习,帮带提升实践实干能力。四、围绕“激活力”,构建严管厚爱机制。过硬的考核队伍既是选出来、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我们突出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推动考核队伍既能征善战又纪律严明。一是完善跟踪管理机制。强化日常沟通了解,加强考核办与考核人员联系,掌握工作动态、听取意见建议。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通过签订承诺书、保密书等方式,引导考核干部严守工作纪律、树好自身形象。二是实行评价反馈机制。在每年组织力量进行考核的同时,探索开展考核“反向评估”,由被考核单位对考核工作和考核组进行监督评价。同时,邀请考核组组长、被考核单位、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对考核干部的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进行反馈,有效避免干部“出工不出力”,激励干部“出力又出彩”。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那些表现优秀、业务过硬、严守纪律的考核干部,及时向其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进行推荐,多名从事过考核工作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同时,严格执行考核“九不准”要求,对那些不胜任、不适宜的干部及时调整出去,确保整个考核队伍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提升干部考核能力专题培训班发言稿【第二篇】近年来,xx省委组织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干部考核条例》,突出“五聚焦五提升”,持续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考核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干部考核工作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一、聚焦政治过硬,提升政治鉴别能力。坚持干部考核的政治属性,把考准考实政治素质作为首责任务,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省委组织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指示要求,部务会将“破解政治素质考准考实难”作为重点课题,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石谋军谋划部署,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修订完善《xx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分类别设置考核指标,以“25个是否”为评价要点,列出正负面清单,划出政治标准“硬杠杠”,推动政治素质考核具体起来、鲜明起来、落得下来。坚持“以案为鉴”,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先后5次集中开展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典型案例分析,谈问题、挖根源,着力练就见人见事看本质、追根溯源辨真伪的“火眼金睛”,真正把“两面人”识别出来。常态化开展政治素质“体检”,结合年度考核、干部任职考察,组织开展个别访谈、民主评议和正反向测评,深入甄别干部政治一贯表现,对近3年政治素质考核未达到“好”等次的70个省管班子、310名省管干部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对政治素质考核为“一般”及“较差”的3个省管班子、9名省管干部下调年度考核等次。二、聚焦学用贯通,提升政策业务能力。坚持把增强业务本领作为干好考核工作的首要前提,部务会带头开展《干部考核条例》专题学习,研究提出具体贯彻措施。注重干什么学什么,先后举办3期《干部考核条例》培训班,对各地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580多人进行了专题培训。在每年举办的全省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培训班上,专门安排干部考核政策业务辅导,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在“xx党建”网络教育平台中设置“提升干部考核工作质量”辅导教程,全省万名组织人事干部点击学习,更好地了解考核体系、熟悉考核程序、把握考核要求。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邀请涉及高质量发展、实施“四强”行动、开展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辅导,拓宽思维视野,吃透政策要求。注重加强干部考核队伍建设,组建以组织部门干部为主体、以人事处干部为补充的干部考核组,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及时对考核人员在思想政治、政策业务、组织纪律和保密意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定期举办政策讲堂、开展研讨交流,准确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考核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深化对考核政策的理解把握,努力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三、聚焦知事识人,提升精准考核能力。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省市成立专门的业务处(科)室,配齐配强骨干力量,围绕考准考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健全完善以“知事”为核心的内容指标体系、以“识人”为重点的近距离考核体系,为规范执行、精准考核打下了良好基础。xx年以来,先后两次修订完善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分类制定市州、省直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县区5个年度考核办法和平时考核、专项考核、考核结果运用等8个《办法》,建立了“5+2+1”考核评价体系。着眼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精准度,细化考核对象分类,区分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把市州分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族地区3种类型,省直部门分为综合、经济工作、社会发展、执法监督和其他部门5种类型,事业单位分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单位3种类型,国有企业分为工商、金融、文化3种类型,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和考核权重。领导干部实行正副职分类评价,把相近类型的正职放在同一平台进行比较,副职只在班子内部进行比较,让正职有压力、副职有动力。四、聚焦定性定量,提升综合研判能力。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突出立体全面,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按季度收集省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完成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定期开展覆盖所有省管班子的干部大调研,逐班子逐人头研究提出评价意见,建立平时考核档案,直观反映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履职表现。着眼增强见微知著、梳理归纳、分析研判能力,在确定考核等次时以考核综合得分为基本依据,结合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绩考核和民主测评、全会测评、领导评价、民意调查等情况,综合考虑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工作显绩与工作潜绩、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等方面因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印证,客观公正作出评价。注重加强与纪检、信访、审计、巡视等部门的沟通联动,对“一票否决”事项专门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合理评定考核等次,确保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让干部服气、群众认同。近两年取消了8个班子评优资格,将10个班子由良好等次下调为一般等次。五、聚焦务实高效,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坚持系统化思维和目标导向,在强化组织领导上,对原有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调整补充,将承担考核职责的26个行业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定期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在年度考核组织实施上,将以往由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大规模下派考核组,改为由省委组织部各干部处组建考核组,指导各地各单位考核述职测评,深入开展个别谈话,既让各干部处了解掌握领导班子运行和领导干部履职的“活情况”,又避免了基层“迎考忙”的问题。在运用信息技术上,开发年度考核网上测评评议系统,把以往民主测评评议填写“纸质票”变成手机扫描“二维码”,实现“网上投票、智能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评准确性。在综合协调上,做好干部考核与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县域经济等业务考核的有机衔接,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整合归并16项业务考核,避免了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在压实考核评价责任上,对由省直部门负责、纳入干部考核的事项,每年考核前召开部门评价会议,统一标准尺度,要求拉开区分度,杜绝打人情分。提升干部考核能力专题培训班发言稿【第三篇】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的指示要求,坚持“考实、评准、用好”的考核导向,把持续提升考核工作能力作为精准开展考核工作的关键,一体推进政治鉴别能力、政策运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守正创新能力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