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离网瘾,健康成长汤虎随着电脑行业的日益发达和网络系统的日趋完善,互联网络席卷全球,“上网”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并作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而衍生的生活方式及发展方式正在悄然发生。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购物,交友,收集信息等,从而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减少了各种麻烦,也缩短了人际间的距离感。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使人类越来越青睐这个新生物。青少年是天然的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群体,是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及发展方式的忠实实践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1月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3年底,中国大陆的网民数已达7950万人,在各年龄阶段中,18岁以下占18.8%,18-24岁占34.1%,25-30岁占17.2%。由此可见,青少年在上网的人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网络传播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有哪些?怎样从心理上来引导和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心理治疗措施。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危害(一)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由美国精神医生Goldberg于1994年提出。在2007年1月16日的“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公布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8条标准,12个月中只要符合其中4个标准,即为“网络成瘾”,并需要进行矫治。这8条标准分别是:1、沉溺于互联网(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回忆上一次上网或期待下一次上网);2、要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才能满足;3、曾经努力过多次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2没有成功;4、当想要减少或是停止上网时,感到沮丧、心情低落或是容易发脾气,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生理反应;5、花费于上网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6、为了上网而甘冒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或工作机会的危险,或已造成负面影响;7、会对家人、朋友或心里咨询员撒谎来隐瞒涉入网络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等);8、将上网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沮丧)的一种方式。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大体上分为6种类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其他强迫行为。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网络成瘾者多是以上几个类型的混合体。(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长期沉溺与网络,会给青少年带来以下危害:1、角色的混乱。2、道德感的弱化。3、人格的异化。4、学习的挫折。5、健康的损害。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从不成熟的儿童期向熟的成年期过渡的时期,因此青少年期心理处于一系列矛盾作用中,引起青少“网瘾综合症”的心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一)个体闭锁性与交往意向的矛盾影响下的交往心理的作用。青少年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社会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当青少年学生遇到学习或生活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失恋等情况时,会产生一些轻微的神经症如抑郁或狂躁,为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中。虽然有些学生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溺于网络,他们不3敢面对那些问题,通过上网游戏、聊天来让自己忘却现实中的困难。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在网络上的交往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藏性使交往双方逃避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要面对面的压力,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虚构想象的身份来与对方进行交往,就使部分青少年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既避免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的心理,又满足了交往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二)自控力与性冲动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的世界的心理倾向,且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另一方面,又由于心理幼稚,意志力不坚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再加上在当前获得正健康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会有一种强烈的性好奇心理。而在互联网上,却充斥着各种与黄色、暴力有关的内容。据有关调查,互联网上的与娱乐有关的内容中,有47%与色情内容有关,并且与其他媒体的有关内容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的这类内容几乎是对任何对象都不加限制的。这就会使得青少年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有关信息后而不能自拔。染上网瘾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随着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内心十分渴求上网,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这使得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他们的注意和兴趣由其他方面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成绩退步,生活质量下降。(三)求知欲与辨析水平的矛盾影响下的“信息占有”心理与探索心理的作用。青少年个体求知欲旺盛,获得和占有信息的需要较强烈,急于了解精彩的外部世界,对于新事物大多是全身心地投入。而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巨大的信息量,在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中,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得到最新、4最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丰富、直观,形式丰富多样,易于理解和接受。于是,他们开始接触网络,面对网络这个神秘的世界,就更容易因行为得到强化而使上网行为得以保持下来。