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引言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教育一直以来的基本诉求,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又需要一定的模式,那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研究探索、归纳总结出符合师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就显的尤为重要。在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一课为例,以探究式教学为目标和出发点,进行论述。一、探究式教学概述1.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及指导思想杜威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2.探究式教学的环节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现课程、教材、教法一体化的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探究问题的生成、确定探究方案的策划与设计、探究方案的实施与开展、探究结论的表达与交流。根据地理课堂教学特点、师生特点以及《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这节问题探究的内容,确定以下环节: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温故知新,推进新课;实验展示,直观感知;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学以致用,提升能力。二、案例分析——以《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例1.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1)创造情境,提出问题图片播放由于受暴雨影响某某城区夏季出现“看海”现象,同时教师演唱改编歌曲《夏季到某城来看海》,并提出问题:什么原因让某某城区成为一片汪洋,我们该何去何从?设计意图:结合某某城区内涝图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同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教师演唱可以在展示个人魅力的同时,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2)温故知新,推进新课学生画出水循环的过程,以及复习本章学习的土壤的相关知识即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说明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学生完成p96资料1资料分析,教师总结并展示图片资料,一方面认识某某城市内涝的严重,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初步分析土壤功能缺失与城市内涝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复习水循环的过程,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分析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以及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实感受城市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并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3)实验展示,直观感知学生课前搜集雨水花园的资料,自制盆栽,课堂利用实验展示微型雨水花园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雨水花园每个设置层的作用;最后学生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所设计的探究方案,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实验的准备和操作等各种探究活动,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分析数据和资料,解释探究得到的结果,验证假设,最后陈述表达出探究结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4)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研究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制作PPT,教师帮助学生筛选资料,修改PPT,设计教学内容等。通过学生的讨论活动,认识解决城市“看海”问题存在哪些现实困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活动,展示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5)学以致用,提升能力根据本节课知识以及教师展示的某某市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美景图片,设计某学校雨水花园示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的过程,更加充分的理解雨水花园和海绵城市在城市雨洪控制中的作用,把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升了学生人地协调观,情感上得到升华。2.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在新教材中选取了适合探究式教学的内容,例如地球的历史,大气的热力环流,植被,土壤,农业区位选择,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等进行探究式教学,课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三、探究式教学面临的误区和问题1.教学模式唯一论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主要通过讲授向学生灌输知识。新课改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基于对新课改片面的理解,有些学校或者个人开始推行探究式教学,例如著名的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就是典型的教学模式唯一论。每节课教师只讲授10分钟,其他时间主要就是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学模式确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学生学习生活非常紧张,几乎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种课堂也只是优秀学生的表演课,最后导致班级两极分化严重。而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也是不利的,这种模式下只要事先准备充足,无论教学能力高低都可以把课堂上的热火朝天,毫无特色而言。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基础,教师的自身条件,学科教学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探究过程模式化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调查分析,在探究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华。但是在探究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些老师陷入误区,认为必须按照探究式教学的环节一步步进行课堂教学。探究过程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更不必强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懂得变通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3.教师角色转变存在误区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实施的开发者。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的主人。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有部分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采取一刀切式的改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课程的特点,往往导致探究主题不明确,探究时机不灵活,为了探究而探究,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另一种情况,教师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实验设计,资料收集到归纳总结,面面俱到,学生只需记忆展示,探究过程中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激发。4.探究式教学实施难度巨大通过调查可知虽然国家在努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考试依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中考高考也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学科成绩,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条件很难大力支持,更多是认为在浪费时间,唯分数论依然盛行。还有部分农村地区,资金,科技,设备甚至专业教师匮乏,基本课时都难以保证,探究式教学实施更加困难。在城市中学,多在公开课,录播课和参加比赛时才利用探究式教学。5.其他问题(1)探究式教学比较适合小班教学,人数少,大班级实施时难度较大,特别是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但更多情况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研究不深,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2)耗时比较长,高中地理课时比较少,一味追求学生探究活动,课堂教学就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例如在进行《大气热力环流》教学时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法用了两节课,效果虽好,但由于课时不足导致以后教学进度受到影响。四、结论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因此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模式僵化,关键要让模式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用。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并不是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是对原有模式的弊端及造成原因的理论进行反思。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空间;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地理课堂的魅力,成为学生的启蒙者、养正者、助成者;成为一个有教育智慧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