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停顿一般而言,三字句采用一二节奏,四字局采用二二式,五字句采用一二二式,六字句采用二二二式,七字句采用二二一二式,八字句采用一二二三式。词①词的别称及其特点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乐府”“琴趣”等,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故又称之为“诗余”。词的主要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②词牌和词题词牌是一首词曲调的名称,而词题则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例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水龙吟”是词牌,“登建康赏心亭”是词的标题,揭示出本词是一首咏怀之作。③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照字数多少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58字以内;59字至90字,为中调;而长调有91字以上。根据段落多少,词可分为双调、三叠、四叠等。双调的词分为上下两阕/片。词④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词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比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模山范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她有个园林叫沁水公主园,该园林后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因此而得名。长沙(写作背景)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他和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起,他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校任教。“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长沙(写作背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他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长沙(写作背景)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此作。本篇首次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伟大的哲人和诗人,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大量阅读古典诗词,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诗词。他生前曾批注过的诗词有1590多首,凭记忆手书117首,多为长篇叙事诗。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臧克家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点明时令、地点、处境。“独立”置前,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诗人卓然而立的形象,激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增强表现力。独坐敬亭山——李白(闲适)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孤傲)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怅惘)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看”统领字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山——万、红遍林——层、尽染江——漫、碧透舸——百、争湘江秋景图鹰——击(矫健有力)鱼——翔(轻松自如)万类——竞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眼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呢?对秋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在青年革命者毛泽东眼中,秋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由此可见诗人的情感是赞秋爱秋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是怎样描绘这幅湘江秋景图的?①空间角度:山上、江面、天空、水底。②色彩角度:山红水绿③动静结合:山水静景+万类动景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为何“怅”?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在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想到了作为这些自然万物的主宰者——人类,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联系时代背景,想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背景:1925年秋,当时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在共产党内,总书记陈独秀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等主张,拱手将革命权让给资产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就很迫切。诗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然后类比联想。“主沉浮”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命运之意,实际上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大地,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大问题,体现了中心思想。上片:景中寓情,情景交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沁园春·长沙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与上阕首句中哪个字相呼应?“独”由“独”到“百”不仅引发了对往昔战斗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战友的思念,而且表明了“独立”而不孤单的原因,正是因为诗人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战友。回忆往事——集中词题“长沙”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上阕末尾问到“谁主沉浮”,到底谁主沉浮呢?百侣、同学少年“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特点?同学少年(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富有才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有革命热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关心国家命运);粪土当年万户侯(敢于斗争)沁园春·长沙曾忆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曾忆否”是在向谁发问?百侣、同学少年如何理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内涵?用中流击水的气魄豪情给同伴们以期许和鼓励,是对革命前途的展望,表现心中力挽狂澜,改变世界的理想抱负。沁园春·长沙曾忆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人物形象?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敢担重任的热血青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东林书院下片:回忆往事沁园春·长沙主旨: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鉴赏方法:知人论世、诵读品味抒情方式: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怀人忆事抒情(间接抒情)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的诗词常以丰富的想象、磅礴的气势、独特的景物描写等特点为人称道。整首词刚健遒劲,大气包举,情采飞扬,表达出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蕴含着诗人乐观自信、魄力非凡的胸襟和气度,也显示出他诗词艺术的成熟和成就。七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清平乐·六盘山一九三五年十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