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概况专题训练新人教版一、选择题读我国四个区域图,回答1~3题。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B.②图所示山脉位于黄土高原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④图所示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图中山脉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3.山脉两侧生产活动(种植业和牧业)差异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C3.B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河流,综合判断①为雪峰山,②为贺兰山,③为巴颜喀拉山,④为秦岭,所以①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线上与太行山相似(都属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第2题,图中四座山脉只有巴颜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所以平均海拔最高。第3题,四座山脉中贺兰山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其东西两侧生产活动差异大,即东部的宁夏平原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4~5题。地区经纬度海拔(米)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甲102°E,25°N18917.719.8乙113°E,28°N684324.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5.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答案:4.D5.A解析:第4题,甲地的海拔较高,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再结合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为云贵高原;乙地海拔很低,应该为平原,冬季气温在0℃以上,应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再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乙地为洞庭湖平原。第5题,由上题可知,甲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地区,甲地海拔远比乙地高,所以甲地夏季气温比乙地低。下图为我国苹果产区及其优势带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成为苹果的适宜产区的影响因素及相比北方产区其区位优势分别是()A.纬度较低品质优B.海拔高鲜果上市时间早C.土壤肥沃品质优D.光照充足鲜果上市时间早7.新疆阿克苏苹果又称加丽果,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产苹果来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A.地下水丰富B.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富含有机质C.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D.热量条件更为优越答案:6.B7.C解析:第6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山区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适于苹果生产,鲜果上市时间早。第7题,新疆阿克苏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所产苹果具有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下图表示2014年我国各省汽车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耦合度是指产业系统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若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则耦合度较高;反之,则耦合度较低。读图,回答8~9题。8.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A.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同步发展的都在西部经济地带B.浙江耦合度低是因为浙江汽车消费市场广大,但生产能力相对较弱C.我国西南地区由于经济和交通落后,汽车使用少,导致耦合度低D.从整体看,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各省区的耦合度日趋升高9.依据图示信息,汽车工业布局类型倾向于()A.技术导向型B.动力导向型C.资金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答案:8.B9.A解析:第8题,浙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汽车消费市场很大,但空间耦合度低,可能是汽车生产能力较低的缘故。第9题,图中显示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耦合度较高,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都较差;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耦合度较低,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较差、消费市场较大,或汽车生产能力较强而消费市场较差导致的,所以汽车工业布局与资金关系不大;而能源丰富和原料丰富的地区耦合度普遍较低,则与原料和动力关系也不明显,故倾向于技术导向型。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新晃西至贵阳北段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我国东西向最长的高铁线路只剩下贵阳至昆明段尚未开通,预计2016年底全线建成通车。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A.陇海线B.湘黔线C.京九线D.浙赣线11.沪昆高铁干线()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答案:10.C11.D解析:第10题,读图,沪昆高铁是东西向铁路,纵向与之相交的干线是南北向的。陇海线、湘黔线、浙赣线都是东西向的干线,A、B、D项错误。京九线是南北向的铁路线,且与沪昆线相交,C项正确。第11题,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以南,不经过武汉,A项错误。没有到达青藏高原,只是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第一级阶梯,B项错误。没有跨热带地区,C项错误。所经地区降水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广,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D项正确。二、综合题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M、N两地积温值出现的理由。(2)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3)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两地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M地:5500~6000℃。N地:4000~4500℃。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2)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3)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解析:第(1)题,M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所以积温大,为5500~6000℃;而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所以积温较低,为4000~4500℃。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P地为横断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而N地是云贵高原,其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造成地表崎岖。第(3)题,四川盆地7、8月份干旱主要是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而云贵高原主要是受地貌特点的影响,及该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川渝及周边地区略图。材料二成都、上海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表。地点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成都(30.7°N,104.4°E,海拔506m)5.5921.2上海(31.2°N,121.4°E,海拔3m)3.71111(1)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____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该地区东、西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城市①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2)与上海相比,成都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何差异?试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3)与重庆附近长江段相比,西安附近渭河段有什么不同的水文特征?(4)分析贵州省农业发展中土地利用主要的不利因素。答案:(1)东地形铁矿(铁、煤)丰富(2)差异:成都1月气温比上海高;年降水量比上海少。原因:冬季(1月)受北部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冷空气对成都影响较小;成都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年降水量少。(3)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大。(4)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解析:第(1)题,受地形因素影响,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东侧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西侧多山地,地形崎岖,人口稀疏。城市①为攀枝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其形成和发展得益于该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第(2)题,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与上海相比,成都1月平均气温较高,但降水量较少,这主要是由两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差异引起的。第(3)题,西安附近渭河段与重庆附近长江段相比,流量较小,河流含沙量较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河流有结冰期。第(4)题,注意回答不利因素,主要从地形、土壤、生态问题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