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进路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进路思考2023/X/XX一、存在问题从目前看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推广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和阻力。例如,仍有极少数单位以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为由,尚未将内控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有部分单位草草将原有制度汇编成册就没有继续推进;有部分单位完全依靠外援,请中介机构或专家帮忙,编制看似科学的内控流程,挂上墙壁,却无法执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等等。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认识程度有差异仍有少部分单位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存在不理解甚至误解,错误地认为建立健全并完整执行内部控制,增添了经手人,增加了程序,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使本来就繁忙的工作变得更加繁琐,对内部控制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这一方面影响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和氛围的形成,另一方面造成内控制度制定和执行都存在很大阻力。因此出现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根据新规定新要求更新流程,内部控制程序执行不到位,每年度提交的内部控制报告质量都较差,甚至出现拖延不报的现象。(二)协调机制不到位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各级财政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发力推进,单单依靠财政部门以及各单位财务人员单打独斗是难以胜任的。一些地方和单位内控工作没有充分协调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尚未充分运用巡视、审计监督等职能的协同监管效应;一些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全依赖于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的高低,做不做、做得好不好,缺乏监督问责。协调机制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内控工作缺乏有效的推动力。(三)系统资源过于分散当前,一些重点行业和大型医院、高校等行政事业单位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如一些单位“各自为政”搭建内控信息系统,通过自主研发或外聘咨询公司和软件公司协助全面梳理内控流程和操作规范,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应当看到,大力推动内控信息化建设是值得肯定的,但同行业之间业务具有较大相似性,重复研发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些单位系统建立后,由于无法找到权威机构以及统一标准体系进行客观科学评价,出现项目无法验收完工、在单位无法得到认可、难以有效执行的现象。(四)信息化建设效率低内部控制的真正落地有赖于信息化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信息化融入业务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通过岗位设置和人为要求来推进执行,没有充分考虑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问题,在六大业务层面流程信息系统中尚未充分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和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二、寻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内生动力(一)注重适用性,发挥内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全面性原则,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现又将经济活动扩展到所有业务活动,这些活动涉及所有参与单位活动的工作人员。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全员参与,应跳出财务的局限,强化全面内部控制的理念,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目标,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由于内部员工对单位业务的流程最为熟悉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后也需要内部员工来具体实施。因此,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千万不可将员工置身事外,直到建立好内部控制制度,才告知员工、强行执行。这样往往会出现制度水土不服、政令不畅的现象。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要宣传到位,在本单位广泛宣传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人树立内部控制自我防范的意识,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其解决工作难题和需求;另一方面要参与到位,在内部控制建立的过程中,让员工全程参与,紧紧切合工作需要,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其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梳理内部控制流程,找出问题和漏洞,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这样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适合每个岗位每项业务每个员工的需要。(二)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务实的方式方法由于各单位情况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对于一些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体系尚不健全的单位来说,制度建设很重要,应着力考虑构建成熟、完善的内控体系。不建议搞一刀切,对各种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按照一个模板、达到一种水准为统一要求。应当看到,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搭建起一座“空中楼阁”。认为最简单有效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就是在充分认识单位现状和借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穿针引线”“穿衣戴帽”,将所有的业务活动按流程进行风险分析,并按风险点梳理管控措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制度不合理的地方予以修订,对制度缺失的地方予以补充,将分散的管理制度有机地连接起来,就像生产线一样,使其规则化、程序化、系统化。比如,单位的规模不同,建立起的内部控制体系规模就不一样;业务性质不同,把握的风险点和采取的防控措施侧重点就不一样;原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同,方式方法的力度和效果就不一样。而这种单位之间或内部存在的差异,并不影响该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只要适合本单位的需要,发挥内控体系应有的效应,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就规范促进了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内部管理,由此即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内部控制制度本身也有其动态变化的属性,内控制度建立不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内控制度体系建立后,在此后的工作中,应根据单位自身需要和业务变化,对内控体系不断改进完善,使其日趋成熟。(三)从细处着眼,力求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制度建立还有赖于落实,否则制度就是束之高阁的摆设,而不是真正的制度。对于规模不大刚起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建议步步为营推进内控建设,与其突击建立起一个面面俱到而不适用的制度,不如从细微处入手,抓住单位主要业务,特别是业务的主要方面,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好制度,确保执行到位。一项好制度尤其是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归根结底可为工作带来便利,且会释放出举一反三的效应,即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会启发单位领导运用内部控制这一手段,通过分析风险、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于工作中持续改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扎实有效、切实可行的。比如以往报销差旅费是难题,报销人从外地带回来五花八门的发票让财务人员头疼不已,标准和尺度把握不准。针对该问题,为建立严格的报销审批制度,通过引入中央和省级出台的差旅费管理办法、制定出适合单位情况的报销审批程序,领导带头执行,全员共同遵守,则单位出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就此切实建立起来。从这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完善中看到推动工作、改善管理的效果,其他类似如招待费、出国经费等情况就可很快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四)巧借外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实现了两个“转变”,即思想的转变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人人都有思维定式和工作习惯,要实现根深蒂固的思想转变和久成惯例的工作方式转变并非易事。既要从内出发,持续改进,又要把握外力,激活潜能。要从“巧”字上下工夫,利用外因来影响内因,最终促进内生动力的提升。一是努力营造内部控制环境。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内控是防范业务与廉政风险的重要举措,通过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宣传,引导单位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制权力滥用的意识,确保权力规范有序运行,为内控制度营造环境。二是加强内部评价。财政部每年要求各地填报内部控制报告,就是通过“以评促建”,保障各单位真正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各单位要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填好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在上报财政部的同时,适时对外予以公开。三是适当引入第三方力量。聘请有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内部控制咨询顾问协助梳理内部控制风险,找出内部人员易忽视的漏洞,防止“灯下黑”等缺陷。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单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