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五星”党支部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去年以来,我县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党建引领城乡治理的基础性工程,通过聚合力、增压力、激活力,不断营造“争星、创星、晋星、摘星”的浓厚氛围,强力推进“五星”支部创建落地见效。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多方联动聚合力,让创建责任担起来。一是书记一线指挥。始终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书记工程,构建“1+15+270”的“三级书记”齐抓共管格局。明确由县委书记牵头挂帅,15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靠前指挥,27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落实,推动创建各项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二是专班一线推进。成立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工作专班,48个县直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乡村两级按照工作分工,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确保创建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县级创建工作专班牵头,每月召开一次责任单位联席会议,下沉一线开展督导,推动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向创建一线倾斜。三是力量一线下沉。持续深化分包联系机制,整合县乡村三级力量,建立县处级领导包村指导、组工干部联村帮带、县直单位结对共建、乡镇干部蹲点联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五包一”机制,每月10日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包村干部到分包联系村调研督导工作,看实际成效、谈创建问题、谋创星举措,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创建格局。多项机制增压力,让创建工作实起来。一是建立督导考评制度。将“五星”支部创建情况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基层党建绩效考核内容,采取专项督查、随时抽查的方式,一周一督导、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形成督导、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对工作连续两个月落后的乡镇,创建工作专班予以约谈提醒,倒逼创建责任落实。二是建立“双向评议”制度。为确保创建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位、创建工作见实效,每月末由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采取各乡镇(街道)、县直责任单位评创建工作专班,各创建工作专班评乡镇(街道)、县直责任单位的“双向评议”模式,逐项打分、排出名次。三是建立负面清单联审制度。建立年初预审、年中复审、年底终审的负面清单联审制度,组织纪委监委、公安局、法院、信访局等县直责任单位围绕各乡镇(街道)创星规划,逐村逐星审核把关,及时反馈联审结果。对于联审发现问题的,督促各乡镇(街道)抓紧整改销号。多措并举激活力,让创建主体干起来。一是政策上给予支持。制定《关于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争创“五星”支部激励机制的若干措施》,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获评“四星”以上的党支部,在产业发展、生态文旅、集体经济等方面予以资金或政策倾斜。县委每年拿出30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并设置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金,凡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超过20万元的,可从中提取15%用于发放村干部奖励。二是待遇上给予保障。坚持把创星成效与村干部绩效报酬、奖励激励相结合,对获评“五星”“四星”“三星”的党支部,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对连续3年获评“五星”“四星”“三星”的党支部,该党支部书记基本工作报酬分别上浮100%、20%、10%;正常离任的该党支部书记月生活补贴分别上浮100%、20%、10%。三是政治上给予激励。对连续3年获评“五星”的党支部,该党支部书记在评优评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定向录(聘)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等方面优先考虑,真正让“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充分激发干部创建活力。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会上的汇报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对全力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向着“两个确保”目标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了总体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市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聚焦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致力打造“七个强市”、大力实施“七大行动”,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新局面作出我市贡献。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聚焦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厚植发展优势。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树牢“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抢抓国家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继续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机遇,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社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全力谋划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项目,最大程度把上级政策转化为支撑我市发展的具体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紧盯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按期竣工率等指标,对重点目标任务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金融等要素保障,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分包制度,健全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机制,坚持每周一召开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调度周例会,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实现投资有支撑、增长有动能、发展有后劲。聚焦开放招商,坚定不移积蓄发展后劲。着力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紧盯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延链补链招商,引入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抓好延链成群,形成产业链的高度集成;紧盯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进行扩链强链招商,集中资源引育“链主”企业,吸引更多优势企业集聚,努力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迈向中高端、成为关键环。着力开展重点区域招商。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紧盯央企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动态更新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充分发挥招商大使作用,推进整产业链、整产业园、整产业集群引进,着力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节约高效的产业链集群。同时,积极筹备好第九届中国·国际华商节,组织好客商邀请、项目对接、考察洽谈等活动,确保招引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着力依托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招商。围绕“一地一极两区”功能定位,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做强产业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力争“一年产业布局起步、二年产业集聚成型、三年产业高质量提升、五年实现产业兴城”,致力打造面向未来30年新的发展平台、新的发展载体、新的增长极。聚焦产业提质,坚定不移夯实发展支撑。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划布局、枢纽能级大力提升,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大创新主体支持力度,实施“头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和上市企业清零计划,扶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统筹推进“六新”突破。围绕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扎实推进我市生物医药省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建设省级前沿新材料未来产业先导区,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资源要素供给。积极引导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产业发展进行深度对接,加快补强人力资源短板,着力构建“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现代化产业要素循环体系。致力产业倍增。深入实施工业“发动机”、农业“金土地”、服务业“金钥匙”等产业倍增计划,在致力于产业集聚、壮大总量的同时,注重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在致力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活市场主体的同时,注重推动企业创新,加强企业成长的梯次培育;在致力于优先壮大制造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同时,注重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提升产业发展的战略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全力构建“3+4+N”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3”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食品3大传统产业;“4”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4个新兴产业;“N”是生命健康、碳基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元宇宙等N个未来产业)。聚焦优化环境,坚定不移壮大发展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优化产权结构、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企业服务质效。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企业家大讲堂”等活动,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及时收集化解机制,当好“金牌服务员”,确保企业在我市放心投资、安心发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整体性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抓好政务服务事项的集成化改革,持续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着力提供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政务服务。打造公正规范法治环境。创新开展“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严肃纠治违规审批、违法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坚决纠正“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创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聚焦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激活发展动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攻坚行动,促进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纵深推进县域放权赋能、省直管县财政、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三项改革”,做好市县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巩固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扎实开展招才引智。完善人才“引用育留”全链条,深入推进“百万回归”“名医入商”“名师入商”工程,用好“优秀学者”和人才奖励专项基金激励机制,加强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做大人才“蓄水池”。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重建重振市科学院,积极推动神农种业实验室市级基地、燧皇种业实验室建设,高标准建设“智慧岛”,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实现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级高新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县(市、区)全覆盖。聚焦责任落实,坚定不移强化发展保障。强化党的领导。认真履行好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转化为我市发展的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具体举措,逐项落实落细落地。转变工作作风。巩固大兴调查研究狠抓作风建设工作成果,奔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沉到一线摸实情,深入基层找方法,持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的凝聚力、善作善成的执行力、克难攻坚的战斗力,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三个注重”原则(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在乡村振兴、开放招商主战场锻炼使用干部,注重在防汛救灾、应急抢险等重大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干部),常态化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墩苗育苗”计划、培养选拔“种子计划”,进一步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提升干部能力水平。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学习意识、使命意识、奋斗意识,着力锤炼专业职业能力、谋划建设能力、临战决战能力。激励担当作为。健全完善鼓励实干、宽容失误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致力于构建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致力于打造更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致力于推动更加蓬勃向上的高质量发展。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