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1一、教材和学情分析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使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例如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生产和生活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是学生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而生活中人们认为这两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于靠感觉去判断,很难精确,甚至有时会出错。本节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时间的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迁移能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本节知识点学生在小学就有所接触,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容易掌握。但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课本首先给出了两幅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测量,认识到人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从而引出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的必要性。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可能很少经历过,课堂上要及时纠正学生平时生活经验中的一些误区:眼见不一定是真的,眼睛也会骗自己;测量结果往往漏写单位等。另外,长度的测量中要求估读,而这一内容在学生已往的经验中是空白,这也是学生不容易搞懂的,也是本节的难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刻度尺、秒表,会使用它们测量,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2).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减少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地测量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使用工具测长度、时间和记录结果,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刻度尺和表表;(2).测量工具的正确测量和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测量,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误差的概念。四、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问题导入:用眼睛观察课本第10页的两幅图,在第一幅图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第二幅图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问题:(1).目测的结果是怎样的?(2).用尺子量一量再比较,看看有何发现?推进新课:〈一〉、长度的单位自学课本第十页到十一页,与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相比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m=10-1m1cm=m=10-2m1mm==10-3m1μm=001m=10-6m1nm=000001m=10-9m知识拓展:阅读课本第11页“小资料”,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s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阅读课本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二〉、长度的测量1.认识长度测量工具: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1)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2)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3.刻度尺的使用(1).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②它的量程是多少?③它的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学生活动:测量铅笔的长度、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①.选准: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②.放好: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将刻度尺立起,使有刻度线的一侧贴近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的刻度线作为测量起点,测量结果应该等于末端读出的刻度值减去测量起点的刻度值。③.读对: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与尺面垂直;除读出分度值以上各位(即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即估读值)。④.记全: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三〉、时间的测量提出问题:你知道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交流总结:(1)时间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2)计时工具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分组实验:①.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②.用停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以及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归纳总结:机械秒表的外形如下图所示。①.机械停表表盘:分钟盘:中间小盘,量程15min,整数分钟之间有半分钟刻度线;秒钟盘:外边的大盘,范围两个,分别是0~30s、30~参考资料,少熬夜!60s;秒钟盘范围确定:分钟盘指针超过半刻度时就读30~60s的秒钟盘,没有超过半刻度时读0~30s的秒钟盘。②.读数:分钟盘示数+秒钟盘示数,不估读。③.启动与停止:A为启动、暂停按钮,B为归零按钮。使用机械停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下归零按钮,使两针指在“0”处,再按动启动、暂停按钮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又按动启动、暂停按钮,这时停止计时,最后读出时间值。〈四〉、误差提出问题: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教师讲解: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作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交流讨论: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归纳总结: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三一刀客*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知识反馈:让学生完成本节随堂练习,检查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巡回辅导。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两种测量,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正确读数中的估读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另外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物体的长度进,有一部分学生还有一定的困难。这还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时间来加强和巩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且操作性强的一项活动。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己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测量对象的关系活动中应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活动目标1、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工具进行测量。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乐于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活动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积木木棒、铅笔、大熊图片活动建议1、出示大熊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提问:大熊制作一个和桌子差不多长的玩具橱,可他不会,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工具和测量长度。(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的长度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方法。(2)请个别幼儿演示,提醒其他幼儿进行观察。(3)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4)请幼儿运用心经验擦亮并记录。3、鼓励幼儿运用不同工具测量。(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P28,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测量的次数。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测量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次数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多。(4)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感兴趣的物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反思第4目标: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物体的远近,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3、会进行8以为的看图列式计算。准备:1、确定场地,绳子、圈、尺子等测量工具若干。2、笔、纸人手一份。3、算式操作单。过程:1、目测物体的远近:游戏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幼儿按教师指定方向走,如走向滑滑梯、跷跷板等,听到停止信号,幼儿立定。2、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远近。3、幼儿在次测量并进行记录。启发幼儿相互验证远近。4、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测量同一物体,发现测量工具与测得数据之间的关系。5、看图列8以内的算式。(1)看图列加法算式。(2)看图列减法算式。参考资料,少熬夜!(3)教师提供其他操作单,供幼儿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3、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测量,提高估测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学会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⑴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⑵领会积累法和以直代曲法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劣估测长度和时间。教学关键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交流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圆规、秒表、量筒、量杯、水、金属块。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已学过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几个实际的测量问题,比如能否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和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新授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⑴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一张纸有多厚?生交流回答,师总结:纸张的厚度:h1=h/n提醒学生注意:h是一摞纸的厚度参考资料,少熬夜!n是纸张的张数,而不是页数。指导学生进行活动1: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拟定测量方案和步骤交流测量结果。师总结。指出测量方法⑴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mm;⑵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______________张;⑶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mm。(多媒体出示)累积法: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变得可直接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便得到微小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⑵教师提出问题:测量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师总结。指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