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第一篇】就业观是人们对与就业有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就业观是指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在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及时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大学毕业时诸多就业问题,非常重要。本报告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嬗变,以及调查现代大学生对目前就业状况的看法。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善变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1)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选择“继承父业”的比例几乎为0%,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参考资料,少熬夜!了%,认为“可行”的占%。(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就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二。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嬗变1.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乎一样,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1980年代,大学生就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__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温州苍南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0__元/月基本一致。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2.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就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就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参考资料,少熬夜!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及%居于前三位。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就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开放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三。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基本情况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估计比较悲观。在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中,56%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估计悲观(主要是受目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的影响),反映出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缺乏信心,需要学校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渡过茫然困惑的时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变。调查还发现,对就业形势悲观的学生中有%的人认为是由个人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而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高达%的学生却选择了默默承受,这明显不利于压力的缓解和身心的健康。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没有找到正确的缓释压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则说明学校的教育做得不够,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还没有真正走进毕业生,没有发挥出应该起到的作用。2.大学生择业方式多种多样。调查中发现,人才中介、熟人推荐、毛遂自荐、上网、被分配、招聘会等多种找工作的方式都是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方式。结果显示,学生均把参加招聘会、人才中介、上网作为自己喜爱的找工作方式,被分配的选项无人问津。可以说明分配这种方式不再具有吸引力,坐等分配的思想已被双向选择、竞争观念所代替。从另一项关于就业方式的调查可以看出,自主择业越来越被毕业生们青睐,%的毕业生都认为应当自主择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仅有%的学生选择靠学校老师推荐及父母包办这种择业方式。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积极开创自己的人生。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给予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指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和多方参考资料,少熬夜!位的就业服务工作,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差异显著。调查显示,大一学生对工资的期望最高,但却对就业形势的估计最为悲观,占总数的17%,绝大多数的学生有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意愿,但却不知从何做起,努力方向不清晰。大二学生热衷于寻求提高职业技能的途径,不仅仅通过传统的打工兼职,参加学生社团的方式,还有其他如专业实习等途径提高职业技能。大三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无用的比例偏高,创业意愿较强。大四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和其他年级明显不同:%的学生认为就业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解决的关键在于调整期望值;36%的学生认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最为重要,但仍有超过54%的学生认为没有具备职场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有%的人认为毕业学校名气更具求职优势,对名校的推崇是大一学生的8倍多。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观念年级差异显著。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第二篇】一、毕业生基本情况1、基本数据我院20__届毕业生共有6个专业284人。__专业165人、__专业75人、__专业3人,__专业11人、__专业10人、__专业20人。截止到20__年10月16日我院20__年毕业生签订协议并落实就业单位的266人,签约率为%。2、就业去向分布情况我院20__届毕业生分布主要在__省,共有200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__省地区共接收我院毕业生人37人,占%,其他省市地区共11人,占%。从就业单位来看,我学院毕业生主要进入各__单位工作,共有170人,占%;进入__公司共64人,占%。二、主要工作情况1、学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助学院以党总支书记为主导,成立了以学工干事,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分工明细,责任到人。主管领导、学工干事、辅导员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思想变化,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开展就业动员会。2、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和择业是大学生重要人生转折,是他们迈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为毕业生提供了真诚关怀、科学指导、周到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迈好人生关键一步。一是贴近学生实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就业指导课力度的同时,针对非铁路专业学生的特点,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思想。针对铁路专业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通过各种层面教参考资料,少熬夜!育,降低他们的毁约率。二是提供周到细致的就业指导。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努力开拓就业空间;让所有的毕业生都了解国家关于毕业生的各项政策;了解每个毕业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设身处地地帮助毕业生。三是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特别是女生进行重点跟踪,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3、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首先,学院积极配合学校招生就业处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招就处的`各种招聘工作,特别是针对铁路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专场招聘工作,让学生更加了解企业,提高就业质量。其次是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将一些就业信息发布出去,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积极与学生交流,帮他们解决他们在就业工程中遇到的困难。4、积极跟踪毕业后学生就业情况就业不但要做好“售前”服务,同时还要做好“售后”服务。我们本着学生在校是我们的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