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9年秋季学期高二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B.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C.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3.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4.导致罗布泊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蚀B.风积C.水蚀D.水积5.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6.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7.读下图,分析影响北京4月份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是()A.燃煤取暖,多灰霾B.天气干燥,风沙影响C.冷暖空气交替,多暴雨D.夏季风强劲,天气潮湿8.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D.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9.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第3页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10.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11.荒漠化,就是指土质的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从而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包括沙漠和戈壁。下列人为因素中,对沙漠化形成作用不大的是:()A.过度樵采B.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C.水资源利用不当D.围海造田12.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D.滩涂养殖业的发展13.关于荒漠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统计,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是引起荒漠化的根本原因B.持续干旱促进了荒漠化的进程,所以气候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疏松的沙质地表、集中而多大风的天气日数、干旱的天气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D.松散的地表物质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大风吹扬极易形成流沙,而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则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大大增加1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15.位于我国最东部的沙地是()A.浑善达克沙地B.科尔沁沙地C.呼伦贝尔沙地D.毛乌素沙地16.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利于荒漠化的发展B.岩石裸露有利于风沙活动C.气候因素决定荒漠化的发展D.大风天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17.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D.分布在河流上游18.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土地荒漠化,既有工业化进程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因此()①任何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预防为中心②任何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中心③因地制宜防治荒漠化,不仅要因自然地理的“地”,还要因当地社会经济现状的“地”④只有先富起来,才能再去治理荒漠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9.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20.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右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二、非选择题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自然景观以______________为主,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是________,发展农业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3)近年该农业区超强度开发,试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生态环境问题。2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我国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23.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半干旱地区某的地形剖地面示意(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第5页(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2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山脉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地形区名称:①________盆地,②________盆地,③________盆地,④________平原,⑤________平原。(3)⑥是______草原,著名畜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河流⑦是________,它是我国最长的________河。(5)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向西到塔里木盆地,植被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坡度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土层厚度(mm)120818078714220有机质层厚度(mm)282017151297(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2)由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第1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A5、C6、D7、B8、D9、A10、B11、D12、A13、D14、B15、B16、D17、B18、C19、D20、B二、非选择题21、(1)荒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加之高原、山脉的阻挡,降水稀少(2)河西走廊水源(3)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22、(1)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本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性气团的控制,加上周围高大山地的阻挡,使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23、(1)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碱(渍)化。原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原因:风力搬运堆积。24、(1)大兴安岭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2)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宁夏河套(3)呼伦贝尔三河马、三河牛(4)塔里木河内流(5)从草原到荒漠草原、荒漠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25、(1)云南贵州广西(2)随坡度变大,土层厚度变薄,有机质层厚度变薄肥力(3)避免破坏植被;注意地基是否牢固;避开地下溶洞(4)地形崎岖、坡度大,水土物质极易流失;土层瘠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人类的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