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对党委的意见建议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0基层对党委的意见建议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基层对党委的意见建议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基层对党委的意见建议1近年来,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越来越重,经费、人员与工作任务不配套,权责不对等、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基层工作开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对基层工作繁重现状的精确描述,基层工作负担过重,其根源复杂,其时间已久。牵扯到工作体制及机制,涉及工作方法及文化。今天我们对基层工作负担过重的成因及对策不作深入思考探讨,仅从操作执行层面对基层工作负担过重提出具体建议。(一)减“痕”。“痕迹”管理的初衷是为了更有力地督促、规范、落实工作。但目前“痕迹”成为各项工作开展和落实、干部作风和实绩的最大凭证。基层从领导层面到干部,大部分时间的工作重点就在痕迹制造和档案整理上。因此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建议一是要转变观念,变痕迹管理为辅,变实绩查看为主,到工作落实现场去查看,到服务人群中去询问,以实际成效、群众评价为工作评判标准,真正将基层干部从档案整理、案牍劳形中解放出来。二是要转变方式,变平时考核为2/10主,年底考核为辅,上级部门年初或平时就对工作开展内容和标准进行明确要求,并根据报送、回复、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年底再统一进行一次简单总结考核,这样就能减少基层年底档案补充及整理工作负担。(二)减“查”。检查评比是推动发现问题、开展工作,落实任务、实现目标的动力和压力。基层工作要想有效、扎实、务实地开展,没有检查督查不行。但现在许多检查评比已经是繁文缛节、本末倒置、形式大于内容了。一些工作部门下乡检查工作过多过频,基层分管领导应接不暇。一些工作部门迎接上级检查,将视察点定在基层乡镇,由基层主要领导进行介绍和陪同。因此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建议一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减少重复检查。二是加强对工作的日常督查考核,减少突击检查。三是加强对检查考核工作的统筹安排,减少集中高频次检查。(三)减“压”。压责任、压压力、压任务是推动工作开展,落实工作任务的应有之义,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过度将责任、压力、任务向基层下压,必然会造成基层工作负担沉重的问题。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建议一是减少“压责任”,上级部门要把该担的责任担当起来,不要怕出事、怕担责。尽量避免出现“压力层层传导”变为“压力层层加码”的现象,不要让处于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干部感觉“压力山大”。二是减少“压压力”上级部门要对基层工作多一份理解和关爱,了解基层工作开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量减少一票否决,多一3/10些评判余地;尽量减少排名频次,多一些督促指导;尽量减少通报批评,多一些沟通协调。三是减少“压任务”,上级部门要明晰职责分工,把该承担的任务承担起来,减少把工作任务简单下压基层来完成。(四)“加”人员,增强工作力量。一是数量上增加。县委、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最终都要通过基层去落实,但基层普遍存在工作人员数量少的问题,每个工作人员平均承担3-4项工作任务,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上级检查和工作,而真正走家入户面对面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困难的精力和时间不足;二是素质上提高。培训是提高基层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对基层的培训相对较少且培训多以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建议多“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出路上畅通。目前在招录乡镇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时,对村(社区)优惠及倾斜力度不大,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在服务期限满后选择离开,建议进一步畅通基层工作人员出路,每年预留一定数量的职位、岗位,面向基层工作人员定向招聘,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的吸引力。(五)“加”经费,增强基础保障。一是增加村级组织工作经费。目前,石堡镇各村工作经费为2万/年,这些经费除了保障日常办公用品购买、制度牌匾制作、水电支出、报刊征订外就所剩无几,村上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建议提高补助标准,从源头上加大其正常运转的保障力度;二4/10是增加人员工资。目前,各村支部书记、主任的工资为2300/月,委员工资为1700/月,会计800元/月,监委会主任700元/月,村民小组长500元/月,社区“两委”成员工资为1700/月,虽然正在建立工资动态调整机制,但调整幅度不大,与日益上涨的物价及增长的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导致村(社区)工作缺乏吸引力,后继无人。(六)“加”权利,增强基层话语权。目前,为突出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在基层的落实效果,也为了最大程度上夯实基层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上级部门在安排工作时往往明确要进行考核、排名,但是在下达目标任务的时候没有将权利一并下放给基层,而很多工作的落实和推进需要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如:水污染防治、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基层党建等,由于基层话语权不够,对上级部门单位的约束力不够,导致基层有“干”的义务,没有“评”的权利,工作推动比较被动。建议加强部门统筹,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各自为政,让基层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而不是部门协调上。同时要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确定基层的人权、事权、财权和相应的责任,让基层干部有职、有权开展工作。同时建立基层评价上级部门工作制度,在评优数模、提拔使用干部、重大项目策划、实施时在一定范围内听取基层意见及建议。基层对党委的意见建议25/102015年以来,随着全省县(市)、区工商、质监、食药监行政体制三合一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通过有效整合三局行政执法力量,实现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的有效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本文就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并对强化执法办案工作提出几点意见建议。一、当前现状三合一后,全省各县(市)、区基层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大多采用执法大队(稽查科)+基层分局协同办案的模式,执法大队(稽查科)下设若干执法中队,分别查办原有工商、质监、食药监职能范围内案件,大要案件一般由执法大队(稽查科)查办,小案件由基层分局办理。