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组织方面剖析问题产生原因3篇组织方面剖析问题产生原因1按照全市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工作小组的安排部署,自己在集中学习、会议研讨、调查研究、与同志们谈心、谈话的基础上,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对照榜样标杆,立足本职、立足岗位、立足自身,不断把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行动上存在的问题一一找准,深刻检视反省、深刻剖析原因,列出了个人在主题教育中的收获清单、检视问题清单,整改问题清单。现将有关情况向大家予以汇报:一、个人收获清单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我有如下深刻体会和收获:一是基层党员干部要崇尚实干,狠抓制约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狠抓地方改革开放的大事、要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好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盼望解决的问题进行整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化初心为恒心、化使命为担当,着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为民服务的质量。二是党员干部应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看齐、对标对表,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思想观念、强化作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抒写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新华章。2/131、理论学习的力度不到位。仅仅满足上级安排部署的基本政治学习任务,没有考虑到政治理论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机协调性;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重留痕,轻收获;重声势,轻效果,结果导致政治理论素养不高。2、思想政治方面还存在政治站位不够高,认识问题深度不到位的问题。有时看问题,做事情,仅从小局出发,缺乏大局观念,谋定而后动的政治定力不足;思想认识有时僵化,不能将最新政治理论成果、最新工作方法用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高效、便捷开展。3、干事创业方面。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敢于担当负责,抓好落实;但是对于其他领导同志分管的工作,往往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识,认为不是自己分管范围的事,管多了害怕影响同志们之间的团结,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自己的大局意识不够强,条块意识严重,担当意识不够强的问题。4、为民服务方面。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题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落到实处。由于自己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认识,作风建设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扎实、成熟,加至自己性格比较急躁,导致出现了一些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欠缺的现象,没有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影响了和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5、清正廉洁方面。在工作中虽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要求家人和身边人保持廉洁自律。3/13但个人还一定程度存在“享受在前,吃苦在后”的错误思想认识;有时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工作中存在发号施令的多,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的少;此外,勤俭节约意识不够强,存在浪费的现象。二、问题整改清单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鉴别力。今后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党章党规党纪,以理论素质的提高促进理论功底和对事物判断能力的提高。同时在深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把理论学习的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党的事业发展上。2、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今后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永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仰。3、牢记宗旨意识,全力为民服务。党的根本问题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要不断改造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摆正自身与群众的位置点。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杜绝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牢固记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话语,坚持结合工作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变革中获得更多的安4/13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4、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廉洁自律。今后将结合自己分管部门的有关工作,自觉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到二级单位日常管理之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落实、同检查。同时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力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共产党员的清正廉洁本色,无私奉献本色,全心为民服务本色。5、增强担当意识,服务工作大局。今后在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增强艰苦创业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要在“忠诚、担当、廉洁、高效、务实”上狠下功夫,推动全局工作高质量开展。组织方面剖析问题产生原因2存在的问题一:管理问题我国社区服务总体上在由政府主导,突出表现在政府大包大揽。许多社区服务的职能本不该由政府承担,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延续,政府的触角伸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改革开放后虽逐步出现非政府社会组织,但这些服务力量仍依附于政府权力,或者直接是政府的下属单位,受到政府机关的过多干预,难以发挥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的优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区服务的职能由街道和居委会来履行,应该是管理部门的政府机构却没有发挥出管理、规范和指5/13导方面的作用,出现了事无巨细、触角过长和角色缺位的尴尬局面:需要什么样的社区服务,应该以什么标准制定相关的政策,在社区服务上花多少钱(即用多少财政),怎样为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如何在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之间做好平衡等方面既缺乏深入有效的研究,又没有足够有引导力的规划和其他配套措施,糟糕的结果就是现在的社区组织发育不全,无法发挥民间的服务力量,而同时政府自己的服务质量也不高。有些政府部门出于习惯性思维或者是利益关系,直接包办代替本应由人民自己负责的服务内容,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反而成为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阻碍。