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理论自信融入法学教育的现实路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程思政视域下理论自信融入法学教育的现实路径2023/X/XX一、问题的提出:理论自信何以重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在“四个自信”中处于指导性地位,也是提升新时代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缺乏足够的理论自信,导致在面对西方理论冲击之下难以从中国实际、基于中国立场出发全面思考问题。晚近以来,中华民族经历多次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肉体上的沉重灾难的同时,更是极大打击了中华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侵入,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制度和思想体系受到很大冲击,中国逐渐开始了“西化”的道路。于法律体系而言,蕴含着数千年中华法律思想与实践经验的中华法系,也随着清朝的灭亡而解体。中华法系曾在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蕴含了独特的法律精神和制度品格,承载了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尤其以《唐律疏议》为其典型代表。中华法系瓦解后,我们从学习日本转向学习苏联,在此基础上架构新中国的法律制度和理论体系,却逐渐忽略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学界而言,“近几十年,我国学界主要以引进嫁接吸收西方学术为主流及主要任务,其间虽不断有社科研究应加强本土化之倡议,但难成气候并形成规模化批量成熟成果”。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牢固树立中国法治理论自信,引领中华民族法律思想文化“走出去”,主动把握国际话语权,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维护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面。二、新时期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组织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决定着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对此,中央多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课程建设等层面作出重要指示。(一)进一步明确了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各项基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多次下发文件,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系列新要求。xx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线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任务,以及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xx年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将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作为重点抓手,着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了本科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二)进一步明确了理论自信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在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坚定学生理论自信的重要意义。他在xx年5月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就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指出“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因此,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法治文明成果,应当加以承袭发扬,对于外国的文明成果,也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而须加以甄别,选择性地吸收借鉴。xx年5月教育部的《关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此明确了课堂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自信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推进了法学课程建设与法治理论发展的同向同行。有论者就此指出,“法学课程体系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相衔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课程建设是本科教育教学建设的基础。xx年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对法学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随后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以及在高校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领地位,为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培养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xx年的《关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学类各专业各课程,增强学生“四个认同”。随后教育部发布《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xx年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明确了“1+10+X”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分类设置模式,凸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的统领性地位。三、课程思政的三维面向“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可以回溯到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就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方面,提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并就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xx年至xx年,xx地区率先启动了德育课程改革、探索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并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于xx年率先启动“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任务要求。随后,教育部等部门先后下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向全国高校统筹推广课程思政工作。xx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xx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致力于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选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形成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通过上述近二十年的探索,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已基本成熟,课程思政的三个维度也已基本定型。(一)课程思政的理念维度课程思政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这一点已达成共识。详言之,“它要求各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通过挖掘、提炼课程内蕴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规范、科学和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就实质上来说,就是以课程为抓手,实现精神育人效果,“课程”是手段,“思政”是效果,通过课程建设而实现思政育人的效果,提升学生精神素养与爱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法治人才培养来说,更是要牢牢抓住这一核心,兼顾法律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后备力量。理念层面的课程思政,首先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意识。育人者应当先受教育,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形成内心认同,是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根本前提。只有教师从内心接受课程思政理念,并予以高度认可,才能够积极主动去挖掘所负责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探究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其次,还要求学生对课程思政形成正确认识。有论者对xx市四所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证调研发现,高校课程思政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不高,积极性较低的问题,这与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教学方法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学生对思政元素的吸收与内化效果,是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核心标准,而如何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课程真正实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耳、入脑、入心,是当下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二)课程思政的价值维度课程思政,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诚如论者所言,“就高等教育而言,‘课程思政’彰显出大学课程的核心也应在于对价值层面的意义找寻,形塑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大学课程的本质意义”。晚近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着力向外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尤其体现在对政治价值观的大力兜售,而此类价值观正是以西方的政治利益为出发点的。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得以以更为隐蔽、更加迅速的方式向青年群体传播扩散,对青年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塑造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就内容层面看,课程思政包含了对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几个方面,这正是从各个维度塑造学生的价值观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致力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致力于学生的传统美德培育,“是高等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体现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法治教育,致力于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理念以及法治素养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劳动教育,致力于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提升,致力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身心健康发展而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领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的重要依托。(三)课程思政的方法维度课程思政,还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方法层面的课程思政,围绕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教学环节设计、与思政课的统筹协调等方面展开探索和创新。找准思政角度,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从宏观层面来说,课程思政的大目标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就微观层面来看,不同课程也有其不同的目标设定、理论体系、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法,因此,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应当兼顾课程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在把握课程思政大方向的基础上,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育人特色元素。正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要求的,“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践发现,影响课程思政效果发挥的原因主要出在教学方法层面,如灌输式教学模式、上课照本宣科等。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这也是课程思政政策文件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在教育部面向全国开展的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上,更是将“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作为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选树的核心评价指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统筹协调、同向同行,则是思政方法上的系统性的体现。思政育人并非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之间也并非割裂状态,而是共同服务于学生的价值观养成。正如论者所言,“‘课程思政’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来构建高校的课程思政体系,把‘思政’分散到各门‘课程’当中,让每一门课都承担起育人功能”。各门课程围绕思政育人目标形成合力,同时又有所分工和侧重,从而形成主体多元、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四、课程思政建设与理论自信培养的内在统一性就理念与价值层面而言,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政育人理念,致力于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这与培育学生理论自信,具有方向上的契合性。就手段方法而言,课程思政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课堂教学的创新,对理论自信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课程思政与理论自信的内在契合性首先是课程思政建设与理论自信培育的理念契合性。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效果如何。学术话语权和学术理论范式的建构,往往受到一国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深刻影响,而价值观的塑造,反过来促进理论自信的形成。其次是课程思政建设与理论自信培育的方向契合性。理论源于实践,引领实践方向并指导实践问题的解决,而实践则反过来检视和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建立在本土实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