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同志们:刚才,县发改局、县行政审批局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部分单位作了经验交流和表态发言。希望做的好的继续努力、再创佳绩,有差距的加快补短、提质增效。下面,我再强调4点意见。第一,提高站位强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是政治要求,是我们对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委书记强调,真正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降的降到位、把该给的给到位、把该扶的扶到位。2023年9月1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立足公平竞争、实现公开透明、打造公正文明的营商环境,重点从建立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严格规范的法治环境进行了具体规范。县委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县重要工作之一,举全县之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这些都充分表明,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不抓不行、抓不好更不行。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持续打造便企利民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二,聚焦问题找差距去年以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项目审批提速增效、要素价格逐步降低、投资环境稳步向好等新成效,成绩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一是部分指标存在差距。2022年接受考评的8个一级指标中,3个指标排位下滑,4个指标位列第一、与排名第一还有差距。特别是从三方机构摸底情况来看,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气、包容普惠创新*项指标得分均低于X分,严重影响了整体评价。二是政务服务不够高效。部分事项办理效率较低,比如,“获得用气”方面,我县办理时间为X个工作日,全市最佳为X个工作日、平均为X个工作日。个别行业窗口作用发挥不足,比如,川渝通办中X个部门X个事项多年来办件量均为X,部分事项设而未推、设而未用。全程网上办事程度不高,电子营业执照在不动产登记、税务、公用事业、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应用偏少,等等。三是助企纾困用力不足。落实挂联企业和项目制度不到位,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用力不足,推动涉企优惠政策落实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今年7月抽查中,《县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知晓率仅15%,《县金融支持经开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知晓率仅25%;金融信贷陷入“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的恶性循环。四是利民惠民短板突出。部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仍存在短板弱项,群众意见较大。比如,从我县内部看,5家天然气公司初装费用差异较大,场镇高低差距X元/户,农村高低差距X元/户;从周边对比看,同时期较兄弟县等地初装费用低X元/户,且还赠送天然气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反思检查,深入查找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落实针对性举措,加快补短赶超,确保全县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不断提升。第三,锚定目标抓落实营商环境是地方综合实力、区域竞争能力、现代治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地区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表现。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主动“放”出活力和动力,依法“管”出公平和质量,全力“服”出效率和便利。一要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要稳步推进放权赋能。县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加强联动,理清执法职能,加大执法保障,稳步推进行政职权下放承接,逐步解决县级部门“能管管不到”、乡镇“想管管不了”的问题。要着力提高审批效能。大力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后补机制,合理精减审批事项和条件,持续扩大“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覆盖项目和服务对象。要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动“一网通办”向“一网快办”转变,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事项一网受理、一次办成。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牢固树立“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理念,重点提升窗口服务能力,努力做到受理热心、办理精心、服务用心、群众开心。尤其是对群众的咨询事项要一次性告知所需手续,坚决遏制让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等问题。二要营造安商利企的经营环境。要抓好优惠政策落实。持续开展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清理,稳步兑现优惠政策。深入开展“送政策到企业”宣传服务活动,全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快速、足额享受到政策红利。要提高助企纾困实效。持续落实挂联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县级干部要组织责任单位每月下旬全覆盖走访重点企业和项目,针对问题建立台账、跟踪督办、销号管理,确保企业合理诉求得到真解决。要强化要素保障。严格执行经开区用水用电用气支持政策,着力营造低成本要素环境,支持企业减负前行。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优化服务、创新产品,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坚持传统渠道和市场化手段并用,积极协调解决鞋服企业“季节性”用工短缺等问题。三要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坚决消除民间资本准入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垒,真正让民间资本进得来、稳得住、发展好。要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简化企业开办程序,重点在“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上下功夫,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要支持国企民企竞相发展。坚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企、民企在主导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投资等方面良性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干事业、敢创新、有作为。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防范和治理政务失信行为长效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失信行为的监督力度,一体构建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市场。四要加快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督管理,突出整治发生在市场主体周围的违法违纪案件,有效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聚焦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强化政府履约践诺,提升政府公信力。要规范执法行为。推行容错执法、柔性执法、首违不罚等模式,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罚款等财产处罚措施。持续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要强化法治保障。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市场主体和群众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善于通过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切实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四,强化保障求实效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抓紧抓好,以一流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先行区提供坚强保障。一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协调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定期研究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县营商办、县推进协调办要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定期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交办、跟踪销号。各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要抓好任务细化分解,强化统筹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二要从严从速抓好整改。各指标工作专班要赓即召开专题会,结合三方机构调研报告,全面梳理各项指标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年底前各项指标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同时,各级各部门要聚焦助企纾困、利民惠民等方面重难点问题,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短板,着力打造成渝地区一流投资洼地。三要严格严肃督查考核。县纪委监委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与群众和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开展专项监督,对因失职渎职影响工作大局的依纪依规严肃查处。同时,要持续加大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力度,推动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维护者的良好氛围。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聚焦群众和企业关切,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持续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增便利,全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助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