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内容提要: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拓宽工作领域。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关键词:博物馆非遗保护传承我国地大物博,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古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了风格独特、种类繁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体现了先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文化热潮的背景下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不仅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相互了解和对话的桥梁,是人类共同创造新文化,走向未来的重要动力源泉。20世纪后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人类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这些具有文化多样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必须面对的课题。博物馆作为一个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的重要机构,担负着保护、展示国家或本地区、本民族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提高国民文化科学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等方面的重要使命,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特殊使命,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定义为:“被群体和个人视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和表现形式(包括必要的知识、技能、工具、实物、工艺品和场地),而且须与普遍接受的人权、平等、可持续性及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等原则相一致。各群体为适应其—2—生存环境和历史条件不断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历史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陈燮君在《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一文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先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概括为“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不脱离具体的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活’的显现。因此,对一个民族来说,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全球3000多个民族,因为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经历、生活等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创造了不同的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礼仪、节庆、传统工艺等等。这便是人类自己在不同环境下各自的创造,形成的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公约》所指出的,它们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又是对可持续性发展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产品,有很强的个人性、群体性、民族性和区域性。无形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显示了人类对文化遗产的一种全面尊重,标志着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新的阶段”,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创造和继承者的尊重,也建起了一个平等与其他个人、团体、地区对话的平台;使人类文化更丰富、更多彩、更繁荣。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关系受到国际博物馆学界的高度关注。2000年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年会就将“博物馆与无形遗产”作为讨论主题,2002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博协亚太地区大会也将“博物馆与无形遗产”作为主题,并在大会结束时通过了以《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为主题的上海宪章,2004年在韩国汉城召开的国际博协代表大会更是将大会主题确定为“博物—3—馆与无形遗产”,并将当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也定为“博物馆与无形遗产”。在国际博协为代表的国际博物馆学界大力倡导下,国内外众多的博物馆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学者曾针对“博物馆与无形遗产”这一主题发表了大量的论述。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第三条中关于博物馆的定义,即“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我国的《博物馆馆理办法》(文化部部务会议2005年12月22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5号发布)将博物馆定义为: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学界仍有较大的争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其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以上论述可知,博物馆的职能是研究、采集、保存、传播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与人类(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不论是博物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人类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博物馆学认为物是博物馆的基础,但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我们往往会忽视了对于人的关注。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前主席鹤田总一郎就曾说过:“博物馆必须把对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也就是说博物馆应当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博物馆固有职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三、博物馆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一是发挥博物馆的收藏功能。收藏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首要职能。早在20世纪中叶苏联学者就曾经提出“博物馆的物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2005年我国著名的博—4—物馆学者苏东海先生又更加具体的指出“博物馆物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博物馆功能发生的根据,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有什么样的物就有什么样的博物馆。”这一切都说明了物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博物馆的藏品都是具有物质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没有物质形态文化表现形式,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割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联系。以往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物质文物上,对非物质的文物不够重视,致使庞大的、灿烂的无形遗产缺乏收集整理,任其在民间自生自灭。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确立与保护遗产工程的启动,我们才意识到文物也有非物质的成份,即“一切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都是文物。”但是已有不少非物质遗产由于我们的忽视而消亡。因此,我们有责任挖掘抢救和保护这些幸存的遗产,让其保存、传承下来。长阳是土家族的聚居区,十多年来,长阳博物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抢救征集了一批价值较高的民族、民俗文物,为研究、展示土家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二是发挥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就是最好的保护,弘扬传播不仅是对保护的促进,也是保护的目的。博物馆的重要职责是通过陈列展览,为人们提供学习、教育和欣赏的机会,其目的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要继续传播和发展,就要克服自我封闭的作风,寻求社会参与,借助博物馆的宣传阵地,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文化创新能力。非物质遗产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将接受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博物馆要吸引观众,就必须搞好多种形式的展览,而民间艺术表演是博物馆的一种动态形式,是“活”的展览。如2007年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在宜昌举办之际,长阳博物馆和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联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时,就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当地传统民居为展示平台,邀请民间艺人现场演奏南曲、制作西兰卡普,这种展示手段得到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的充分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是生活文化,此类文物与传统的文物相比,其价值的主要体现是其所反映的民俗事象、民俗行为与民俗精神。因此,民俗类的展览,可以采取复原法,尽量展示民俗事项的过程,让观众能看到且可参与到模拟出的当时的真实生活之中,如前几年在北京展出的《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展》,运用了多幅大型彩色照片,采用了复原、实地表演等多种陈列手段,既制造和烘托了少数民族风情的氛围,又使观众沉醉于摄影艺术的天地—5—中,从而加强了观众对展览内容的印象。这种极富创造性的展览形式,获得了很大成功,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增强广大公众对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现实认识情况来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理解情况并不乐观,而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则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唤醒全社会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让那些遗产的拥有者及相关者知道其重要价值,并知道如何去保护它。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得到传承发展,就必须得到广泛的社会认知。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开的文化机构,举办展览展示,开展社会教育是其固有的基本职能。而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和社会教育洽洽又可以成为向全社会开展遗产主题教育重要手段。2006年初文化部、教育部等9部委在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市民竞相前往参观。展览给遗产带来的社会认知,超乎了主办方的想像。2011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长阳博物馆精选80多件清至民国时期的土家刺绣与西兰卡普等民俗文物举办《土家刺绣与织锦艺术展》,吸引了大批市民参观,为宣传和保护土家刺绣与织锦这些巴土文化的活化石,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除举办展览这种形式,还可开拓广阔的教育传播渠道,如举办专题讲座、编辑出版教育普及性读物等,近几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利用县电视台开办的“土家讲坛”栏目,举办了“名疆古地话长阳”、“长阳文物”、“巴人之源”、“巴人与土家族的关系”等内容的系列专题讲座,深受好评。这种教育形式,扩大了教育受众面,使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随着全社会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可,遗产必然会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进而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形成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四是发挥博物馆的研究功能,使广大公众进一步认识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加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博物馆的主流研究是基于物的研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参与者,加强对民俗文物的研究,是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任务。这与民俗文物的征集、收藏、展示、宣教的效果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民俗文物的利用,民俗文物研究,是博物馆相关业务活动的工作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在农业社会产生的文化遗产,进入工业社会后慢慢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正在面临时着快速的消失,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使人们对遗产的文化价值和传承和变化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这种研究工作对于遗产的保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传递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研究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并对于今天的科技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深入研究、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内含的文化信息,对于今天的科研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不仅考古学文化丰富,而且还有大量具有浓郁民族性和强烈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阳博物馆承载着本地区人类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艰巨使命,在具体工作中,始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先后发表《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