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离骚教案样例【最新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大学语文离骚教案样例【最新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语文离骚教案样例【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离骚获奖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2.品味本诗比兴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作者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x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二)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楚辞是发源于中国x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三)屈原的名句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x》)参考资料,少熬夜!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x》)(四)题目解说《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关于“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五)写作背景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二、学习过程任务一:疏通文意梳理行文脉络任务设计:1、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通文意。圈出有疑问的地方。针对疑问进行指导。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行文脉络:①首先介绍自己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和美好的名字。②接着叙述自已的才能修养、忧虑希望,表达立志改革,愿为前驱的报国之情。③然后追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④最后反思,表现了诗人高洁自守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反省自己和献身理想的热情。3、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②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楚辞集注》)③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小结: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参考资料,少熬夜!4、明代汪瑗道:“内美是得之祖、父与天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朗读第二段,屈原怎样阐述“修能”。运用比喻。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撷宿莽,都是比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小结: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导夫先路”,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任务二:体味诗人的情志任务设计:1、诵读第三段和第四段,请找出表达诗人品德和情怀的诗句并分析。学生探究总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体现了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明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明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渝的品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突出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小结:因此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康,故死而不容。”“虽放流,眷顾楚国,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1篇之中三致志焉”又说,“虽与目月争光可也”。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3、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类归纳并分析表达效果。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归类分析。①“蕙茝”、“蛾眉”、“兰皋”、“芰荷”、“芙蓉”、“芳”、“繁饰”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②“众女”、“泽”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③“鸷鸟”比喻君子④“方”比喻正直端方的人⑤“圜”比喻世故圆滑的人表达效果: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小结:比兴手法不是《诗经》的专利,在《离骚》中也运参考资料,少熬夜!用大量喻。《文心雕龙比兴》中也说:“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这些论述,肯定了《离骚》的历史地位,也指出它与《诗经》的渊源关系。任务三:探寻“美人香草”象征义任务设计《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和香草”两类意象。分析《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象征义。“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作者自喻。《离骚》前半部分,屈原将楚王作为男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女性,美人是其自喻。以男女婚娶喻君臣相契,以男方的变卦喻楚王的疑忌贤臣、对自己不能始终信任的事实,所以才有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叹。《离骚》后半部分,屈原又转为男性,“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而将君王喻为美人,他四处“求女”,即寻求圣主贤君。然而,周围都是些蔽美嫉妒的小人或庸臣,理想求而不达。《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芰荷、x离、蕙菌桂、白芷、兰、椒、菊、芙蓉、杜衡”等四十多种。这些“香草”寄寓着诗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高洁品质的象征。任务四:探究艺术特色任务设计《离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请根据课文总结其艺术特色。①句式的灵活参差。《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扩大了诗歌的容量。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楚民歌句法,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出现了不少工巧的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交叉使用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②“兮”字的创造性使用。从《离骚》来看,两句用“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③比兴手法的运用。诗人运用奔放而瑰丽的想象,将楚地特有的风物引入诗篇,繁多的比喻,不但使叙事、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蕴藉有致。三、主题归纳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四、作业背诵默写第三段参考资料,少熬夜!离骚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教学重点、难点1、赋和比的写法。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3、背诵◆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解说;本文是1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媒体设计放录音或配音朗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二、解题《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1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参考资料,少熬夜!(4)课堂训练。A、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之哀民生之多艰高余冠之岌岌兮以长太息以掩涕兮既替余以蕙兮竟周容以为度固固时俗之工巧兮自前世而固然B、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吾知其亦已兮。长余佩之陆离。(5)课文总理。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6)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具体研习课文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明确: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1)热爱祖国、忧国忧民。(2)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3)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2、研习1~7节(1)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2)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3、研习8~13节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三、欣赏品味1、品味赋的写法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品味比的写法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四、布置作业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参考资料,少熬夜![1]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