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年轻干部要涵养“三气”,争当栋梁之才“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斗争精神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和全部奋斗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一词,再度成为高频词。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党员干部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就必须砥砺志气、骨气、底气,让志气更坚、骨气更硬、底气更足。唯有这样,才能砥砺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提升斗争艺术,增强斗争本领,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强化思想淬炼,砥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气。志气靠修炼,需立于高远。涵养志气,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要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钻什么精什么”的原则,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升,练就“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金钟罩”,解决为什么而斗争、为了谁而斗争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学思践悟中淬炼思想之魂、深扎信念之根、把稳思想之舵,真正做到悟于心、践于行、落于实。沉淀志气,必须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要构筑拒腐防变思想堤坝,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要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把“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内心追求、日常习惯。要追求清正廉洁的精神境界,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提振志气,必须涵养境界格局。时下党员干部的志气,既包含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观”之中,也蕴藏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观”之间。党员干部当志存高远、博学笃行,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把“小我”融入“大我”,以“有我”成就“无我”,砥砺“担当之志”、淬炼“干事之魂”、厚植“奋斗之力”,淬炼“初心之色”、练就“金刚之身”、回答“时代之问”,在强基固本中升华境界,在正心明德中提升格局。强化政治锤炼,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骨气靠磨炼,需玉汝于成。增强骨气,必须赓续红色血脉。要传承优良传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向榜样看齐、与先进对标,弘扬严于律己和敢于斗争的优秀品格,在慎初慎独慎微中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气节,让骨气充盈新征程。增强骨气,必须提振拼搏精神。要锤炼拼搏之心,永葆拼搏之态,激发拼搏之力,淬炼“铁肩膀”,挺起“硬脊梁”,练就“真本领”,朝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大战大考面前无所畏惧,不信邪、不怕鬼、不惧压,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从容应对。增强骨气,必须锤炼担当精神。要常用敢于担当的“尺子”衡量自己,通过实践锻炼、工作历练、困难锤炼,养成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担当精神厚植于心,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当前,尤其要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夯实“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磐石定力,遇事不推诿,遇难不退缩,养成“愿担当”的“宽胸怀”,挺直“敢担当”的“硬脊梁”,铸就“会担当”的“铁肩膀”,矢志追求更有境界、更有品位、更有高度的人生。强化实践锻炼,砥砺“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底气。底气靠历练,需深自砥砺。涵养底气,源自常态学习。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与骨干,既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能力,又要有想干事、敢干事的使命担当。党员干部要弘扬“吸得进去,挤得出来”的“海绵吸水式”学风,从强化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入手,加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锤炼与积累,养成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自觉,练就“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的本领。蓄积底气,源自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上肩、任务上身、工作上心”的自觉,涵养敢于拍板、善于决策的“底气”,增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底气”,多当“热锅上蚂蚁”,多拣“烫手山芋”,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善啃“硬骨头”,决胜“拦路虎”、跨越“娄山关”、攻克“腊子口”,躬体力“行”,惟先惟“实”,在“敢担当有作为”的过程中积累“底气”。增强底气,源自深入群众。养足“底气”,还须接通“地气”。强底气,就要沉下心、躬下身,下沉一线、足履实地,既要“身入”又要“心入”,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让脚下多沾泥土,让身心多接“地气”。要以“小学生”的姿态沉入基层,以“乡土气”的形象融入群众,以雪中送炭的暖心和雨中打伞的贴心,细话“家长里短”,详聊“柴米油盐”,实办“急难愁盼”,在人民沃土中厚植情感、增长才干、增强本领、诠释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