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一、是非判断题1、在《唐律疏议》中,“律”和“法”同样具有规范、制度之义。(√)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3、《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提出的2035年要实现的中长期法治建设目标不包括2023年秋季XX市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复习资料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4、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5、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要落实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6、“八五普法”确立的工作原则之一是要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7、权利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更多的是强调义务和禁令;而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时不但强调义务,同时还要强调权利。(×)8、“任何人不因对法律的无知而受原宥”,此话说明的是,如果对于法律缺乏了解,可以适当减轻或者从轻处罚。(×)9、习近平总书记:“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启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0、道德的法律化,不一定是共同道德、客观道德的法律化,可以是个人道德、主观道德的法律化。(×)1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仅是形式上的法律之治,更是实质上的良法之治。(√)12、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协调统一的,但是党内法规不能转化为国家法律。(×)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14、发展党员要把能力标准放在首位。(×)15、根据“港区国安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事务,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责任,并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问责。(×)16、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后施行。(×)17、合宪性审查,就只是对宪法以下的所有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18、通过修宪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宪法指导思想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19、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第2页共22页20、受理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申诉的监察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半年内作出处理决定。(×)21、权利救济的最终途径是权利的司法救济。(×)2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3、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可以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24、境外非政府组织是指在境外合法成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智库机构等非盈利、非政府的社会组织。(√)25、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不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26、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进行搜查、没收,但不能进行行政拘留。(×)27、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28、行政相对人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人民法院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29、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30、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民事行政诉讼司法赔偿和监察赔偿。(√)31、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国家赔偿。(√)32、重大行政决策草案提交决策机关讨论前,应当由负责合法性审查的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合法性审查。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33、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坚持以不公开为常态、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34、2021年1月22日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设立的处罚类型中,新增了“通报批评”。这意味着“通报批评”将成为行政处罚的一般种类,统括具有一定共性的行政处罚行为,通用于整个行政法制度,适用于各个单行法。(√)35、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36、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一律不发生效力。(×)37、根据法律规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38、《民法典》对加强国有财产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39、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最常见的债的发生原因,合同债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40、经济法的形成源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内在地需要国家以某种法律形式来对市场经济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41、“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是设立有限责第3页共22页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42、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增固定资产和更新改造现有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43、随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日益发展,证券业务监管还体现在对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监管以及对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的监管。(√)44、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45、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46、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47、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所在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各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48、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49、国家在生态功能区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50、社会保险旨在向全体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摆脱人生的各种灾害。(×)5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方可申请仲裁。(×)52、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53、多支柱养老保险立法由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立法组成。(×)54、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劳动者可以上班的,用人单位应安排工作。(√)55、行政诉讼审理过程中,出现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形,按照撤诉处理。(√)56、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57、对于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58、对于未公开审理的案件,不用公开宣判裁判结果。(×)59、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公文。(×)60、国家机关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公开所有的政务数据。(×)61、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或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被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的诈骗,诱使被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62、银行对于买卖、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个人,可以采取惩戒措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开设新账户。(√)63、当搞不清楚是否遭遇诈骗时,可以主动拨打110或96110进行咨询。(√)64、当你收到手机短信,表示有人正在登陆你的手机银行,可能你正在遭遇诈骗,要立即中断任何屏幕共享软件,同时登陆手机银行App查看或致电银行客服。(√)二、单项选择题第4页共22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把法制基本要求简洁地概括为“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两个方面的是(A)。A、董必武B、李先念C、彭真D、刘伯承2、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部门划分的是(A)。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B、自治条例C、地方性法规D、单行条例3、法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包括(D)。A、法律制定B、法律实施C、法律监督D、法律评估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C)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下列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B)A、“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1999年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B、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C、2006年“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被写入党章D、人权作为一种抽象的基本权利,我国至今未能建立相关的司法保障制度6、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党内法规体系的表述,有误的是?(B)A、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B、党内法规适用于党员干部,适用范围较小,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可有可无C、应从党内法规的制定、备案、解释、执行等方面,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D、应从理解和实践层面理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7、下列关于法律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C)。A、必须有专门的形式和制定程序B、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C、自发的过程和结果D、自觉的过程和结果8、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不包括(C)。A、法安天下,德润人心B、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第5页共22页C、法治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倡导,法治优于德治D、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9、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结合材料,下属表述不正确的是(B)。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急迫需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西方精神文明的结晶,是全球化的产物C、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D、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0、关于如何提高立法质量,表述错误的是(C)。A、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B、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C、法律专业人士法律知识渊博,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就是由专业人士立法,而无需考虑文化水平不高的民众D、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11、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D)。A、党员干部要以明大德之范,尽忠诚之心,严守“四个意识”铁律,坚定“四个服从”,担当时代重任B、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党员干部立身处世、为政为官、干事创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C、是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思想外延和内涵的系统阐述,对新时代德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D、是过于强调道德、忽视法律的认知,是对道德泛化的支持12、党内法规中位阶最高的是(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