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加,基层综合执法普遍面临人少、事多、压力大的局面,基层办案人员往往需要同时身兼监管、执法、服务等多项职能,疲于应付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以及接受考核督查等多项繁杂工作任务,特别是要应对不胜其扰的职业打假,难以保障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执法办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多地查办案件数量、罚没款数量较三合一前普遍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工商类案件近两年来普遍呈现断崖式下降。二、存在问题1.执法办案机制不够完善。原来在条线管理时,各地大多会对基层下达执法办案考核指标,作为推动执法办案工作的有6/10力抓手,多地三合一后办案数量、罚没款等硬性指标大多取消,同时缺少激励机制,执法办案人员存在松懈心理,认为没有考核指标就不需要主动办案,主动办案一旦败诉还要承担责任,这一错误思想认识对于基层执法办案影响较大。此外,内部核审等流程占用时间较长,导致在规定时间内答复投诉举报人不及时,工商、质监、食药监各自案件录入系统规范不统一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基层执法人员办案的积极性。2.执法办案重视程度不一。部分地区反映,当前,基层综合执法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局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领导对执法办案的重视程度。比如,原来工商局长当市场监管局局长的工商案件相对抓得紧,质监当局长的对特种设备比较重视,食药监当局长的把食品类案件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执法人员从自身风险以及投入产出效率等因素考虑,有选择性地查办食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类案件,反不正当竞争类案件处于次要考虑范围。3.执法队伍人员不足。当前,基层(市场监管)队伍普遍面临老龄化严重问题,执法队伍青黄不接导致执法骨干断档严重,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在执法程序与内容的把握上倚重偏轻。年轻同志有较好的电脑网络运用基础,对执法程序较为重视,但缺乏实际办案经验,面临有案不会办的问题;老同志有丰富的执法办案经验,但对执法程序相对重视程度不够,行政诉讼风险较大。4.执法能力水平不够。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三合一7/10后,以工商为主体的基层人员数量没有明显增加,而工商、质监、食药监各项工作最后都得落在基层分局几个人来完成,基层执法人员还需从原有的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短时间内需要解决大量之前从未碰到过的问题,部分基层执法人员有所不适应。特别是对于部分案件涉及比较专业的技术型问题,执法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比如说,对于专业的食品案件除了看标识标签,不知从哪入手,甚至需要借助职业打假人的“现场指导”。5.执法办案环境有待改善。三合一回归地方政府领导后,基层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受到的外部干预较原来垂直管理时增大,办案人员独立性大大降低。地方政府出于对当地经济社会保护角度出发,案件查办过程中如涉及国有及大型企业,地方领导往往会出面调解,特别是在查办诸如垄断案件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此外,各地反映在查处房地产企业、金融案件以及在查办电视台、报社违法广告案件时往往遭遇“门难进、脸难看、案难办”的尴尬局面。三、意见建议1.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考评体系。执法专业化,首先就要在办案机构专业化上求突破。要进一步融合原有工商、质监、食药监办案人员,组建统一的专业化执法队伍,变科所办案为执法大队(稽查科)统一办案,使执法大队(稽查科)从业务指导转变为专门办案机构,实现监管在分局、办案在大队的分工明确的体制机制。同时,在基层编制整体偏紧的情况下,人8/10员分配适当向执法办案倾斜,切实增强基层执法办案力量。此外,探索全面综合的执法办案考评体系,由省一级层面出台实施对执法办案有功人员的激励奖励办法,增进执法办案人员的获得感和职业归属感。2.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执法观念。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切实注重对办案人员执法能力建设,通过开展诸如新《商标法》、新《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培训,深入研究,采取案件研讨、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其综合执法能力水平。要坚持对民生类违法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同时,坚持打服结合,根据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在职能范围之内,主动帮扶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实现与企业的良性互动。3.改进监管方式,规范执法流程。基层综合执法涉及执法种类多样,要根据不同领域建立统一的执法规范,让制度更有操作性,让基层一线人员清晰的明白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出台应对职业打假指导规范,减轻基层应对职业打假人所牵扯精力。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采取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在海量的信息中挖掘有用的案源线索。4.加强协调配合,注重宣传引导。一方面,对内整合执法资源,增强上下联动,实现各县(市)、区内部跨区域综合执法;另一方面,对外加强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跨部门综合执法机制,并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当前执法办案情况,取得领导支持,减少执法办案阻力。此外,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特点,通过各类媒介,加大对执法办案的9/10宣传力度,在耳濡目染的氛围营造过程之中,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部门经济卫士的良好形象。基层对党委的意见建议3从最基层的角度,以具体的事例,为基层干部减少工作负担提点意见建议。一、关于填表报资料多的问题。一线扶贫干部,经常被要求采集各种各样表格。贫困户花名册、低保贫困户花名册、一般贫困户花名册、残疾人花名册、产业资金扶持花名册、贴息贷款花名册……建议减少表格填写,特别是涉及饮水、道路建设等专业性信息采集以业务部门为主,如果让基层来采集数据始终不精准,浪费人力物力。且几乎所有的表格都是动态调整,只要其中一个表的某一项信息调整,如婚进婚出或新生死亡或外出务工或住院就学等,其他几乎所有表格都要跟着调整,否则各种表格的信息就不精准。建议所有数据以季度或半年或一年固定采集一次,不宜由上级某个领导或某个部门随意安排基层采集数据,否则造成各种表格信息之间逻辑混乱、数据混乱。二、关于检查督查多的问题。检查督查第一条就是看资料,看有没有开大会部署、有没有方案、有没有图片。我们都清楚,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不一定比不发展少。上级机关都是在城区,来到基层的贫困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