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营商环境优化材料通用多篇做好“5篇文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吴忠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以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着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有速度的审批、有温度的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做好“便利”文章,推动市场主体“快办事”。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便利化措施,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快准入”,开办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定制审批”、“清单制+承诺制”、联合图审和联合验收、水电气暖排污联合报装等改革,审批实现全流程网办,时限压缩50%,图审时间缩短至20个工作日内。推行办税缴费214项业务“非接触式”服务,90%以上涉税业务实现网上办。全市不动产登记基本实现即时办结,抵押权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是做好“清障”文章,破除体制机制“肠梗阻”。督促公布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事项、监管事项目录等8个清单,推动“清单之外无审批”“非禁即入”“无事不扰”等清单制度落实。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预防、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审查与市场主体有关文件79件。开展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废止4件、修订10件。三是做好“减负”文章,促进企业经营“降成本”。大力推进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亿元。全面推行“三零三省”用电服务,降低办电成本亿元。精准落实金融“惠企政策”行动,为万户小微企业减息1399万元。推行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全程电子化交易和电子投标保函(保单)等措施,共出具保函497个标段,实际开具保函1681笔,担保总金额亿元,保费仅万元,工程建设单项合同估算价1000万以下免缴投标保证金314个标段。四是做好“活水”文章,激发市场主体“新动能”。开展中小企业账款清欠行动,清偿拖欠中小企业债务1386万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首贷户拓展长效机制,拓展首贷402户亿元。开展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2笔亿元。开展融资“担保倍增”行动,全市7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户数万户,在保余额亿元。推出“惠农e贷”“宁科贷”“商户云贷”等多种信贷产品,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7亿元。完善政府检察院联动工作机制,在全区率先建立破产专项基金,汉能吴忠市太阳山光伏发电成功破产重组。2022年,全市市场主体新增万户,总量达到万户,稳居全区第二。五是做好“护航”文章,扫清企业发展“绊脚石”。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和“百所联百会”机制,加强民营企业调解工作,推动全市各律师事务所与5家县(市、区)工商联和全市37家商会开展对接。发挥“吴忠法宝”“12348”法网等平台优势,为民营企业合同履行、劳动用工、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制定《吴忠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建立府院联动、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打假维权协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维权警务室等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吴忠受理窗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强化警企通联,共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类案件25起。制定《吴忠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严肃查处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行为。做好“五字”文章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工作开展以来,华亭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用规范行政权力的“减法”、提升服务水平的“加法”,激发市场活力的“乘法”,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一是做活“放”的文章,打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着力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提升“一窗一网通办”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行企业开办1个环节1个工作日内办结,允许商事主体“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简化企业注销流程,在本市试点开展歇业备案制度,推行“一口办理”。全力落实政务服务“一张网”要求,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实现政务服务网县乡村全覆盖。二是做优“服”的文章,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推进政务“组团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企业服务员”制度,组建“政策专员”团队,推进企业诉求有效解决。建立“服务直达”模式。实现涉企政策“免审即享”,开通政策直通车。持续推动减税降费、减租降价等纾困惠企政策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三是做精“管”的文章,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推广“标准地”落地模式,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入驻园区,提供标准厂房或“标准地”,实现企业入驻即可生产或入驻即可开工建设。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入区企业配套融合。打造高效融资支持体系,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绿色制造、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领域创新力度,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四是做实“法”的文章,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依法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大司法保护产权力度,建立健全涉及政府产权纠纷治理机制,依法严格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权利,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健全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等有机协调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五是做深“信”的文章,打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展诚信政府行动,推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有违政策、法律的不承诺,做到诚信招商、待商、留商。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无障碍沟通直达机制。落实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反映问题梳理、交办、督办机制。建立政府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积极倾听企业家、市场主体意愿和呼声,不断提升政府的诚信度和亲和力。做好精细服务文章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金台区深入贯彻省市区“三个年”活动,以智慧税务为驱动、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不断创新纳税服务举措,统筹推进5大类20项121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着力提升精细服务质量,提高纳税人缴费人办理税费业务的便捷度,努力创造流程更优化、服务更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一、线上线下共发力,办税缴费更便捷。以税费事项办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实体办税兜底”的办税模式,将233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落到实处,让纳税人应知尽知、能用会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税企交流群、线上培训等方式加大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的宣传力度。结合实际缩减实体办税缴费窗口,增加全区办税服务厅办税体验区和自助办税区税务工作人员,加大对纳税人缴费人“非接触式”办税缴费的辅导力度。大力推行“网格化服务”,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对纳税人缴费人开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上门辅导。截至目前,全区“非接触式”办税缴费率已达96%,纳税时间大幅缩减。二、开展走访宣传,精准政策落实有力。围绕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大力开展宣传辅导,不断拓展宣传渠道与宣传载体,创新推出“税务管家”宣传走访模式,并建立今年工作台账,有序开展工作。2023年第一季度组织“税务管家”专家团队,对辖区东岭集团、金台农商行、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走访座谈问计问需,为重点税源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送阅红利账单,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及时解决涉税需求,推动税收政策直达快享。举办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印制各项税费政策宣传彩页5500余份,并在银泰城、居然之家、冠森大世界、东岭廊桥等商贸区和办税服务厅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展示税收宣传月主题,营造良好税收宣传氛围。三、落实落细服务制度,实体办税更加高效。严格落实办税服务厅办税公开、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一次性告知、容缺办理、领导值班、365天办税缴费7*24小时“服务不打烊”等各项服务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台账,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办税服务厅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纳税人办税缴费体验佳。同时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组织区级领导走进办税服务一线,通过亲身体验察实情、听民声、解难题、促整改,有效推动纳税服务水平改善提升、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做好3篇文章,切实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XX区财政局以“打造‘贵’在服务品牌,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写好“减负松绑”“惠企纾困”“亲情政商”3篇文章,努力促进政府采购、信贷投放、保护中小企业等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减负松绑”,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取消标书工本费和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降低履约保证金缴纳比例,推广电子保险、保函使用,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建立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XX区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工作方案》,强化部门协调联动。2022年,为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落实税费优惠亿元。三是印发《关于做好免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的通知》,明确免租对象和免租期限,2022年,共减免413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租金亿元。围绕“惠企纾困”,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线上引导域内企业通过“信易贷”平台对接融资,线下开展全区银企对接会,全年累计达成融资合作意向亿元。二是出台《XX区中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安排续贷过桥专项资金,缓解企业临时性资金需求。截至12月底,全区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全年新增信贷投放亿元。围绕“亲情政商”,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一是扎实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专题活动,印发《池州市金融业关于金融惠企纾困稳经济政策告知书》《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十问十答”》12万余份,组织9855人次、走访市场主体55386个,走访比例100%,实现市场主体全覆盖;收集融资问题4498个、已解决4498个。二是制定《XX区财政局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若干行动方案》,成立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5个专项工作组,深入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服务企业家日”“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当好政企沟通的“联络员”,当好问题化解的“协调员”,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