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3培训班招生宣传方案范例【优秀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培训班招生宣传方案范例【优秀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培训班招生宣传方案【第一篇】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证分析;深度合作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38-04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互动,是职教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规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特别强调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可以相信,好文供参考!2/23校企共同办职业教育必将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趋势。随着上海大众五厂落户仪征,2011年6月该公司与仪征工业学校签订了《联合招收冠名班协议》,双方商定,采用中德合作、双元制模式为期3年为企业培养150名关键岗位后备技术工人。本次合作虽然规模不大,但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深层次合作带来的观念和方式的转变、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乃至双方利益的维护与纠结,值得深入总结和思考。一、校企开展深层次合作的具体办学实践(一)改革招生环节,把握校企深层次合作办学先机校企深层次合作办学首先在招生中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学校招生方式。在此次校企合作中按协议规定,实行校企双方联合招生,以企业为主,学生通过各项考核后入学即准入职。在招生过程中,由企业方即上海大众提出生源招收标准,同时针对学生预报名情况,企业方组织车间、人力资源及培训部相关主管和工作人员进行招收选拔。学校负责通过各类媒体对外冠名班招生信息,并安排招生人员进入各生源校进行宣传。选拔分知识测试(笔试)、动手能力测试、小组面试和单独面试四个环节(四个层级),完全由企业方负责,学校主要为选拔工作提供全程支持服务。这种类似招聘的冠名班招生模式,真正实现了联合招生,企业为主,初步确立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好文供参考!3/23(二)开发课程教学方案,构筑校企深层次合作平台1.按照岗位类别,以典型任务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冠名班的教学中,针对招收专业(机电和汽车)在上海大众的岗位分类进行典型任务分析,进而解析完成任务所需的主要能力,最终提出课程解决方案。在课程方案中,企业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方法能力、合作能力及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骨干课程主要采用德国教程,按学习领域划分进行教学。该部分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和“六步教学法”,均为任务驱动型及项目化、情景化教学方法,学习领域课程(课时)约占49%,通过项目制作、车间站点培训、GF培训等方式达到目标。冠名班招生的两个专业中,机电专业针对现代制造企业机电类设备操作管理员、质量监督员等5个职业岗位分析出机械零件加工、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3个典型任务,以及绘图识图、整机装调等24项工作技能,并提出以《机电设备控制技术》等6门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借鉴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建构思路,通过任务型、情景化载体实施教学;汽车专业以德国汽车教学14个领域(如车辆和系统的保养和养护、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检查和修理等)为重点,以培养汽车维修人员的各项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进行项目化、情景化教学。2.实施联合培养,通过项目管理达成教学质量提升。大众好文供参考!4/23冠名班采取学校、上海大众及德国教育培训机构等三方联合培养模式,两专业学制均为年。按照学生毕业条件要求,除了领域化的专业学习训练及企业培训外,还安排了成人大专课程,道德、法律等公共素养课程,共4200学时(含在企业培训)。工学交替安排在第一年,在企业平均每学期3周,第二年同第一年,第三年平均每学期10周,最后半年全部在企业。学生在企业期间主要在培训师安排指导及学校教师配合下进行综合项目制作、GF技能培训、岗位轮转认知实习等,采用或借鉴德国先进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取得中德双方职业技能认证证书。普通班级按照教学计划,一般采用课程任务管理,管理主体作用较弱且偏重于行政性。在冠名班教学中,实施项目管理,管理主体是项目组,偏重于专业性,同时高度重视过程评价,强调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效果上看,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使相关教学活动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有机统一使冠名班教学过程始终保持了较好的质态,同时企业对教学管理的积极参与使得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3.“六步教学法”引领课堂,初步实现双元制本土化。基于行动导向和情景教学的“六步教学法”包括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任务驱动型、项目化教学的一个具体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课堂中,重好文供参考!5/23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完成任务,重视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程的二次开发,实现了理实一体化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高度融合。同时,德国外教在实训中采用的“项目任务驱动”学习训练方法,以及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生的专项培训、学生项目实践等教学模式的实施,较大程度地实现了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双元共同发挥作用。在冠名班中采用的双元制模式,虽然形式上仍是工学交替,但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冠名班的工学交替在三方制订整体教学计划时就已确定,其目标、要求、措施完全明确,这就杜绝了以往工学交替中存在的功利性,如学生帮助企业进行生产,企业付给学生一定报酬,现了在“工”与“学”即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思想目标一致。二是一定程度改变了普通工学交替在时间节点安排上受企业生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的现象,实现了工和学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基本消除了普通工学交替中存在的工学两张皮的问题,使得学校、企业在学生教育教学上的要求不再互相背离和脱节。这样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总体上符合德国双元制的逻辑要求,可以认为是中国化的“双元制”,或者说是德国双元制的中国本土化。(三)实施全方位师资培训,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有力支撑校企合作冠名班师资是关键,在本次合作中对于教师能力好文供参考!6/23提升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多途径、多角度提升项目组教师的能力。一是学习培训的提升。