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教案【汇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乘法结合律教案【汇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乘法结合律教案【汇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乘法结合律教案【第一篇】关键词简便计算问题分析意义小学阶段的“简便计算”是“数的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数运算定律应用到小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运算定律、熟练计算整数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后,一些学生的作业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错误。仔细分析,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反思。一、出现的问题案例典型错题:×生1:×=×(3+)=×3+=+2=5.75生2:×=×(4×)=(×4)×(×)=5×=分析从这些问题中不难发现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存在着一些不足。生1和生2混淆了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到底在什么样的算式该用乘法结合律或用乘法分配律,他们并不能肯定,有的时候通常是靠“蒙”。反思在一些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运算定律只是简单的知识储备,而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灵活计算时则缺乏足够的自觉。究其原因,跟平时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脱不了关系。1.教学观念重技能传授,轻算理剖析。简便计算的教学,教师往往过分偏重于简单模式化的技能训练,而忽视运算定律的算理分析,致使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套用运算定律。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强调从计算入手,得出乘法分配律,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成立乘法分配律。学生只关注到乘法分配律应用到算式中的简便功能,却忽视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分析,不利于学生今后对知识的运用。2.教学方法重记忆积累,轻意义理解。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这些现象:教师让学生背诵运算定律的公式,但是对算理却不作要求。当学生出现混淆运算定律的时候,教师却简单地从公式入手,告诉学生括号里是乘号时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只能当括号里是加法或减法时才能用乘法分配律。这些提醒也许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起到作用,但学生终究缺乏对运算定律的真正理解。此时应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入手,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两种运算定律进行比较,充分地理解乘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自主建构起知识体系。二、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1.掌握计算方法的学习起点。对于乘法分配律,其实早在之前的学习中就有接触,只是我们的教学中没能单独把它提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如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中的“13×2=?”参考资料,少熬夜!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而且当时的方法就是先算个位上的3乘2等于6,再算十位上的1乘2等于20,20加6得26。如果把它的口算过程写下来就是:13×2=10×2+3×2=20+6=26。学生能够理解题目的意图是将13分解成10和3的和。假如能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同样也能分解成两个数的差、两个数的积。这些题目能帮助我们解决类似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架构起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桥梁,就为理解乘法分配律奠定了基础。2.重现运算定律的意义背景。乘法分配律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阶段,大多能找到与之完全相符的生活原型。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生活素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助抽象构建乘法分配律模型,也为丰富模型内涵提供了认知的有利条件。乘法结合律教案【第二篇】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编排了一些思考题,这些思考题一般都在练习或者复习之后,看似不起眼,很多的教师也对此很不重视,往往会在课堂中的最后几分钟里,很快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违背了教材设计的初衷,也没有好好利用课本上的有效资源,很大程度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解答数学思考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给抹杀了。那如何发挥思考题的作用,如何让思考题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块沃土?下面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道思考题为例,说说笔者对思考题教学的理解。案例过程师:15是怎么得来的?有不同想法吗?师评价: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盆花,你能说说它们神奇在哪里吗?生1:我发现了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三三得九……生2:左边中间叶子上的数比右边小1。生3:从上往下,每次都加1。师总结:是啊,我们从中找到了乘法口诀;我们还发现左边那棵花左右两片叶子上的数是相同的;我们还发现了中间两片叶子上的关系。3.师:……看,这里也有两盆“神奇的三叶花”,但这里少了一些数,你能帮图图完成吗?生上台贴,并说明5×5得到25,根据口诀四六二十四得到4。案例反思以上是教学思考题时简单的实录,希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希望学生在一步步的指导和理解中让每个学生在整个思考题中有所收获。但教学之后仍发现教学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反思。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如何定位思考题的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思考题就是在表内乘法和除法单元的复习题中,是学生对表内乘法和除法的综合运用,我们的目标定位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每个学生能发现乘法口诀,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填空;二是大部分学生能找出左边那棵花左右两片叶子上的数是相同的,右边那棵花上左右两片叶子分别与左边那边相差1这一规律;三是少部分人能发现两棵花中间叶子上的数相差1这一规律,同时能创造这这样存在这样规律的花。二、如何实施教学目标刚才我们给本节课定位了三个目标,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是面向大部分学生的,一个是面向少部分学生的。针对这样的目标设计,我把教学分成了三个层次。我先出示了两盆花,希望学生在两盆四棵花上找到本节课最基本的规律,教学中发现这一目标学生能够达到,每个人都能找到乘法口诀,并能进行准确的表述。这一层次的教学学生在前,老师在后,老师只要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即可。第二层次是出示第三盆花,其中缺少了一个数,希望用两种方法填出缺少的数,既是对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规律的运用,也是对第二层次大部分学生发现中间叶子上的数相差1的规律。