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新时代“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2023/X/XX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广大教师、人才、干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扮演着实践者、组织者、谋划者的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教师、人才、干部的培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培育时代新人,务必涵育育人之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干部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高校作为人才聚集高地和培养摇篮,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党的建设引领“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必然逻辑1.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要培养的是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属性。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功能服务于政治功能,是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高校只有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才能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2.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迫切需要。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汇聚人才的战略高地,广大教师、人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力量,广大干部是推动高校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优秀人才需要的谋划者、推动者。因此,高校必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涵育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和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二、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价值意蕴1.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回答。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揭示的科学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制胜秘诀。百余年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能助推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原因就是有力贯彻和全面加强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当前,全球风云变幻,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在此背景下,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坚守组织严密这个党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培养骨干、集聚人才,才能顺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把准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面向青年学生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引领青年学生担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重任。2.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优化解法。“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一流的人才培养必须紧紧围绕和依靠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的教育管理队伍。高校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在高质量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聚集、高素质干部选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形成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的新生态,培养新时代“大先生”、战略人才和干部队伍。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有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培育、人才引育、干部选育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开阔工作思路;有助于增强将立德树人要求融入党建和业务目标的意识、氛围,不断提升党组织引领党建业务双向融合的实效性;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党组织活力,握牢思想政治工作抓手,不断提升引领教师全面准确领会新发展理念、凝聚人才培养目标共识的力度,以高质量党建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实践理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高校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牢牢把握增强“两个功能”的内涵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引领,树牢宗旨意识,坚持师生至上,重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抓好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学生培育、人才引育、干部选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高校党委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使之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师生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营造潜心育人、潜心科研的氛围,为涵育育人之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1.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发力点。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培育时代新人,需要“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大先生”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高校党委应坚持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教师培养体系,以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提高专业素养为关键,以党的建设引领涵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聚焦思想铸魂。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更加全面认识新时代的重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更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可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持续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面向未来领军人才培养,凝聚思想新共识,探索改革新路径,团结凝聚广大教师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讲政治、明大德、守底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聚焦专业引领。高校党委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统筹运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学校内外、国内国外、系统内外的多方联动培养锻炼机制,拓宽教师成长路径,培养兼具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的师资队伍。高校可依托基层党组织搭建集教学研讨、科研交流等多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通过邀请领域专家、开展学术讲座、进行项目合作等方式,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引领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三是聚焦文化育人。积极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活动,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按学科、专业、实验室、课题组,以师生结合、专业联合等纵向贯通方式成立党支部,贯通学科纽带、保持支部稳定、传承优良传统,形成“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联络体系,营造发现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浓厚氛围,以身边榜样引领教师不断提升立德树人能力、引导学生立志成长成才。高校党委应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通过党支部密切与广大教师的思想沟通和感情联系,及时掌握教师的活思想、活情况,及时回应他们的重大关切,有效化解教师思想上的疑惑,防止各类错误思想文化侵蚀。高校应把做好思想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广大教师安身、安心投入立德树人教育事业。2.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涵育人才的聚力点。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是一流大学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校党委应坚持党管人才,以基层党组织为聚力点,把“育人”和“科研”结合起来,把培养时代新人和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结合起来。一是坚持引育并举。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构建包含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服务工作专班、院系人才工作组在内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三级人才工作体系,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形成院系党政齐抓共管、全体教师共同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保证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一方面,高校应实行更加开放积极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聚焦重点领域、优势学科,多维度构建高层次人才库,建立多级联动引才机制,精准匹配引进人才团队与学科布局,选拔一批科研水平高、学术视野宽、领域影响大的专家学者担任“引才大使”,多形式加速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人才聚集平台优势和学科优势,坚持“四个面向”,挖掘和培养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力的战略人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引导他们面向民族复兴、承担时代使命,努力攻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激励他们争当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师德表率,强化教育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二是突出政治标准。其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坚持贯彻党组织书记与人才谈话机制,充分了解人才的思想动态和政治表现,强化政治把关。其二,要坚持贯彻党组织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强化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激发党外人才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热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围绕人才关心的问题持续拓展服务深度,全方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其三,要引导人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帮助大学生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高尚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充分发挥人才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带动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3.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选育干部的着力点。干部队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既是谋划者,也是参与者,年轻干部更是其中的骨干力量。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各级党组织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政治责任。高校党委应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强化上下联动,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一是在选好“种子”上下功夫。一方