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的教案【参考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20《氓》的教案【参考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氓》的教案【参考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氓》的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学习《氓》中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中细节描写的作用2、了解诗中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3、在诵读中理解、鉴赏课文,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4、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把握《氓》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正确学习、应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把本课升华为对学生“理智的爱”的教育教学方法:好文供参考!2/20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跟课堂气氛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自古以来,爱情就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为世人所歌颂。纵观历史,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浪漫;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取舍;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爱情有关的诗歌——《氓》《氓》选自《诗经》中的“国风”,讲到《诗经》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经》?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陈述铺叙的意思比:以彼物比此物。即对人或对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已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二、研读课文1、由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大家在听的时候找出你认为应该注意的或不懂的字词,包括课文中的注释部分。(通假字——于通吁,感叹词说通脱,摆脱无通勿,不要泮通畔,边岸至好文供参考!3/20于顿丘:至于—到达将子无怒:将—请,愿乘彼诡垣:登上那倒塌的墙以我贿迁:贿—财物,指嫁妆体无咎言:体—卦象;咎—灾祸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无与士耽:耽—沉溺自我徂尔:徂—到三岁食贫:三岁—指多年;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也罔极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反是不思)2、全体学生齐读课文。3、总体概括:按诗歌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诗歌分为抒情诗跟叙事诗,那大家觉得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请用最短的话复述这首诗。(恋爱——婚后——决绝)恋爱——婚后——决绝各是在文中的哪些部分?4、让一个学生领读“恋爱”部分,讨论这首叙事诗是以第几人称来叙事?体会在第一部分中氓和女子的形象各是怎样的?(氓:易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做铺垫。女子:温柔'热情(送子涉淇,将子无怒),不见复关,既见复关(一悲一喜,既写出女子感情专一炽烈,又写出其纯情痴情))5、这一部分是回忆追述恋爱生活。它的基调是什么?(热情、幸福)6、让一个学生领读“婚后”部分,让学生**讨论分析这好文供参考!4/20一部分。(第三段——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兴起,总结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写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以告诫后人第四段——以兴起,正面写男子变心。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第五段写婚后的辛劳,不幸,再加上无情男子的瘧待伤上加伤。人物形象:勤劳善良(女子),背信弃义、冷酷无情(男子)基调:怨恨、沉痛)7、让一个学生领读“决绝”部分,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总结这一部分,教师从旁引导(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省,女子意识到凡事都有个度,忍耐有,爱情也有。女子通过反思而变得刚强。)8、问题小结1、高尔基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结合本课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从原先好文供参考!5/20的温柔痴情到成熟刚毅、坚强果断)2、这首诗的题目是《氓》,如果要给题目添个定语,或副标题(例:无情的氓),你会怎么添,为什么?3、从这篇课文中大家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引申到中学生恋爱问题,引导他们“理智的爱”)三、总结这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最后通过反思变得刚强,清醒过来,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四、作业:1、背诵课文2、写1篇关于的《氓》随感,字数不限。《氓》的教案【第二篇】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风格。掌握《氓》的故事情节及《采薇》中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2、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3、学习诗中的重章叠唱的章法,感受其效果。好文供参考!6/20学习重点:1、理解《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效果。2、学习《采薇》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习难点:1、熟读两首诗,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题目解说《氓》是《诗经·国风·卫风》中最为有名的“弃妇诗”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恋爱风气比较**,桑间濮上,幽期密约,用诗歌表达情愫,以选择配偶同时,封建意识正在发展,男尊女卑之风已形成妇女逐渐丧失了经济上和人格上的**而处于从属地位。阅读这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不仅可以对先秦人们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及其社会状况做个管窥,且可了解我国诗歌在童年时代达到了怎样的艺术高度。2、作品简介《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是周**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雅乐,共105篇,《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好文供参考!7/20会时的乐歌。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缩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注音并解释:氓()淇水()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载笑载言()体无咎言()尔卜尔筮()()于嗟鸠兮()()其黄而陨()无食桑葚()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来即我谋()好文供参考!8/20言既遂矣()无与士耽()以我贿迁()女也不爽()渐车帷裳()()士也罔极()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抱布贸丝()咥其笑矣()及尔偕老()隰则有泮()言笑晏晏()亦已焉哉()躬自悼矣()2、古今异义:(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今义:)(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义:今义:)(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今义:)(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今义:)(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今义:)(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今义:)(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今义:)(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今义:)(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古义:今义:)(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古义:今义:)3、词类活用:(1)三岁食贫()(2)士贰其行()(3)二三其德()(4)夙兴夜寐()4、有感情朗读古典诗歌的鉴赏首要的是学会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好文供参考!9/20字音,读顺诗句;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把握诗歌的内容要点;还要读出诗歌情感,读出美的意境因此要注意:(1)读出节奏古典诗歌节奏表现了各自不同的式样四言语句多为“二二”节拍,而“五言诗”节拍则多变式,或“二一二”或“一二二”不等(2)读出韵律诗歌语句的平仄、高低本身就使其具有一定的韵律,时只要加以体会就要感觉到重音、轻音的选择也是读出韵律的重要**判断轻、重音的基本标准是表达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有利于表达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诗句就应该重读,反之则轻读一句中关键的字词重读语速的选择同样是读出韵律的关系,情绪激昂处则势如破竹、一贯而下,情绪缠绵处则如潺潺溪流,缓缓流出几分哀婉(3)读出情调1篇诗歌自有其基本的感情基调: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恻;或平淡清幽,或深邃哀婉,或高亢悠扬通过诵读,读出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和艺术美5、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分别讲述《氓》的内容,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感情基调?二、整体理解原文1、“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好文供参考!10/203、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这是什么手法?4、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三、合作探究1.《氓》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这一桩婚姻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四、课堂达标与迁移1、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可以写给氓或女子)2、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话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氓》的教案【第三篇】一、导入二、明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诗经》有关的文化文学常识。2.掌握《诗经》两首涉及到的文言现象。3.能把握古诗节奏、韵律、感情,恰到好处的朗诵古代诗好文供参考!11/20歌。4.能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这两首诗歌。方法与过程目标:1.体会赋比兴手法及其在诗中的运用。2.体会《采薇》重张叠句的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握诗歌内容与感情,培养负责任的人生观。教学过程:三、知识积累(一)了解学生对《诗经》的了解程度(二)详细介绍诗经有关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说的是手法。“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好文供参考!12/20“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风”是“诗经”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诗歌的源头。2.“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比如《阿房宫赋》中的前半部分,由外到内,由建筑到人物,运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大笔墨的描写秦始皇的荒*生活。首先,作者先描写阿房宫工程浩大,宏伟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虹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字字句句,无一不表现了阿房宫的宏伟气势。这是写“外”,主要描写楼台建筑,如此的建筑之内,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接着,文章自然而然进入了第好文供参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