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思维能力一、科学的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生动体现作为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各级领导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看家本领,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具体体现为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一,科学的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的生动体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领导干部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其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原则性、根本性的大问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牢记“国之大者”,核心要点是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战略抉择的价值原点以求大利而避大害。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妥善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同性,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造福人民的各项工作。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善于从根本上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形式主义和无所作为,为了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遵循历史规律,掌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坚定历史自信,保持历史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推进党和人民的历史伟业。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价值追求,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提升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立场,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勇于和善于与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第二,科学的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理论体系的灵魂、基础和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的方法,是论理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观。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和高超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这一重要论断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精神实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都要求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科学的思维能力是基于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深刻把握和生动体现。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反映世界,而不能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理论违背了客观现实,与实际不相符合,那么,不管这种思想、观念、理论以什么面目出现,也不管这种思想、观念、理论看起来多么神圣,都应当在破除之列,这就是实事求是,同时也就是解放思想。所以,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不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简单叠加。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唯物论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就是唯物论,是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表达。科学的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内在统一性的深刻领会和活学活用。第三,科学的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它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他们的学说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处在不停的变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始终扎根于实践和随实践不断发展的活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及与具体的时代条件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不竭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都充分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是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科学思想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懈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所提出的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这些重要论述开辟了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新境界。二、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系统观念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具体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的科学思想方法。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行系统思考、战略谋划决策和整体推进,才能够行稳致远,不断引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航船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第一,战略思维能力,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的能力。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从而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征程上,党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二,辩证思维能力,即善于把握本质、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善于正确分析矛盾,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任何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不断运动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人民群众新的需要,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三,系统思维能力,即通过系统分析事物内在机理、运用系统方法处理事物发展矛盾,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发挥系统作为整体的功能优势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谋划工作、指导实践,明确提出系统观念是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方法论的鲜明特色。第四,创新思维能力,即从根本上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形式主义和无所作为,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的能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历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领域创新,才能不断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进步,创造出新的更伟大的发展奇迹。第五,历史思维能力,即知古鉴今,善于汲取历史智慧,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避免重复历史错误,增强思维和工作的前瞻性的能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中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联系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史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联系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展现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思维。第六,法治思维能力,即增强法治素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第七,底线思维能力,即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防范风险,提醒全党同志注重防范化解政治、经济、金融、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