为满足冠名班教学要求,学校、企业及德方积极组织项目组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包括赴德国大众观摩考察,赴德国职业学校学习,请德国专家来校开设专业技术培训、教学法培训、“六步教学法”专项培训等培训班,参加国内相关培训等。各种理论和实践培训对项目组教师拓展视野、积极实践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二是实践过程中的提升。项目组教师根据双元制教学需要,分批深入上海大众仪征工厂,熟悉其工作、环境、文化等,协同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分批达到德国证书考官要求,考取其资质,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在一个周期完成后,教师们对领域教学已经非常熟悉,对“六步教学法”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同时在全校范围内注重项目组成员的示范作用,通过组织观摩外教上课,与项目组教师交流研讨等,带动全体教师专业思想水平、专业工作能力、教学实际效果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四)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开辟校企深层次合作新途径在校企合作冠名班的学生管理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四点。1.强调过程考核的重要作用。对过程考核进行细化、深化,制定并执行了月考核、月谈话制度,月考核制度成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持续性,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考核密度的增加好文供参考!7/23既淡化了学生对节点考试成绩的功利意识,也提高了对学生评价的精准度。2.发挥企业评价的主导作用。一般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基本处于客体位置,对学生的评价是简单而粗略的,更侧重于考察其能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而非考虑对其如何培养和改进。在大众冠名班中,企业出于对自己参与培养的未来关键岗位骨干成员的重视,自然而然、非常主动地参与(甚至部分主导)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监控及评价考核活动,此时,企业已经由一般的客体转变为主体的重要一部分。企业深度参与的评价机制给学生教育教学带来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言行不仅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关注,也在企业的严密注视下,企业的管理理念、文化思想、人才观念、行为准则等各方面都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标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3.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作用。自我评价是教育学原理中学生评价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国内职业教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这一方法并未被经常使用。而德国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在该冠名班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每一项教学任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和学生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这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本次合好文供参考!8/23作办学对冠名班学生日常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首先,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学生信息管理上,要求每学期班主任保证与每位同学谈话至少3次(执行月谈话制度),了解和掌握每位同学的心理动态、行为特征、习惯养成等,对相关信息进行认真地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帮助每位同学健康成长、成才。其次,在开展学生活动方面,要求更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组织开展团队拓展、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等活动,强调活动的目的性和效果,保证活动的质量。对任课教师,要求与班主任的对接更加紧密,更加细致。第三,对学生,除了要求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外,企业又专门制定了《学员手册》,规定了“学员培训管理办法”“学员培训评价准则”“学员培训评判标准”等相关操作规则等,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之养成良好正确的工作习惯。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与师傅的交流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通过上述具体实践,校企合作双方顺利完成了协议中规定的任务,为校企深度合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个现实、生动、较完整的研究和参照对象,对于职业学校如何与企业合作开展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中德合作及先进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基于对合作过程和成果的认可,各方提出了进一步合作的愿望并已达成协议。好文供参考!9/23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一)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及建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投资巨大,设备更新速度快,运行、维护成本极高,企业出于技术工人培养上的高要求,也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但与德国本土双元制比较,学校和企业投入资金仍存在较大差距。以教学计划为例,在德国,企业培训课时占总课时三分之二以上,学校约占三分之一,本次合作正好相反,学校约占三分二,企业占三分之一。如何解决由于资金不足带来合作质量打折扣的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应该更加关注校企合作,把校企深度合作上升至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层面,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资金投入,可设立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专项扶持基金,按照职业学校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人数发放政府补贴;另一方面可从法律或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承担校企合作任务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或直接给予经济资助等;同时鼓励社会捐助等,以此构建多元的校企合作资金筹措渠道。(二)学校教学资源支持与分配的不均问题及建议合理分配、高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是学校持续发展、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校企深层次的合作,要求学校在这些班级中拥有大量的优质资源,包括教师、设施设备等,受学校资源配好文供参考!10/23置有限性的影响,必然造成对其他非冠名班学生资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