当然,完全由政府或者企业单位大包大揽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各种制度和文化不会在过渡时期自发出现,需要政府、社会和每个公民合力推动。广东省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总体看来,我国民间自治的社区服务组织发育得还很不够,其承担服务的能力也还很有限,以致各种服务力量要么力所不及,存在很多服务空白,要么触角伸得过长(以政府为典型)。无所不包的社区服务使主管的民政部门力不从心,政府部门之间也不够协调。因为社区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民政工作的职能和权限,单独民政部门的管理难以适应社区服务大环境的发展要求,该管的管不了,该给的给不了,在政策和组织领导上制约了对社区服务的发展。问题二: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素质不够高一方面,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年龄过大,年轻人,特别是6/13高素质的年轻人比重过低。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年轻人多不愿从事低收入的社区服务工作。许多工作人员都是离退休或者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人员、转业人员等,志愿者就更少了。总体上,专业的服务能力不高,居委会干部的代表是“大妈”,真正接受过社区服务方面的技能培训的年轻人还相当少。问题三:社区服务的投入很不足资金的短缺,人才的缺乏,以致服务水平低是社区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的基层领导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又不得不打出推出一些社区服务,或者打起一些招牌。有些地方的社区服务中心来利用自己的设施如房屋,收着房租过日子,不思如何服务。除开投入不足的问题,不同地区、社区的投入也差别明显,如中心城区的社区服务设施就远多于郊区(农村且不论)。但总体上,我国的社区服务公共设施相对陈旧,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必需的基本服务需求。新修的居住小区大多有一定的基本服务设施,如锻炼用的器材、游泳池等,但是许多都是宣传用的噱头,真正可供日常使用的未必很好,如晨练、晚练的跑道、一些普通的运动设施等都未必佳。公共资源投资的设施就更是不够了。另外,社区服务还存在管理未能发挥合力等问题,但笔者研究有所不及,仅简述。以前的社区,追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体制容易造成大量资源重复消耗,建设的重复率7/13过高,利用率过低,各部门间,各社区间没有实现充分整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应该得到最优化的配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特对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提出以下建议:建议一:调整社区服务工作与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的角色应该包括对社区服务工作进行指导,但具体操作的工作主要就应该由社区居民自主去完成,自我服务,这样才能科学地定位需要社么服务和进行什么服务。当然,这还急需发展这需要政府和公众等全体社会组织和个体的共同实践和理论界的研究支持。首先,要彻底改变目前社区服务中社区服务中心挂靠政府部门的机制,社区服务机构要逐渐与政府部门脱钩,做到政社分离。只有这样各司其职,才能适应居民多样化个逐渐个性化的需求。社区服务的自主化才能让居民自愿地建立起来公民化的组织,这样的组织才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社区服务社会化、多元化也有利于服务组织之间的充分竞争,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依靠政府权力垄断服务,或者低效服务。也只有竞争。才能有助于树立和提升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与社区服务就没有关系,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定有关社区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宏观指导,以利于社区服务的规范化、正规化。“面向社会”时社区服务应当做些什么随着专业化和福利性的要求,社区服务机构应当向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社会福利8/13服务。也就是说,便民利民服务及其他赢利性服务要与福利性社区服务相分离。民政部只管福利服务,其他赢利性的社区服务可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为区别起见可称“福利性服务”为“社区工作”,称“赢利性服务”为“社区服务”。因此,新的管理体制可以是,在“立足社区,面向社会”的发展模式下,逐步形成政府指导社区服务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社区服务协会,独立服务服务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的管理体制。建议二: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真正受过专业培训和专业训练的大学层次人才能最终被吸引到社区服务岗位当中来得十分有限,社区服务岗位的工作机会难以真正地吸引到他们。这个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急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服务队伍,一方面,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壮大服务队伍;同时还要多方吸引高素质的社区服务人才,以提升服务人员的经济待遇为主,放权自主,规范管理;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培养基层社区服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对相关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以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使社区服务走上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道路。建议三:设置科学合理的社区服务项目和内容,将社区服务专业化社区服务的核心工作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各种生活需求,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医疗需求等。社区服务的项目9/13或内容都应该以此为导向,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不同居住条件、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的婚姻状况人群的不同状况和需求实际,适时调整服务项目是服务方式。笔者在前1篇文章里曾提到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但可以产业化,同时更应该社会化、法制化和专业化。随着社区服务事业的深入推进,专业化问题开始凸显出来,这主要表现在目前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人员不够专业,前面已经提到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例太低。第二个表现在于社区服务的内容单一,不够专业化。社区服务主要面向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广大城市职工和离退休及失业人员提供社会保险管理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构团体开展双向服务等。但社区服务项目中知识含量低,服务项目落到实处的少。专业化是社区服务生存的依据和发展的护身符。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不仅能带动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缓解社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有利于社会团体的健康成长,改善社会结构,有利于社区服务的职业共同体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社区服务的服务水平,有利于确立和巩固社区服务的专业地位,使社区服务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专门的社区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制定公认的职业规范;成立监督规范10/13实施、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业自律组织;确立保证社会工作顺利进行的格式化程序;建立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