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梯田位於廣西龍勝縣和平鄉境內,總面積70平方公里,始建於元朝,完成於清初,至今已有650年歷史。勤勞智慧的壯、瑤先民,一代一代在深山裡開墾,把一塊塊梯田留給了子孫,也把一片片奇景留給了世界……這裡的田,最大的不過一畝,大都是只能種兩三行的“一步田”。它如練似帶,從山腳盤旋至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如行雲流水瀟灑流暢,隨季節更替變幻無窮……景區內壯、瑤族的住所都是用杉木板製成的吊腳樓,長年雲纏霧繞猶如仙境。而他們至今仍保持著的原民族服裝、習俗和文化,也神奇神秘令人嚮往……龍脊梯田集壯觀和秀美於一體,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稱,是攝影家和藝術家的創作天堂,隨著龍脊梯田名氣的遠揚,每年到這裡的人越來越多……然而,龍脊梯田地處崇山峻嶺深處,海拔最高處1180米,最低處380米,垂直落差800米。欲窺真顏,至今仍須步行,仍須留宿山中。離開龍勝後,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不是梯田,而是為我們運送攝影器材和行李的“背婦”……我們先到金坑,住宿地為田頭寨。汽車剛停下,等候已久的“背婦”們便騷動起來……後來才知道,這裡的山民忙完農活後,最能“創收”的就是為遊客背行李箱了。也許這份活相對還輕鬆些,所以基本上由婦女且是年長的婦女來承擔……我到過不少地方,和商品意識猛增的人打交道挺辛苦的,這裡的瑤民都還純樸,非常乾脆地接受了指導老師說的“行情”……到田頭寨要翻好幾座山,第一座山要爬到山頂那兩幢屋處……先穿過大瑤寨……這位婆婆背的行李箱是我的,因為不忍心,攝影包我讓另一人背……在西南省份,因為道路崎嶇,背簍比挑擔穩當故更為常見,我年輕時也背過……舞臺上背著空簍跳舞是很美的,然而生活中如果背物很沉,背者的腰就得這樣深深地彎下去……到達第一個山頂後,稍事喘息。她們跟我們的指導老師交談甚歡,稱他為“高佬”……繼續前進……左拐……右拐……到寨子下面的風雨橋了。近一個半小時的路程,這是她們的第二次休息……接下來路更陡……然而她們始終走在我們前面……平安抵達後,我付背行李箱的老人30元,背攝影包的10元……即使住下了,但到附近哪一個景點仍要爬山,我們還在吃午飯,“背婦”就來了……她們有的坐在屋裡,有的守在門外,不爭也不吵。後來才得知,背包是分組輪流的,有的村半個月輪一次,有的村一周輪一次……就這樣,她們又跟我們出發了……那天下午我們去三號梯田,簡直是人滿為患,大家到處找位置,可是不論你怎麼走,“背婦”總緊緊相隨……見縫插針,利用空檔,她們有的做針線,有的拾草藥……為我背行李箱的婆婆告訴我,她已經70歲了。三點出發六點半回到旅館,她陪我三個半小時,只拿20元。我不想破壞“行情”,於是路上送她雪糕……我們離開田頭寨那天雨下得挺大,“背婦”依時到來,準時出發……如果沒有她們,我們能如此輕鬆地行走嗎?她們走路極少說話,總是低著頭,看清每一步。指導老師一開始就說,器材交給她們,你們放心好了……路過一號梯田,我們幾次停下來拍照,有的還開行李箱換鏡頭,她們從不厭煩……我邊走邊拍,落在最後,背我箱子的婆婆耐心地等我,要她先走她總不停地扭頭回望,隔得很遠我依然能感受到她外婆般的愛心。到車站我偷偷多給了她10錢,她好開心……天哪!我這個馬大哈,如果不是因為放錯腳架袋,我根本不知道背我箱子上下山的和背我攝影包去三號梯田的是兩個婆婆!原來她們有約定:住下後本寨人可自由聯繫背包,但上下山是固定的,誰背來,誰送走……接下來我們去平安寨。這裡全是壯族人,一聽口音特別親切……從前上平安寨比田頭寨還陡,現在有公路了。汽車在“之”字形的路上轉了半小時才到寨門,當年的艱苦可想而知……依然是年長者居多……依然是深彎著腰……依然是極少交談……依然是步履匆匆……曾有人因“不忍心讓那麼老的人來背”而拒絕背婦。其實,她們長年勞作,體力遠強於我們,有的近百歲還上山砍柴呢……其實,除了一年一季的水稻她們再無其他工作,讓她們背也是一種幫助,一種有償的扶貧……只是我們要清楚,她們是強人但不是超人,我們空手而行尚且氣喘如牛,她們豈能不累……所以,如果我們再去龍脊,最好輕裝上陣,不要帶大箱子,不要帶太多的衣物。或者,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壓在一位老人的背上……如果是她要求我們那樣,請稍多給點工錢;請談價錢時別說“這不算重嘛”。聊天時她們告訴我這個老鄉,說聽到這樣的話很不好受……所以,在離開她們的時候,請真誠道一聲“謝謝”,謝謝她們給了我們一個輕鬆的旅程,謝謝她們讓我們看到了美麗的梯田,拍到了漂亮的照片,謝謝她們在人生旅途上曾與我們相會並相伴……還在山上時我就有寫寫龍脊背婦的衝動,回來上網一查,寫景傳圖的很多,但幾乎沒人提她們拍她們,也許是疏忽了······現在山上也有電腦也能上網,我彷彿已經聽到,她們驚喜而欣慰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