这一层次教学中如果孩子有问题,不能很快发现规律,教师可以主动引导,观察中间叶子上的数,并对学生发现的规律进行准确的总结,学生对描述规律的语言可能不够完整,老师应及时进行完整总结。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面向班级的少部分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等生,思考题中我们应给优等生更大的空间,第三层次中我就出示了一个一个数都没有的花,希望学生通过前面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上课时我指定把花贴在下一个,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应该更开放一些,给优等生更大的空间,可以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图形。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也是穿插起来的,我们可以让优等生在第一二层次发挥带领者的作用,带领班级其他学生发现规律和表达规律。乘法结合律教案【第三篇】一、理解算理,培养思维的缜密性思维的缜密性是指考虑问题时,要仔细、严谨、周密、有理有据。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常常对一些运算定律一知半解,只大概记住表面形式,应用时生搬硬套。有的学生则经常出现抄错习题数据、运算符号的现象。很多家长、学生,甚至教师都将学生的类似错误用“粗心”两字来总结,事实上错误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在教学运算定律、公式、计算法则时,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这些依据,更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揭示其间的本质规律。例如,“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结构――(a+b)×c=a×c+b×c,教师费尽心思。有的教师让学生玩招待客人的游戏:客人来了,爸爸妈妈要先开参考资料,少熬夜!门迎接客人,“开门”即去掉括号;这时候爸爸要和客人握手,妈妈也要和客人握手,爸爸、妈妈分别和客人握手,客人就握了两次,这里爸爸、妈妈、客人分别是字母a、b、c。前面的例子看似精彩,但教师仅仅从结构上引导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没有走进概念的深处理解它的本质特征,所以当学生应用的时候就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25+9)×40=25×4×9。笔者在教学时先复习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再提出问题:“加法和乘法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结合图形,让学生计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操场长10米,宽5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15米,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借助图形,学生可以把操场看作一个大长方形来求――(15+5)×10,也可以看作两个小长方形来求――15×10,5×10,并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列式后,教师让学生编生活中的例子,接着组织交流:你能用乘法意义说明吗?就像(12+8)×6=(12)×(6)+(8)×(6),一共有(?摇?摇?摇)个6=(?摇?摇?摇)个6加(?摇?摇?摇)个6。通过“数形结合+事理+算理”沟通乘加之间的联系。最后,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哪些能够运用到它?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乘法的笔算等,以形成知识的正迁移,防止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出错。二、选择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计算中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能够根据不同的题目,不同的数据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的能力。所以当学生掌握了一些运算法则或运算定律后,应要求他们不急于看到“计算”二字就埋头苦算,而是要认真审题后再计算。有的学生一看到“54-88+45”就想到同级运算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而“54-88”不够减便无法计算,从而认定题目出错。其实同级运算是可以改变次序算的,“原式=54+45-88=12”又快又方便。例如,“除法的简便计算”一课的教学。教师出示例题:同学们参加植树,12个小组共种420棵树,平均每个小组种多少棵?学生尝试列式:420÷12。教师:“你想怎么算?”学生回答,用计算器,也可以笔算。有的学生说,可以将12拆成6乘2,将420先除以6再除以2。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学生讨论后得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可以将除数拆成两个一位数,转化成可以口算的算式最方便;如果不能转化的话就要选择用笔算,当然如果数据比较大,也可以选择用计算器;但是考试的时候基本不能用计算器,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上述案例中,教师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先问学生想怎么算,再通过讨论交流,优化算法。从中,学生学会了分析,寻找其中隐含的规律,学会总结与应用。然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训练速度,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快慢程度。它表现为对问题能够迅速、正确地作出判断,从而快速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求学生算得对,还要在正确的基础参考资料,少熬夜!上提高计算速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一些经常性的训练。例如,低年级的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都要达到自动化。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口算训练,以游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枯燥的计算增加活力。常用的游戏有:“送信”“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等。中年级教学简便计算时,就既要训练学生发现明显的简算因素,还要训练他们善于发现比较隐蔽的简算因素。例如,教学“12×98+24”学生可以这样算:原式=12×98+12×2=12×(98+2)=1200;到了高年级,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后可以这样训练:13×80+52×5=13×80+13×20=13×100=1300;再到六年级计算“×”教师训练学生在看到时,就要联系到数字8,将看作×8,那么原式=×(8×)==,或将转化成分数,原式=×■=。经常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就会展现出来。四、鼓励优化,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优化往往是指通过算法得到要求问题的更优解,计算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合理的,与众不同的解法,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后,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6+6+6+17+6+6”要求学生用乘法计算,经过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学生说:“这道题不能用乘法算,因为这道题中有一个17与其他的加数不同。”显然,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思维不能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另一部分学生不同意这个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算法:①6×3+17+6×2;②6×5+17;③6×7+5;④6×8-1。显然,这部分学生能开动脑筋,突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