网上的这一切都会吸引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使他们成为“天然的网民”。(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心理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通过心理补偿机制来体验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需要满足感。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人总是希望能寻求到合理的补偿,而网络的虚幻性、自由性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因为首先这些游戏的高技术性、复杂性都使游戏者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得的优越感、成就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大愉悦,认为在游戏中确立了自己的价值。有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网络。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自我得到肯定。其次,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更为丰富、获得为方便,可以通过“联机”,使扮演不同角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受空间距离限制。况且操作失败可以被否认,且不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可以通过作弊程序使游戏过程按照操作者的意愿进行。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在网络时代,简单地靠隔离、禁止的手段让网瘾青少年远离网络不是根本之计,即使暂时离开,最终也要回归。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程。上网是操作过程,网上尝到的“甜头”是强化物,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称为强化,多次强化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网瘾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需要诊断治疗。既然网瘾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故消除网瘾的办法便是逐步“不强化”,使上网操作逐渐减少并不和强化物结合,网瘾便能逐渐根除。[4](一)对于由于自我封闭、交往恐惧等因素逃避现实人际5交往,沉溺于网络中进行交往的网瘾患者,可以在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过程中采用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和现实人际交往训练。团体心理咨询技术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运用团体动力和探究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方式,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团体咨询过程中,青少年会获得来自同样困惑的友伴的支持,在心理上减轻自己的特殊感,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从而通过这种形式能从同龄友伴中获得更多的信任、理解以及克服自己人际交流障碍的信心。同时,在团体咨询技术中,穿插对现实中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技巧培训,暴露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误区与弊端,让青少年患者能够在投入团体交流、团体讨论、团体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克服自己的人际交往障碍。(二)对于因性意识和性冲动困扰而沉溺黄色网络信息的网瘾患者,可以使用个别心理辅导和代替疗法来达到认知行为疗法目的。此类患者的认知缺陷在于没有健康知识的获得渠道,缺乏自控能力。鉴于这种情况的特殊性,在进行认知治疗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自尊和隐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治疗。通过个别辅导让患者够获得健康的、科学的性知识,并学会掌健康、正确的性知识的获得方法。例如通过强化疗法锻炼患者的意志力、自控能力。具体做法是:视当天的进展情况而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或惩罚,但应注意其使用的内容应最好与上网无关。奖励和惩罚既可以由成瘾者自己执行,也可以请老师、同学、家长协助执行。如果目标执行无误,就奖励自己吃一样喜欢的零食、买一件喜欢的东西,或让他选健康的体育运动,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代替上网获得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否则长跑1000米或做清洁等。(三)对于在“信息占有”心理作用下的上网强迫症网瘾患者,可以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和网络正确使用技巧培训双管齐下的方式使此类患者充分认知自己的心理障碍。首先,在团体咨询平等、宽容的氛围中让患者们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6多的关注自身其他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的长处,在彼此的相互发现启发中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彼此认同中找到改变自己认知和行为的巨大支持力量。其次,成员间彼此分享利用网络获得的信息,分享使用网络的技术,并帮助他人辨析相关信息的价值,在彼此分享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帮助成员掌握正确的辨析信息真伪的能力,掌握高效的网络使用技术,从而帮助成员逐步脱敏。再次,通过案例的警示,让成员们认识到网络中法律与道德的影响与作用,能够学会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四)对于网络行为单一、娱乐性目的强的网络游戏沉溺者,可以在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的过程中运用个别心理辅导,瓦解患者在沉溺游戏中特有的目标心理。首先,一个游戏目标刚刚实现之后,是患者摆脱网络游戏诱惑的最佳时机。利用其注意力有所分散,心理状态最好的有利机会,引导和鼓励他们不要急于树立下一个目标,以免踏上又一轮艰苦的历程。其次,如果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已经树立了一个目标,那么就应该帮助而不是阻碍其实现这个目标,主动为其出谋划策,或者邀请游戏行家为其提供帮助。可以采取“用金钱换时间”的方法,防止青少年为获得一个目标而耗费更多的时间,并用利用其好胜心理提醒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呈下降趋势的,失败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大。最后,帮助他们区分与认知网络游戏的功能,网络游戏只是娱乐工具,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价值感是虚拟的、短期的,协助他们认知网络游戏为自己生活提供的满足功能具体是什么,比如人际关系的满足、组织策划能力的实现等等,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提供与网络游戏相同功能的替代,最终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来。结束语我们既不能因为网络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7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我们要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对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对于一些已经成瘾的青少年,我们不应该对他们丧失信心,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加强正面引导,是他们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