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声现象实验探究题集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声现象实验探究题集锦1、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封皮彩图除外),记录H;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D.用H/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h;(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2、在图1中,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2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一枚硬币直径的示意图,由图示可得硬币的直径是cm。3、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①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________;②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_______。③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4、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c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m/s。5、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6、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_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__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__________水平段BD的高度。(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时间,整理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__________vCD,这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____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________点的速度最小。(4).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路段距离s/c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m·s-1)AB50.000.451.11BC50.000.600.83CD50.000.750.67DE100.000.931.08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________.(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m/s.(5)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8、小明、小红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红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笔尖在纸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他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能得出共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由你来设计一个类似验证问题的实验,你将怎样设计?写出你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当两个人离得很远时,无论你怎么大声讲话,都很难听见;而对一群人讲话,有的人能够听见,有的人却听不到。【提出猜想】小明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猜想。(1)对此现象你的猜想是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填出一个因素即可)有关。【实验探究】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2)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写出一条即可)(3)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有关。(4)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要使小明能听到,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在生活中,扩音器与此目的相同。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一个把信号转化为信号的装置。【实验扩展】(5)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时演示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成功。利用上述设备还能研究的问题是:(可添加其他仪器等,写出一条即可)。10、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一次性喝水用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上图(右)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即粗细)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③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11、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有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______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右表中的数据:(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12、衡衡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1)衡衡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13、如图7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14、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能/不能)成功.实验乙成功,这是因为.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参考答案1、(1)D用2H/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h(2)BACD2、1mm1.60cm2.25cm3、(1)刻度尺刻度线不均匀;(2)不同人的估计值不同;(3)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测量工具引起,也由测量的人引起.4、(1)60.00;(2)20s;(3)s/t;0.9m/s5、米尺停表气泡的速度是2.5cm/s6、v=s/t时间同一大于摩擦力D0.747、⑴⑵较小使小车缓慢下滑⑶使小车自由下滑⑷大变速⑸0.3⑹使斜面的坡度再小一些8、(1)他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能得出共同的结论是: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3)设计:弹吉他发声时,会发现琴弦在振动。9、以生活现象导出试题,考查响度、次声波、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等知识与物理学方法、物理实验探究相关内容。第(1)题,结合现象提出猜想,猜想不完整,需填入影响人耳听到声音的因素。需对现象加以分析。现象中“离得很远”“大声讲话”“有的人……有的人……”这些关键词告诉我们因素可以为:离声源的距离、声音的频率或响度、听者的听力等。回答时注意题目要求,只填最有把握的一个即可!第(2)题,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超声波和超声波都会给人体造成危害。频率旋钮置于5Hz的位置,是次声波,人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产生烦躁的感觉。可从次声波的危害和提出的猜想角度进行思考。第(3)题,注意题目中变量和不变的物理量,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可知要填入的为变量:到声源的距离。第(4)题,①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m的位置,即固定声源到人的距离;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这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响度和人耳的听力差异有关。对小明来说,自身的听力无法改变,只能扩大声音的响度。或据后面“扩音器与此目的相同”推知此处为扩大声音的响度。此处不能答为“改变声音的响度”。②因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使线圈在磁场中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扬声器就能够发声了,所以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一个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第(5)题,①太空授课时,“天宫一号”内是有空气的,所以能演示此实验。“天宫一号”外为太空,无空气,无法演示此实验,注意差别。②可由音频信号发生器为一声源这一角度考虑学过的实验及探究的问题,给出答案10、固体能传声;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振动停止,发声停止;a,d;琴弦音调高低与粗细的关系;a,c11、(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度睛其敲击玻璃板(2)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3)受振动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振动强。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