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选题的背景(1)时代需求:写作无处不在,上起领导发言稿、作报告,下至朋友间的问候祝福,生活中的领款借物等,都需要写作,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写作,而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属于启蒙,需抓好作文第一步。(2)教师因素:习作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习作课上教师给出一个命题,再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最后学生动手习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而且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真实体验,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只好应付式的完成。为此,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习作生活化教学。即在习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习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产生习作的欲望,从而在习作中写真话,表真情,提高习作效率。(3)学生因素:一是学生惧怕习作。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为了安全考虑,孩子生活圈子狭窄,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视野不开阔,就连周末孩子也被禁锢在各种学习班中。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习作素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自然惧怕习作,更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开展习作生活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2、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著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要“教学做合一”,指出教育要去“真做、真教,教人做真人”。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镇西在作文教学中也力主“生活化”,他在教学作文时所用的训练材料,都尽可能来自学生生活,要求学生作文时必须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些学者、教师都指明习作生活化的教学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习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指出:语文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基于此,小学习作教学应该生活化,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习作而积累。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学习习作,让学生写真话、抒真情。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习作,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心理。在教学中,部分一线教师语文习作教学,仅仅注重课堂指导,仅是“技”的浅层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作文应有感而发,做的是“真事”,写的是“真话”,必须具有在活动中的真实体验。教师仅在课堂教学中对作文的结构进行讲解,这就难免出现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习作内容空洞乏味,瞎编乱造。习作中文不通句不顺,错别字连篇,一逗到底,一段式。因此在小学开展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从“生活化”角度改变教学模式,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真正的实践品质、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3、课题的界定习作教学生活化:习作是指现代汉语词典对“习作”的定义:1、练习写作;2、练习的作业(指文章、绘画等)。因此,习作教学生活化就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联系自己亲历的丰富的生活情境,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写出自己的“真性情、真感悟”,陶冶情操,做符合儿童年龄认知的真作文。4、研究价值(1)理论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引导教师探索总结出“源于生活——提炼生活——课堂习作”的教学模式,形成相关文本材料,为教师习作教学提供借鉴参考。(2)现实价值:改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象,引导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把习作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习作时引导学生写真话,表真情,提高习作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1、研究目标:(1)构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方法,指导习作教学并不断改进。(2)积累案例及经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习作教学“实践性理论”。(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指导一线教师对学生习作教学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探索有效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2、研究内容:(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的已有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2)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境的观察思考,用心体验生活,积累素材;(3)习作教学课如何借助有效情境创设、图画、媒体等激活再现学生生活,学生用自己先有序的“说”,再富有层次的“写”,多种形式“评”,最终呈现好的习作。这一环节中遵循先说后写(由直观到形象),由易到难(句到段,再到篇)的原则。(4)学生用学到的习作方法去描绘生活,进行习作再现,如写观察日记、生活趣事(节日活动、校园活动、家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3、研究重点:(1)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探究“源于生活——提炼生活——课堂习作”的教学方法。(2)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积累素材的习惯,提高习作质量。(3)以课型设计、展示,促进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步骤1、研究思路:(1)在校内开展一线语文教师和学生习作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重点针对“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现状与执教教师交流访谈,了解教师对执教内容教学设计与执教策略的初始构想。(2)课题组成员分学期,合理设计“习作生活化”不同课型,逐步在校内执教展示交流,撰写执教实录,通过备、上、评各环节积累相关课型经验,在理论层面进行实践性反思。(3)提炼经验,形成一定的教学设计与执教方法,创建具有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习作课课堂教学思路。(4)完善总结,以教学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参考推广。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以及阅读相关作文教学专著,为本课题奠定理念基础。同时了解相近课题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2)调查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形成真实可靠的研究报告。(3)行动研究法。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扥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在行动中反思,探索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所取的成功经验与不足,获得自身在课题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经验总结材料。3、研究步骤:研究总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12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5月—2017年7月)。(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目标、内容、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工作。(3)组织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宣传动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年8月—2018年10月)。实施课题研究,开展研究设计,分析研究情况,调整实验方案,进行阶段成果总结,形成实验效果报告。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8年11月—2018年12月)总结、反思,整理、收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四、研究成果形式:1、结题报告:《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2、教师研究论文和学生习作集。五、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组长:王德凤负责实验研究方案的制定、各项数据和成果的统计分析,并参与实验。组员:黄天静梁正秀徐彩霞吕青严涟秦英童成容参与实验。五、参考文献:1、《以生活为本位的基础教育论——叶圣陶教育理论体系阐释》[M].韩立群单力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2、《作文能力培养“四阶梯”》[J].徐学军程琨.小学时代.2009.10:213、《习作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朱新好.学校教育研究.2013,12.4、《走向生活,表达生活——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J].许华闽.小学语文教师.2015,12:66.实验小学习作生活化研究课题组2017年9月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