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镇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围绕“三农”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实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全镇农业产业化获得长足发展。这次调研从5月初开始到7月上旬,调研组分别采取了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翻阅资料等方法,对全镇各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做法,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整理和分析,形成如下报告。一、金石镇概况我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镇域面积66.7平方公里,辖21个村,一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农业人口34375人,耕地34612亩,其中田15798亩。镇内水利、交通设施较完善,五座小二型水库、200余口山坪塘进行了精修整治,400余公里重要输排水渠道进行了硬化,40余座提灌站、200余口蓄水池使用运转良好,200余公里主要通村通社道路已硬化。全镇农民收入主要依托农业种养殖和务工收入,属典型的丘区农业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按照县委政府“11331”发展战略总体部署,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余元,较2021年增长13%,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二、现状和做法(一)我镇农业发展的现状1.目前全镇农业生产情况。种植业:大多数农民以种植传统的粮油作物为主,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为主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亮点不突出,生产水平不高,效益低下,生产发展比较好的,仅为少数,全镇20余户。养殖业:农户散养及少,养殖专业户、大户等稍具规模的全镇仅60余户,主要表现在养殖成本高,市场价格极不稳定,风险大,效益低。林果业:藤椒全镇大致在1000亩左右,目前未见效益,其他林果还是处于星星点火,无任何特色。眼下农民增收仍然停留在依靠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纯农业增收不具活力。2.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截至目前,全镇流转土地面积7000余亩。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种专业合作社50余家,其中,市级示范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20余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专业协会20余个(主要为各村的用水协会)。各适度规模化经营主体(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畜禽养殖、蔬菜、林果、粮食、中药材、农机服务等多个门类。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县同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曾受到市电视台采访、县委马辉书记的充分肯定;*县金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生态种养结合--稻田养蛙模式;*县宏梅家庭农场,夫妻二人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粮油作物,年纯收入25万余元。但也有部分适度规模化经营者,生产经营管理欠佳,收益较低或根本无收益。3.生态循环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自2017年起,我镇一是以同泰种养联社为主,有效利用新希望养殖场通过处理的粪污,在桐子村的金辉水产专合社、同康粮油专合社建设金石镇循环生态农业科技园,以稻-蛙共育、稻-鱼共育模式为主;二是以同德片区的玉仙、新安、海棠、瓦窑、燕窝,金石片区的泉源、元山、明朗、康庄,三秀片区友谊等村的优质大米(稻-鸭共育),2023年全镇种植面积已达到近3000亩优质大米,其中稻-鸭共育1625亩(全县第一)。2023年下半年按县上要求,拟在瓦窑、玉仙、新安建设500亩稻--虾生态农业。总之,我镇生态循环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二)农业产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1.抓规模化,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坚持把结构优化、规模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全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规模化生产、特色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的思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突出抓好了槽沟农田优质大米3000亩(稻-鸭、稻-鱼、稻蛙等)、坡台地藤椒1000亩(行间种植辣椒)、膀田槽坝地商品蔬菜5500(含常规蔬菜、规模青菜、榨菜等)亩的发展格局,逐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2.抓产业化,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强龙头、建基地、构载体,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一是粮油:优质大米(生态为主)、双低优质健康油菜:二是经济作物:商品蔬菜,重点发展了投资少,生长期短,建效快,农户参与多的青菜、榨菜、辣椒及其他品种蔬菜;三是林果:藤椒、核桃、柑橘等;四是中药材:芍药、丹参、黄葵等;五是畜禽养殖:生猪、肉羊、肉牛、肉鸽等;六是水产养殖:稻蛙、稻鱼、稻虾等生态类产业。3.抓标准化,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坚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不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三个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双提高。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产地环境治理、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检测三个重点环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坚持定期到生产基地、综合市场进行抽检,并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初步构建起了从生产基地到流通市场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二是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使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三是抓好农产品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了农产品专项整治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并对农资市场定期专项整治,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三、主要矛盾和问题虽然近年来我镇农业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主要矛盾。一是农户超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民的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三是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二)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防灾减灾能力不强。水利化程度仍然不高,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比例相对较小,耕地质量和产出率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设施不全,滞后于生产发展。二是结构调整速度缓慢,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长期沿袭了传统的种养模式,地方特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分散、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只凭本地市场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项目,经济效益偏低。三是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能力弱,对新兴产业持观望态度,不想发展、不敢发展、盲目发展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相对缺乏,农村农业劳动力不足。四是缺乏产品价格保护体系,农民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农特产品由于缺乏价格保护体系,随行就市,市场价格波动大,价好之年增产增收,价廉之年丰收不增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农产品产销大户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多,受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规模和吞吐量小,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标准,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有限。同时,受市场影响,企业与农民的订单诚信度不高,缺乏利益联结机制,生产与销售脱节。六是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由于财政困难,无更多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和办公经费投入,公益性服务体系运行举步维艰,办公条件落后,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单一,且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少,成果转化率低,造成农业技术存在着技术棚架问题。七是扶持政策尚不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支持农特产品经营、加工、营销、税收的优惠政策相对不足,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信贷体系不全,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未完全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完善。八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较低,产业化经营有待规范。首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传统农业格局仍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千家万户经营方式较为普遍,农业的弱质现状和生产的低、小、散局面仍然存在,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其次,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没有上规模、有档次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多数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农产品营销网络不健全,实力不强,难以有效组织我镇农产品外销。务农队伍老化、弱化严重,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镇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挖掘潜力,破解发展难题。四、对策建议(一)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当前,我镇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计划、生态环境建设、脱贫攻坚等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做好发展规划,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二)对策建议1.突出重点,积极构筑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框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应分出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集中抓好优质大米、商品蔬菜、藤椒、中药材、生猪等生产基地建设,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二是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集中培植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三是逐步建立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机构或组织。保障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有销路、产品顺利变为商品,实现生产者的最大期望。2.集中力量,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瓶颈。一是着力解决基地小而散的问题,在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基地上突破。发挥现有产业特色优势,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在发展规模、标准化上下功夫,把优势产业、有竞争力的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解决生产和市场脱节问题,在发展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上实现突破。依托优质粮油、蔬菜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对现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政策扶持,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集中扶植一批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着力解决服务缺位的问题。用市场化的办法搞好农户“订单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和供给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四是着力解决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在发展品牌农业上实现突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从技术、规模抓起,按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标准,通过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普及到每个农民,逐步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支柱产业。3.强化措施,增强发展农业产业的手段。一是抓项目。把现代农业建设细化为具体项目,上下凝神聚力,不变调,不松劲,一个一个地去突破,连续不断地抓下去,实现以工程带项目,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开发,以开发提档次。二是抓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既要创新发展思路,又要创新工作机制,尤其要研究落实好工作责任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工作监督考核机制,抓好难题攻关,通过健全完善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三是抓投入。在加大“三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争取增加农业项目投入。认真研究金融政策,增加农业信贷投入。4.培育组织载体,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动起来,更要把农民联合起来。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农业执法条件和手段,依靠法律手段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