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9高中数学精编教案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高中数学精编教案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高中数学教学优秀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明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复习:1.(课本P28A13)填空:(1)有三张参观卷,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不同方法的种数是;(2)要从5件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件分送3为同学,不同方法的种数是;(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选择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种数是;(4)集合A有个元素,集合B有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好文供参考!2/19各取1个元素,不同方法的种数是;二、新课导学探究新知(复习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处)问题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应用示例例1.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例位同学站成一排,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1)甲站在中间;(2)甲、乙必须相邻;(3)甲在乙的左边(但不一定相邻);(4)甲、乙必须相邻,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5)甲、乙、丙相邻;(6)甲、乙不相邻;(7)甲、乙、丙两两不相邻。好文供参考!3/19高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好文供参考!4/19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设计思路1、教法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好文供参考!5/19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学生:①0,5,10,15,20,25,….②18,,13,,8,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好文供参考!6/19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①0,5,10,15,20,25,….②18,,13,,8,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好文供参考!7/19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1)1,1,1,1,1;(2)1,0,1,0,1;(3)2,1,0,-1,-2;(4)4,7,10,13,16.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好文供参考!8/19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六、反馈练习:教材13页练习1七、归纳总结:1、一个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好文供参考!9/192、一个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二个应用: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设计反思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好文供参考!10/19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教学用具多媒体4.标签函数及其表示好文供参考!11/19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二)研探新知1、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x),x∈A.好文供参考!12/19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注意: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3)区间的概念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②无穷区间;③区间的数轴表示.(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a≠0)y=ax2+bx+c(a≠0)y=(k≠0)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师:归纳总结(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好文供参考!13/191、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例1:已知函数f(x)=+(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f(-3),f()的值;(3)当a>0时,求f(a),f(a-1)的值。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前所述的三个实例。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例2、设一个矩形周长为80,其中一边长为x,求它的面积关于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分析:由题意知,另一边长为x,且边长x为正数,所以0<x<40.所以s==(40-x)x(0<x<40)引导学生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