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特征世界环境引言第一,政治上:《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以华治华”,使中国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在改良失败以后,转而通过革命道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北洋军阀继续推行专制独裁,资产阶级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第二,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第三,思想文化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各种新思潮兴起。立宪思潮、革命思潮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以及民主科学思潮,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问题上产生新矛盾,最终引发一战;2、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发展,列宁主义诞生,十月革命胜利3、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时间:1901——191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列强以华治华中国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日本加紧侵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经济政治思想干涉中国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知识体系:列强以华治华中国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日本加紧侵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经济政治思想干涉中国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知识体系:高考考点统计:命题趋势:本单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历史,有其高潮,但也有其衰落的表现。在过去高考中考题内容涉及的比重较大,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涉及过,考查的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也有填空、问答题。其中问答题均为包罗单元知识的综合性题目,从未出现考查本单元的问答题。近年考查的重点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列强侵华、武昌起义、北洋军阀的特点及反动措施等,应加强对辛亥革命这一内容的综合了解。同盟会考点是以往高考的重点内容,且题目较难。应进一步加强对同盟会考点的掌握,并注意对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应以资产阶级革命派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为线,认识革命派不断失败的教训。对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一史实,联系前后的史实,进行系统归纳、比较,作系统掌握。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两次大论战,分别是什么?试加以比较。重难点透视与典型题例:论战性质(最大不同)内容相同点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较量,属国体之争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之争,属于政体之争维新派只提出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的主张内容更广泛深刻,革命派不仅仅提出实行民主政治,还提出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主张。(1)都围绕着要不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展开(2)都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传播和开展。例: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主张兴民权的不同之处是A.主张给人民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B.主张给资产阶级以参与政权的权利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反对保留君主,主张建立共和政体2、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就其实质而言是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B.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C.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D.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2、什么是三民主义?如何评价它?名称政纲基本内容进步性局限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进行“民族革命”用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主张独立,建立“民族的国家”进行“政治革命”(即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进行“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地价,实行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三民主义的前提。“反满”推翻帝国主义侵华工具清政府,体现反帝反封建和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解决土地所有制与发展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土地纲领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没有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无法广泛动员群众例:1、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D.提出平均地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2、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相同点是A.都反对封建土地制度B.都要实行土地国有C.都要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3、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B.同盟会时C.中华革命党时D.兴中会时4、(2005广东)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5、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方案在本质上A.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纲领B.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C.没有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D.实行后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6、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是孙中山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7、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纲领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3、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长江与汉水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武昌三部分,通称武汉三镇。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代风云激荡,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试列举在近代武汉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1、近代初期,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有关条款,汉口对外开埠2、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在汉阳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汉阳铁厂;3、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4、1921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1922年,江岸车站为京汉铁路全线罢工总指挥部;5、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6、1927年,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策划了“七·一五”反革命事件,7、1927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4、试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分析一场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辛亥革命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须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1、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2、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3、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并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胜利后又吸收旧官僚和立宪党人。所以,一场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3、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4、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5、辛亥革命是如何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确的重要一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实现国家近代化的前提,辛亥革命在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背景下,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1、政治: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贡献,就是是它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它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2、经济: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成为历史的主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3、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相关练习:结合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1、政治上: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方面。清王朝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另一方面,清政府实行所谓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使君主专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确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3、思想上:民主共和成为主流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了反对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6、试比较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抗争探索的三次斗争,也是中国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三大运动。1、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关系:(1)相通之处: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准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戊戌变法是以洋务运动的经济成就为物质基础。百日维新中提出的经济措施,如裁军练兵、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等,也是洋务派的主张(2)对立之处:从政治思想上维新派对洋务派持批判态度。2、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关系。(1)相通之处:维新派与革命派在19世纪90年代几乎是“同时并起”,它们都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基础上,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社会变革,并体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各阶级进行探索的历史脉络。(2)对立之处:康、梁主张君主立宪,继续保持清统治;而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政府。康有为反对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例: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强调变革D.受西方进化论影响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里程碑②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③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④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相关练习:《近代史研究》载文指出:“回顾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人们发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次历史活动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各自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其彼此间的内在联系。(1)洋务运动,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创办中国第一批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为戊戌变法奠定了基础。(2)维新运动,吸取了洋务运动的教训,从根本上改变旧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民族资产阶级倡导近代化的首次尝试,它加速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3)辛亥革命,吸取维新变法的教训,开展武装斗争,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变革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于维新变法,但二者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的运动。7、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具体有哪些表现,斗争的实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1、焦点: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2、表现:①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袁世凯大搞专制独裁,刺杀宋教仁,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②袁世凯复辟帝制、卖国,革命党人进行护国运动,袁帝制梦破灭。③1917年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发动逃逆运动,张勋复辟失败④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但最终失败。3、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