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热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29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热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热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第一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二、学习重难点:1、朗诵课文。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三、课前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学生:熟读课文。四、自学设计:好文供参考!2/29一、导入新课: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1.给加点的字注音。2.形似字辨析。3.解释词语。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好文供参考!3/29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c.学习集体朗读。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好文供参考!4/29◆“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好文供参考!5/29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②全班激情齐读。六、小结,布置作业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②布置作业。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c.抄写生字。《童趣》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2、教会学生文言字词的集纳梳理。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重点1、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好文供参考!6/292、教会学生文言字词的集纳梳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时3课时。课型趣读课。教学方法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紧紧围绕一个“趣”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童真童趣图。无论是视蚊如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还是以丛草、虫蚁、土砾的“小天地”为“大世界”、观虫斗、鞭虾蟆,无一不是以一颗天真浪漫的童心来观察事物,充满盎然童趣,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文章没有连贯的情节,语言浅淡直白,比较易懂。基于此,我抓住文眼“趣”字,将教学设计成一种“趣读课”,让课堂也不自觉“童趣盎然”。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大板块:译读激趣──寻读品趣──理读积趣──想读创趣,一“趣”串珠,线条单纯,思路清晰。“朗读──品析──积累──创造”的教学思路,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又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学会创造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好文供参考!7/29是回忆是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趣》就是1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第一教学板块:译读激趣〗1、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童稚zhì藐小miǎo鹤唳lì凹凸āotù土砾lì沟壑hè怡然yí3、师范读,生体会朗读的情感与语调:明确:整篇文章应该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4、指名朗读。5、布置学生再读,边读边体味情感,并注意注释,作好翻译准备。6、男生读课文,女生翻译。或者女生读课文,男生翻译。读一句译一句。7、分小组创造性翻译课文:⑴假如这些事是你新身经历,你在翻译中需加进你自己的感受。⑵假如你是童年沈复的朋友,要求你以“童年的伙伴”为题创造性地翻译课文。⑶假如你是沈复的师长(父亲、母亲、老师),请以“儿子(学生)的傻事”为题,创造性地翻译课文。好文供参考!8/29〖第二教学板块:寻读品趣〗1、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明“趣”在哪里。2、学生讨论、交流。3、指名发言:有下面一些代表性的发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有趣,趣在仔细观察,充满稚趣,也充满乐趣。“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有趣,趣在想象丰富,稚态可掬。“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趣在入神、趣在陶醉其间,趣在憨态,趣在童心,趣在天真。……第二课时〖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积趣〗1、所谓理读,就是以某知识点为核心,对文章进行梳理、整理式阅读。请同学们边读边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寻找梳理:⑴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⑵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⑶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⑷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⑸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好文供参考!9/29⑹找出文中的成语。⑺找出文中的省略句。2、学生分类寻找、整理:整理内容大致如下:⑴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鹤──壑向──项⑵义同字不同的字:察──观──视──见唳──鸣素──白⑶字同义不同的字:观察昂首观之(看)明察秋毫(看到、看清)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神时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余忆童稚时(时候)神游其中(感受、想象)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以为徐喷以烟(用)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把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好文供参考!10/29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二虫”)驱之别院(代词,指“虾蟆”)⑷略。⑸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⑹成语: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⑺省略句:“鞭数十”应为“鞭之数十”,省略宾语。“使与台齐”应为“余使目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第四个教学板块:想象创趣〗1、溯趣源,说趣事:揣摩“我”的动作神态,可见“我”之所以感觉“趣”,全在一颗纯真的稚心。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有这类趣事么?如有的话,告诉我们大家,我们都来分享你的乐趣。学生说趣事。2、话童年,延趣意: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下面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好文供参考!11/29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学生说话,教师整理:童年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童年是摇车不停地摇啊摇;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老师小结: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1篇散文诗呢!第三课时〖延伸训练〗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好文供参考!12/29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瘌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拔山倒树而来”一句中的“山”指,“树”指。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为之怡然称快”和“兴正浓”都是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3、从选文看,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选文分成两部分,____段为第一部分,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段为第二部分,内容是____________。好文供参考!13/295、指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⑴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______⑵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______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以丛草为林______⑵凹者为壑_______⑶兴正浓________⑷鞭数十________7、翻译句子:盖一瘌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把瘌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文供参考!14/29〖美文联读〗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盍:何不。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的跳动。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